2019年緬甸姑娘嫁中國農村小伙,生雙胞胎後,整日流淚念叨一句話

2023-06-16     胡月芳

原標題:2019年緬甸姑娘嫁中國農村小伙,生雙胞胎後,整日流淚念叨一句話

俗話說:成家立業,結婚生子。

對於大部分成年人來說,想要脫離自己原本的家庭,成立一個完全屬於自己的小家,不僅要事業上有一定的基礎、有一位願意共度餘生的妻子,還要生一個孩子,這個小家才算圓滿。

生育願望是人最基礎的願望,延續後代既可以讓自己的血脈得以傳承,也可以讓上了年紀之後的老年生活,有一份多子多福的幸福。

現在的農村社會,有不少人仍然抱著這樣的觀念,來自湖北省的鐘豆就是其中之一。

幾年前,他與一位來自緬甸的姑娘相識相愛,不久之後就有了愛情的結晶,讓兩個人欣喜不已。

經過檢查,鍾豆和妻子更加激動地發現,孩子不只有一個,而是雙胞胎。

從那個時候開始,兩個人就一心盼望著生下孩子之後的幸福生活,可是讓他們沒想到的是,孩子竟然比預產期提前兩個多月生了下來。

這一下子改變了他們的生活,對美好生活的夢想突然破滅,留下的是巨大的經濟壓力和痛苦。

看著搶救孩子所要付出的巨大花銷,鍾豆曾經想過放棄,還好在好心人的幫助下,他撐了過來。

緬甸姑娘嫁中國農村小伙,懷上雙胞胎

鍾豆來自湖北省應城市,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父母的職業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

因為家裡經濟情況一直不好,鍾豆從小就幫父母料理田間事務,上過幾年學之後,覺得不適合學習,便輟學在家幫忙。

十幾歲以後,看著同鄉的朋友們都外出打工,鍾豆也起了外出的心思,打工賺到的錢雖然不多,也總比在家裡幫忙干農活要多不少。

另一方面,鍾豆在家鄉也一直沒有遇到合適的姑娘,他想著到外面看看更廣闊的世界,試試是否會遇到自己心儀的女孩,實在遇不到再回家相親。

抱著各種各樣的想法,鍾豆離開了家鄉,在朋友的帶領下,來到了山東某個城市,找了一個酒店幫廚的工作,工作雖然很累,但是收入對鍾豆來說已經很滿足了。

最重要的是,在酒店的工作,讓鍾豆有了一段美好的姻緣。

在酒店工作後不久,就有一個叫做瑪埃衣的女孩來應聘前台工作。

這個名字第一次傳到鍾豆的耳朵里,就引起了他的注意,因為中國人一般不會叫這樣的名字。

鍾豆開始有意無意地接觸這個奇特的前台小姐,發現瑪埃衣是來自緬甸的姑娘。

一回生二回熟。

雖然兩個人祖國不同,可是長時間接觸下來,他們都發現對方跟自己心意相通,很快就結成了情侶。

2019年5月份,在外打工的兩個人突然發現,瑪埃衣似乎懷了孕。

鍾豆趕緊帶著瑪埃衣到醫院檢查,檢查結果讓兩個人欣喜若狂,瑪埃衣確實懷孕了,而且懷的是雙胞胎!

得知這一消息,鍾豆除了高興,也想到要趕緊開始聯繫老家,打點結婚事宜。

不久之後,鍾豆就帶著瑪埃衣從山東回到了湖北應城,在親朋好友的見證下,舉行了一場盛大的婚禮,正式結為夫妻。

結婚之後,鍾豆心裡一塊大石頭落了地。

現在他跟瑪埃衣已經是名正言順的小兩口,又有了兩個還沒出世的孩子,接下來的日子就更有盼頭了。

不過,考慮到在去酒店工作的話,自己可能沒有辦法照顧懷孕的妻子,鍾豆便想找一份能在妻子身邊一直照顧的工作。

在老鄉的推薦下,鍾豆帶著瑪埃衣來到了河南省駐馬店市,在這裡有一份液化氣搬運工的工作,雖然是體力活很累,不過收入也算不錯。

平日裡工作的時候,妻子有什麼問題,可以讓老鄉幫忙照顧,鍾豆下班之後,也有足夠的時間跟妻子相處。

在這段時間,鍾豆和瑪埃衣十分幸福,他們期待著次年2月的預產期,希望生下一對健康的寶寶。

特別是瑪埃衣,她非常喜歡雙胞胎,在得知自己懷的是雙胞胎之後,她興奮地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家裡所有的親戚。

