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文壇 | 張雄林:溫暖的老屋

2023-12-10     渭南文壇

原標題:渭南文壇 | 張雄林:溫暖的老屋

渭南文壇 | 張雄林:溫暖的老屋

溫暖的老屋

作者 張雄林

在北洛河岸邊不遠處,有一個美麗的小村莊。

這裡雖人口稀少,位置偏僻,但山水相依,四季如畫。它就是我的故鄉——蒲城縣永豐鎮唐堡溝南村。這裡有我無數珍貴的記憶,也有我永遠不能割捨的老屋。

20世紀70年代中期,我出生在故鄉溫暖的懷抱,幾年後,兩個弟弟相繼出生。那時候,爺爺奶奶還健在,父母也正值年輕力壯之時,一家人生活得其樂融融。從那時起,我的人生視線,便與故鄉的天空開始了至真至純的交融,一刻也未曾離開。也是從那時起,我們兄弟三人,便開始承載著老屋和親人全部的寄託和希望,直到今天。

我的父母,都是特別淳樸的農民。在故鄉的所有歲月里,在老屋的無數時光中,他們和藹可親,與人為善,勤儉持家,尊老愛幼。一直以來,父母對我們耐心地言傳身教,與鄉鄰熱心地和睦相處。

曾經,我和兩個弟弟,是老屋裡爺爺奶奶面頰上燦爛的笑容,是他們捂在手心裡的寶貝,亦是他們全心嚮往的美好未來。

曾經,老屋裡有父親無微不至的關懷,和他貼心的疼愛;也有母親無私的呵護,和她做出的滿屋飄香的飯菜。

曾經,在老屋的大門口,父母不計其數地急切地等待著我假期歸來,無數次地期盼著二弟從部隊回家探親,也盼星星盼月亮般地等待著三弟從遙遠的格爾木回家過年。

曾經,當我們帶著妻兒回到老屋時,爺爺奶奶已悄然離去。而在我們的雙眸中,父母的雙鬢已被光陰染滿了銀絲,面容已被年輪刻滿了皺紋。

老屋的角角落落里,都傾注著我從小到大,永遠也說不盡的濃濃親情。

四年前,母親因病急匆匆地離開了我們;前不久,父親也因病久治不愈,走到了生命的終點。連日來,我望著老屋簡陋的房屋,看著老屋裡一件件熟悉的物品,心中突然有種難以名狀的滋味。老屋後院的高崖下,枝丫上茂盛的樹葉片片飄落,葳蕤的草叢漸漸泛黃。它們在陣陣冰涼的秋風中,不停地發出「簌簌」的聲音。一種強烈的感覺告訴我,這是老屋在深情地傾訴。

常言道: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這句話難免使人傷感,然而,沒有父母的老屋,還是家嗎?我覺得,老屋永遠散發著世界上最親切最溫暖的氣息。老屋,是我們生命起航的地方,是我們人生旅途上最幸福的驛站,是我們生命長河中最安心的港灣,更是指引我們不斷向上向善的精神家園。

秋風吹散了我滿腔的回憶。在老屋的房檐下,我久久無言,千言萬語融化成內心的一層層漣漪:老屋在,父母就一直在;走進老屋,就走近了父母;回到老屋,就回到了故鄉和父老鄉親的身旁。老屋裡所有的一切,都是父母用無限的愛和親情編織出來的生命紐帶。

老屋,是溫暖的,它是我們永遠的家。

來源:黃河周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ad96918c8f8824f8cd7820fab80ec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