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宇輝,還不配與資本共舞

2023-12-22     視覺志

原標題:董宇輝,還不配與資本共舞

歷時半月,上了近百條熱搜的「小作文」事件,算是暫時落幕了。

在此之前,恐怕沒人能想到,一些宣傳文案的歸屬問題,最終能讓數百萬粉絲脫粉、回關,甚至引起東方甄選近百億港元市值的起起落落。

網上討論董宇輝、俞敏洪以及東方甄選的文章鋪天蓋地,小視前幾天也寫過一篇(戳我可讀)。

近期同樣因為工作問題引起全網熱議的打工人,還有孟羽童、王自如以及東方甄選除董宇輝以外的員工。

今天,小視想跳出單一視角,將他們和董宇輝放在一起聊聊。

他們為何同樣引起網友熱議,輿論處境又為何全然不同?

董宇輝王自如和孟羽童們,跟我們到底有什麼關係?

「去董宇輝化」已完成

還是先從「小作文」事件的結局說起吧。

孫東旭被免去東方甄選CEO和執行董事的職位,但曾套現超2億港元的他還是股東,還在管理團隊,在供應鏈等方面仍然發揮著重要作用。

圖源:東方甄選抖音

東方甄選新CEO,由董事長俞敏洪兼任。

他對孫東旭和董宇輝都給予了高度評價:「沒有小孫,就沒有東方甄選;沒有宇輝,東方甄選現在可能還在艱苦奮鬥。」

近一周,董宇輝漲了八百多萬的粉絲,總粉絲已經超過兩千萬。

儘管董宇輝粉絲、羅永浩、高途CEO等群體和個人都對董宇輝有不同程度的聲援,還有不少公司開出天價挖人,但董宇輝還是選擇留在了東方甄選。

小視留意到,董宇輝從西安外國語大學畢業後不久,入職了西安新東方,當時孫東旭擔任校長,還是新東方西北區的總裁。

教培行業大地震後,董宇輝找不到未來方向,孫東旭對他多有勉勵,還曾請他吃飯,開車送他回家。

孫東旭在直播時曾表態,認為董宇輝是「曇花一現」的主播,揭秘董宇輝「不管是看過還是沒看過」某本書,都能講得頭頭是道,還讚揚董宇輝是「總裁型主播」和「董事長型主播」。

許多網友都說孫東旭看到董宇輝火了,在陰陽怪氣地敲打他,經常為董宇輝打抱不平。

而董宇輝則跟俞敏洪挽留過孫東旭,還表示自己從未想過離開東方甄選。

羅永浩說,按行業特點與慣例,董宇輝應得的收入要比這多得多,甚至該拿到東方甄選收益的一半。

某知名MCN機構的創始人在接受騰訊新聞《深網》採訪時表示:業內對董宇輝IP的估值約為10億美金。

圖源:騰訊新聞《深網》

董宇輝本人很早就表示過,自己對薪資問題很滿意。

在這場席捲全網的「小作文」風波里,他還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乾的。

「很多人想為我打抱不平,其實已經平了,甚至超了,希望大家不要太糾結。」

對於那些前來挖人的電話和機構,他一概沒怎麼理會,還會給俞敏洪打電話,詢問他的建議。

「我天生有些怯懦和膽小,沒有回應,我怕誤導外界。」

董宇輝現在已經成為「東方甄選高級合伙人」,還是「新東方董事長文化助理」,併兼任「新東方文旅集團副總裁」。

俞敏洪直播時解釋說,「高級合伙人」並不是網友所說的「高級打工人」,在公司有一定話語權,相當於VP地位(副總裁),甚至帶有股東身份色彩。

至於董宇輝是否有股份,又有多少股份,俞敏洪並未對外公布。

在前兩天的直播里,伴隨著「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的歌聲,董宇輝正式向粉絲們告別。