即便在懷孕之後,瑪埃衣有一段時間連飯都吃不下去,每天都要吐。

可是她能感覺到肚子裡的孩子慢慢長大,也就對孕期的各種反應毫不在意了。

懷孕兩三個月的時候,有時候感覺到肚子裡的寶寶動一下,就讓瑪埃衣無比開心。

然而,命運跟他們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

生下雙胞胎後,她整日以淚洗面

11月30日是個普通的周六,鍾豆的這份工作周六是不休息的,這一天他正在替客戶送液化氣罐並進行安裝工作,瑪埃衣則在家裡養胎。

突然,瑪埃衣感覺肚子有些疼痛,疼痛逐漸變得強烈,讓瑪埃衣十分恐慌。

她沒讀過什麼書,不知道這是否意味著孩子出了什麼問題,只能趕緊給打電話給鍾豆。

這個時候的鐘豆正在客戶家裡工作,接到妻子的電話,得知妻子肚子疼,心急如焚的他卻沒法立刻回去照顧妻子。

因為液化氣罐安裝到一半,撒手不管的話,不僅是對客戶不負責,還有可能造成危險。

無奈之下,鍾豆只好加緊進行安裝工作,好不容易安裝完畢,再打電話給瑪埃衣時,瑪埃衣已經離開家門向醫院趕去,她說自己已經疼的受不了,害怕出什麼意外。

鍾豆趕緊來到了醫院,找到了妻子,在經過醫生的檢查之後,得知了一個噩耗——孩子就要生了。

其實生孩子並不是壞消息,問題在於孩子還沒有足月。

原本醫生定好了預產期在次年2月份,現在還沒過完11月份,孩子就已經要生了,這樣生下來的孩子能否健康長大?鍾豆和瑪埃衣都很擔心。

時間不等人,在鍾豆擔心的時候,瑪埃衣的情況已經十分不容樂觀,很快醫生就帶她進了手術室。

經過一番手術,當晚19點,兩個孩子成功生了下來,是男孩,然而更大的壞消息也隨著孩子的降生一同降臨。

手術室外的鐘豆沒有等到醫生的笑臉,而是等來了一紙診斷書。

診斷書上寫著一大堆他沒聽過的疾病:新生兒肺炎、心肌損害、早產兒急性腦損害、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徵。

鍾豆看不懂這些病,他能看到的,只有自己兩個剛出生的孩子,從手術室直接被送到了新生兒重症監護室。

孩子降生在這個世界上的第一天就要進行搶救,這讓鍾豆痛心不已。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瑪埃衣的身體在生產過程中沒有任何問題,三天之後就出院了。

