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馬斯準確命中,炸出8個大洞,大橋紋絲不動,炸橋這事要學中國

2022-07-21     佐羅軍事

原標題:海馬斯準確命中,炸出8個大洞,大橋紋絲不動,炸橋這事要學中國

海馬斯準確命中,炸出8個大洞,大橋紋絲不動,炸橋這事要學中國

試驗證明,烏軍「海馬斯」火箭炮的炸橋能力不足。據環球網報道,在7月19日和20日,烏軍使用「海馬斯」高機動火箭炮連續打擊了赫爾松州橫跨第聶伯河的安東諾夫大橋。烏軍打擊這座大橋,一是為了切斷俄軍補給線,二是為了試驗海馬斯的炸橋能力。

烏軍在7月19日發射了6枚M31型精確制導火箭彈,但其中一部分被攔截,或沒有命中。有2枚火箭彈精確地命中了大橋,但效果不佳,大橋只有輕微損傷。

跨越第聶伯河的安東諾夫斯基大橋位於赫爾松州,於1985年建成並投入使用,總長1366米,橋寬25米,大橋有30個橋跨。目前大橋已經暫時關閉重型車輛的通行,赫爾松與第聶伯河南岸的重型貨物交通需要繞行卡霍夫卡水庫大壩。

不過,這座大橋並沒有被炸塌,M31型火箭彈只是在橋面上炸出兩個圓形大洞。沒有摧毀橋樑的承力結構,因此這座大橋經過修理應該很快就能開放通行。

在7月20日凌晨,烏軍再次使用海馬斯火箭炮齊射火箭彈打擊了赫爾松州新卡霍爾夫的安東諾夫大橋。有8枚火箭彈命中大橋的橋面。橋面有8個以上的大洞,而且相距不遠,非常密集。橋上還有車輛通過,說明橋樑並沒有被徹底摧毀,經過維修是可以修復的。

主要原因:

一是「海馬斯」發射的M31火箭彈的那個彈頭太小了,無法摧毀整座大橋。M31火箭彈的爆破型戰鬥部只有90公斤,大約相當於2~3枚155毫米的殺傷爆破榴彈,打擊堅固目標的能力還是差了點。

飛彈的毀傷威力,與命中精度有很大關係。爆炸毀傷威力,與炸點距離目標中心倒數的3次方成正比。也就是說,如果戰鬥部命中的起爆點與目標中心點的距離縮短一半,那麼爆炸毀傷威力就能達到原來的8倍。

因此,在冷戰時期美國人玩命提高洲際飛彈的精度,最後把三叉戟II飛彈的CEP精度提高到90米,這樣就可以用30萬噸TNT當量的核彈打擊蘇聯的飛彈發射井,能達到原來100萬噸當量核彈頭的同樣毀傷效果。

先進的小直徑制導炸彈和精確制導遠程火箭彈的設計理念就是跟命中精度密切相關,主要是利用精度來提升殺傷威力,能夠縮小彈體重量和尺寸,小直徑炸彈100公斤左右,制導型遠火的戰鬥部也是100公斤左右。但100公斤左右的戰鬥部用來打擊大橋這樣的目標還是小了點。

二是海馬斯的精確度還不足以摧毀大橋。炸橋是難度最高的打擊任務。這種鋼筋混凝土澆築的大橋,如果不是炸中承力點,就是把橋面炸成蜂窩,大橋也不會塌。

從彈著點也能看出。烏軍齊射的火箭彈打得是同一個瞄準點,海馬斯火箭炮的落地非常密集,所有落點都在10~15米之間,符合M31衛星制導火箭彈的CEP10~15米的指標,不愧是「大號狙擊步槍」。

這說明,海馬斯精確制導火箭彈的「射擊密集度」較好,落彈的落點非常密集。但火箭彈只是命中了橋面,未能對大橋的承力樑柱造成損壞。這說明海馬斯火箭彈的10~15米的精度依然不足以打擊大橋的承力點。

要想炸毀大橋,需要米級精度的精確制飛彈藥投放至橋樑的關鍵節點。不然就是飛彈炸毀了橋面,也很容易修復。例如俄羅斯使用空射巡航飛彈打擊的烏克蘭幾座大橋,都是短期內就修復了。

一般來說,打擊大橋,需要精度1~2米的雷射末制導才行。只有攻擊機投擲的雷射制導炸彈,或者中國那種帶有雷射輔助末制導的遠火,使用雷射器進行末端照射,引飛彈藥的末端打擊精度為1米左右,才能夠做到如此精確,能徹底破壞橋樑的關鍵承力點。

像中國研製的帶有半主動雷射末制導的那種北斗衛星制導的遠程火箭彈,能夠精準地命中寬度一米多的樑柱,很適合炸橋。

而「海馬斯」火箭炮發射的M31火箭彈,採用了慣性+GPS衛星制導,末端精度為10~15米左右。這個精度可以打擊指揮所、堡壘工事或彈藥庫這樣的大型目標,但無法打擊橋樑關鍵節點,除非發射幾十枚上百枚。

「可惜啊,真是一座好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ad8be8bc9b9987b79d55d5208a01c49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