之後,他會休很久的假,俞敏洪則為他開設了工作室,最大程度給予自由。

未來,董宇輝不會經常上播,他的工作重心是和俞敏洪一起做文旅。

看起來,董宇輝在薪資待遇、話語權和行政級別上都有提高。

但換個角度來看,答案天差地別。

董宇輝屬於「內部創業」,而東方甄選則基本完成了「去董宇輝化」。

年輕人和資本的博弈

一個擺在眼前的事實是,在這場風波中,人們圍繞著董宇輝、孫東旭、俞敏洪乃至羅永浩等人的回應,吵來吵去。

有人說俞敏洪是力挽狂瀾的董事長,就有人說俞敏洪是穩坐釣魚台的鐵公雞。

有人說羅永浩是在聲援董宇輝,乾得漂亮,就有人說羅永浩是在打擊競爭對手,陰險小人一個。

從對某當事人的支持,到對某當事人的部分認同,再到對某當事人的懷疑與厭惡,人們能給出至少七八種態度。

在王自如和孟羽童那裡,這種分歧幾乎一致。

有人認為王自如這種人很常見,沒必要大驚小怪,就有人極其厭惡王自如對董明珠的態度。

有人覺得孟羽童是當代打工人典範,就有人認為她吃著格力的飯,卻利用網紅身份賺錢,是沒格局沒良心。

這些人和事能演變出如此洶湧的輿情,是因為大家都太代入了。

董宇輝也好,孟羽童、王自如也罷,都的確是某個人單一的工作問題。

但經由網際網路發酵,卻清晰顯影出一場年輕人和資本的遭遇與博弈,折射出身份問題、認知問題、經濟問題與社會問題。

相比於爆料內部消息並作出客觀評價的媒體,年輕人更願意或代入某當事人,或從自身出發,給予眾人直截了當的評價。

這種情形,越是在年輕化的平台,就越是常見。

董宇輝之所以幾乎贏得網友一致認可,是大家覺得他為公司賺取了許多利潤,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

更別提立下汗馬功勞以後,還要被一些上司陰陽怪氣,敲敲打打。

這既跟新東方一直以來在大眾中的形象相背離,也難免讓人們想起自己工作生涯中被上司針對,被穿小鞋的經歷。

就算是沒有類似工作經歷,乃至是尚未工作的大學生,也會被激起對於職場PUA的反感與恐懼。

在接受採訪時,王自如聲稱每天光是看董明珠怎麼開會都很開心,而且從未看過工資條。

唯一的要求,就是想要一間離董明珠近點的辦公室,方便隨時彙報。

這難免讓人們想起學習和工作中遇到的馬屁精。

孟羽童在格力期間,月工資在5000-10000元之間,兩個月沒有一個完整周末,最高曾連續工作打卡21小時。

而根據財經媒體報道,在小紅書擁有一百多萬粉絲的孟羽童,一條廣告的報價在15萬-20萬元左右。

孟羽童小紅書主頁

一年半以來,孟羽童或可憑社交平台廣告創收300萬元左右,就算按最高的月薪一萬元算,也要在格力干20年以上才能拿到。

簡單的帳一算,也就不難理解年輕人為何會支持孟羽童接私活。

相比於年輕人們對孟羽童的支持與對王自如的反感,上一輩乃至上上一輩人,或者一些上位者,則給予了兩人完全不同的評價。

董明珠與孟羽童於2021年的一檔職場綜藝中相遇,當時,董明珠毫不吝嗇自己對孟羽童的喜愛,還稱要把她培養為「第二個董明珠」。

從孟羽童接私活被開除,到「一個文都寫不出來,當什麼秘書」,再到「只想著掙更多錢跟行屍走肉沒差別,錢不應該是大學生的夢想,錢是奮鬥的結果」,董明珠的培養已經早早宣告失敗。

而她似乎不能接受這種失敗,公開批評過這位前員工好幾次。

與之截然相反的是,幾乎與孟羽童同時入職的王自如,贏得了董明珠的許多認可。

董明珠建議立法對跳槽員工收培訓費的消息,再度引起網友熱議。

12月20日,微博CEO王高飛看到該消息後,批評董明珠濫用人大代表權利,「自己管理上不合規,吃虧了要麼罵員工要麼賴法律」。

被忽視的問題

如何看待年輕人的「卷與躺」?

