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熊孩子」這個詞被創造出來以後,大家對 「熊孩子」就開啟了無窮無盡的吐槽模式,阿玲最近也是有了頗為深刻的體驗。
研究生畢業的阿玲,有一份喜歡且高薪的工作,在上海有自己的一片立足之地,但是就是這樣一個新時代的職業女強人,卻依然擺脫不了被「催婚、催生」的命運。這不,回家的第一天就被姑姑家的熊孩子給「擺了一道」。阿玲的姑姑帶著她自己3歲的小孫子來登門了,然後尚處於懵懂狀態的阿玲就被父親和母上大人賦予了帶娃的重任。
第一天,阿玲帶著孩子大眼瞪小眼,最後以一頓「長鬍子爺爺的快餐」勉強算是愉快地做了ending。第二天,還在睡夢中的阿玲就被孩子的大嗓門吵醒,纏著帶去了遊樂場;遊樂場裡,孩子興奮不已,泥鰍一般在人群里鑽來鑽去。可憐的阿玲充分發揮了手眼協調能力,在耗盡最後一點體力之前,在人來人往的遊樂場裡逮住了姑姑家的金孫。還沒等阿玲抹上一把辛酸淚,孩子便抱著一個很大的海豚玩具不撒手了,非要阿玲買。
稍微有點常識的成年人都知道,遊樂場的玩具都是一把割肉刀。果不其然,一個普普通通的海豚玩偶,就因為會發光發聲,要價高達980元,這讓在一線城市看慣了高消費的阿玲也不由咋舌。可是任憑阿玲這個高學歷的才女窮盡了才智,也抵不過「熊孩子」的撒潑打滾與呼天喊搶地。在眾人圍觀的目光中,阿玲被迫當了一回「冤大頭」。
沒想到,花了這麼多錢都沒換來孩子的一聲謝,反而還得了孩子的抱怨:「姑姑,你真小氣。換成我爸媽,早給買了。」雖然這話出自一個3歲小兒之口,阿玲也不由得有些生氣了:「那你怎麼不讓你爸媽買?」。更讓阿玲鬱悶的是,回家還要遭到姑姑的指責:「沒事給孩子買這麼貴的玩偶,還不如換成早教機來得實惠。」
面對這樣的親戚,出錢出力不討好的阿玲憋了一肚子的委屈。
帶親戚家的娃,碰上這樣的「熊事」,大家都會怎麼應對呢?
@秋後母老虎:哈哈哈,一看這就沒有帶娃經驗,戰鬥力也太弱了。要知道,再熊的孩子也怕虎媽,既然他家大人不管,這個虎媽的角色我們挑起來就是。扛上娃,麻溜地離開現場,再找個清靜無人的地方讓他滾個夠,你只管坐下來欣賞表演就好了。
@愛你好商量:千萬別做冤大頭,直接給他家大人打電話。問他們,你家孩子看上一隻高達980的玩偶,我手頭錢不夠,你給不給買。給買就打錢,不給買就直接和你兒子說。
@直來直往的豬:我也遭遇過類似的事情,面對孩子突如其來的暴發,沒有帶過娃的還真hold不住場。不過幸好當時作為窮學生的我,身上能掏出來的錢也有限。但不管錢多錢少,這種被強迫買單的感覺真心不好。以後誰再讓我幫忙帶娃,我都直接拒絕,從源頭上以絕後患。
其實孩子身上或多或少都有「熊性」,關鍵在於父母的管教。如果是幫別人帶孩子,哪怕不方便教育,最好也別燒錢來助長「熊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aR4quG4BMH2_cNUgt4S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