一般來說,孕婦剛剛生產完畢,應該好好休養一段時間,俗稱坐月子,但是瑪埃衣沒有那個時間。

她從手術台上下來之後,十分擔心自己的孩子,等到能從病床上下地,瑪埃衣就立刻讓丈夫帶著自己來到新生兒重症監護室旁邊,通過玻璃向里探望。

鍾豆和瑪埃衣的兩個兒子在保溫箱裡,瑪埃衣從玻璃看不到自己孩子的樣子,也依然一直站在那裡張望,仿佛一旦離開,就再也看不到孩子們一樣。

那段時間,瑪埃衣整日以淚洗面,嘴裡不斷念叨著一句話:「對不起孩子。」

三天之後,在醫生的允許下,鍾豆和瑪埃衣才第一次見到了自己的兩個兒子。

事後每次談起這一次見面,鍾豆的聲音總是會變得略帶哭腔。

在他的描述中,兩個兒子特別小,看起來比其他的新生兒要小一圈,柔弱又無助,全身上下插滿各種管子,雙手也被醫院的設備綁住,防止亂動。

鍾豆知道,醫院這麼做是為了讓兩個孩子能存活下去,但是看著孩子們渾身上下的模樣,鍾豆還是忍不住感到傷心難過。

孩子們身上有些管子,甚至比他們的手臂還要粗,嘴裡插著呼吸機,仿佛每一秒都有可能離開這個世界,鍾豆無法忍受這樣的景象。

更令他無法承受的,還有為了搶救兩個孩子而背負的巨額醫療費用。

差點放棄治療,幸得好心人相助

這對中緬混血雙胞胎生下來的時候,一個體重3.2斤,另一個更是只有3斤出頭。

因為早產,他們的身體機能還沒有發育完全,需要通過現代醫療技術幫助他們恢復健康,才能順利活下去。

而這些醫療技術的費用,對一個液化氣搬運工來說,無異於天價。

鍾豆每個月靠體力勞動可以賺4000元錢,而治療初期,鍾豆和瑪埃衣已經花了12萬元。

這是他們所能拿出手的所有錢,其中有2萬是他們的積蓄,另外10萬是向親朋好友借來的。

這些錢在一個月的時間裡全都被花光,而孩子們還需要進行進一步的治療,醫生說,預估治療費用至少還要再花20萬,這讓鍾豆一時間有些絕望。

當時有人建議,他們如果實在拿不出錢,就把孩子抱回家自己養,能不能活下去全看老天的心意。

這樣的方法讓鍾豆很難過,可現實就是這麼殘酷。

思慮再三,鍾豆狠下心來,對瑪埃衣提出了建議,說家裡實在沒錢了,要不然就把孩子抱回家。

聽到這句話,瑪埃衣抱著鍾豆大哭了一場,聽著妻子的哭泣鍾豆落的心裡也在滴血,他也不想放棄兩個孩子,只是殘酷的現實讓他不得不做出選擇。

不過,最終鍾豆還是在家人和妻子的勸說下,選擇了繼續治療。

鍾豆的家人認為,雖然沒有錢就沒法治療,但是無論條件再怎麼不好,孩子都是無辜的,只要想盡一切辦法籌錢,一定會有出路,不能輕易放棄。

經過商量之後,鍾豆和瑪埃衣在網絡平台上發起了募捐,可因為對網絡不熟悉,再加上募捐的人實在太多,鍾豆和瑪埃衣沒能引起足夠多的關注。

在募捐平台上,鍾豆的籌款一共得到了400名左右好心人的幫助,籌到了將近2萬元的費用,對於20多萬的治療費,這仍然是杯水車薪。

在這段籌款的日子裡,鍾豆也沒有放棄自己的工作,反而加倍努力。

因為老家的父母種地收入微薄,全家人的生計都指望他一個人,雖然心裡擔心孩子,可是為了撐起這個家,他一天假都不敢請。

瑪埃衣出院之後,一天月子都沒坐,丈夫要出門工作,孩子在醫院搶救,自己只能儘量把家裡打理好,這對於剛生產完的產婦來說,已經足夠辛勞。

可是就算如此努力,他們短時間內仍然籌不到醫療費用,眼看著孩子就要無法治療時,當地媒體關注到了這一家人。

2021年,媒體記者找到了鍾豆和瑪埃衣,詳細詢問了他們的情況,並將他們的經歷寫成了新聞。

經過媒體報道,很多當地人得知了這對夫妻面臨的困難,急切地想要伸出援手,不少人找到了媒體記者,詢問通過什麼渠道可以給鍾豆和瑪埃衣捐款。

這些人里有普通職工,有在校大學生,也有已為人父的父親,他們感同身受地感覺到了鍾豆和瑪埃衣的痛苦,希望盡一份力,幫助兩個孩子活下去。

其中有一位父親說,自己也有類似的經歷,當年他的孩子早產了三周,出生的時候只有5斤左右,他心裡也十分焦急,不過經過治療和後續的精心養育,三個多月之後,他的孩子已經長到了13斤。

所以當他看到這對中緬混血雙胞胎掙扎在生死線上的時候,他想貢獻自己的一點心意。

同時,在媒體的幫助下,鍾豆和瑪埃衣再次在網絡平台上開啟了募捐。

這一次得益於媒體的宣傳,很多得知了鍾豆和瑪埃衣處境卻有勁使不出的好心人蜂擁而至,籌款速度比上次快得多。

來自好心人的幫助,改變了雙胞胎的命運,也讓鍾豆和瑪埃衣十分感動。

瑪埃衣說:「我沒什麼文化,看到這麼多人幫我們,也不知道怎麼表達感激,但是以前我從來沒有想到,這個世界上有這麼多的好心人!謝謝!」

鍾豆也聲稱自己絕對不會放棄,會跟瑪埃衣一起把孩子撫養大,然後告訴兩個孩子,他們之所以能活下來,是因為這個世界上有這麼多的好心人。

不久之後,善款終於籌齊,鍾豆和瑪埃衣心中的一塊大石頭也放下了,孩子得到了應有的治療,想必會平安無事。

時間來到了2022年,在好心人的大力幫助之下,中緬混血雙胞胎已經成功存活了下來,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之後,鍾豆和瑪埃衣把兩個兒子帶回了家撫養。

現在,兩個孩子身體已經沒什麼大礙,至於未來會不會有後遺症,還有待孩子繼續成長一段時間後,進行相關的檢查。

不過鍾豆和瑪埃衣夫妻二人對於這樣的現狀已經十分滿意,他們認為,孩子活下來了就是最好的結果。

其實,這個世上並不缺少好心人,只是缺少人和人之間溝通的橋樑。

面對困境的時候,鍾豆無法以一己之力面對,差點選擇了放棄,但其實有許許多多的熱心群眾沒能得知他的困難,否則鍾豆就不必面臨那般痛苦的抉擇。

我們在生活中遇到任何困難,一定要記得人間有真情,團結的力量才是最強的,自己一個人做不成的事,向其他人請求幫助並不可恥,將人群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幫助弱者,這就是人類光輝閃耀的時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b19b9675a336d989dc8569aa5fc408a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