在前不久的一場座談會上,有人這樣問北大的戴錦華教授。

她笑著說,自己應該拒絕回答這個問題,因為一代人是千差萬別的,沒有任何一個人(尤其是一個老人)有資格評價一代人。

之後,她從自己的生命經驗出發,談了談自己與同齡人年輕時的處境,並就當下年輕人的處境給出了自己的觀察。

她認為他們「相對來說好像是做成了一些事」,但她把這歸結為「偶然和歷史的幸運」,因為他們是「20世紀以來最幸運的一代」。

她表示很少看到年輕人整體的表達如此困頓,處於「看不見自己的後天,大致試圖展望明天,而明天被各種各樣的阻隔和債務所纏繞」的境地。

很少有學者像戴錦華教授一樣具有真知灼見,且敢於言說。

與此同時,像董明珠一樣呼籲年輕人不僅要「有格局」,還「不能想要高工資」的學者、專家與領導,卻不在少數。

年輕人與他們之所以顯現出巨大差異,並不在於認知,而在於身份和位置。

人們在生產關係中處於哪個位置,就會做出有利於哪個位置的舉動。

生產關係需要年輕人,但在生產關係中處於有利位置的人,不會給年輕人分權。

就算他們再怎麼鄙視馬屁精,也無法上桌說話,只能在台下發布一些更令董明珠憤怒的言論。

圖源:《武林外傳》

「藉助我們平台變成一個網紅,已經在公司起到不好的作用。我們來了數千名大學生,沒有人有這種機會。

即便是董明珠批評孟羽童的言論,也在某種程度上昭示著一個事實:格力的年輕人缺乏成為孟羽童的機會。

那麼多少人有機會成為董宇輝呢?

《中國網絡表演(直播與短視頻)行業發展報告(2022-2023)》顯示,截至2022年末,我國網絡表演(直播)行業主播帳號累計開通超1.5億個,其中95.2%的主播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僅0.4%的主播月收入10萬元以上。

12月21日,黃中原在直播時因喝酒死亡的消息衝上熱搜。

妻子發現時,他的身體已經發涼,酒瓶、瓜子皮散落一地,而他的工作日常,是在直播時喝酒、生吃雞蛋,乃至吞咽煙頭、蝌蚪和老鼠。

其他主播雖不至於像黃中原一樣遭遇極端情況,但也在低收入中掙扎,在網際網路上屬於沉默的大多數。

董宇輝、王自如和孟羽童都被全網熱議時,東方甄選的小編也參與其中。

董宇輝批評了小編,孫東旭批評了小編,俞敏洪批評了小編,不少東方甄選的粉絲也批評了小編。

但半個月過去了,發聲的小編姓甚名誰?是男是女?工資待遇如何?是個人還是群體?這場風波給小編帶去了怎樣的影響?

東方甄選在事前和事後是否討論過「小作文」的署名問題?小編的發聲是否經他人授意?還是說,小編只是在單純維護自己的署名權和名譽權?

這些問題的答案東方甄選都未公布,媒體也幾乎都在關注那些「大事」。

藉由當事人的回應和媒體的報道,我們知道了一些「大事」。

孟羽童年入數百萬,董宇輝一周漲了八百萬粉絲,孫東旭曾套現超2億港元,俞敏洪公司的市值一天漲了幾十億,俞敏洪將帶著董宇輝將開拓新業務,不少粉絲和網友都表示滿意。

這些清晰的「大事」,反襯出另一個清晰的事實。

這場洶湧的網際網路風波,將一些人全然淹沒,只留下一個個沒有性別沒有身份沒有名字的「小編」。

一如時代的列車滾滾向前,總有人在車上吃著火鍋唱著歌,也總有人在輪子底下增加摩擦力。

22 / Dec / 2023

監製:視覺志

編輯:李尋歡

微博:視覺志

點擊閱讀原文可以來微博找小視玩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ac0dc471d344425a84a12fe0cc97ec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