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肝就是養命,少碰一事,多喝一水,巧吃一菜,肝臟健康病痛少

2020-02-12   老胡說健康

​鼠年立春快一周了,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立春過後,「陽和起蟄,品物皆春」雖然溫度還不是很高,但是吹到臉上的風已經漸漸有了暖意,小草慢慢探出了頭,樹枝也發了新芽,太陽也更加明媚起來!

無論是身體還是精神,經過了冬藏,損耗殆盡,從中醫五行理論來講,肝屬木,與春天相配,樹木吐露新芽,肝氣最旺盛,反應最強烈,所以也是養肝氣的好時機,因此古人就有「春季養生就是養肝」的說法!

為何肝臟對人如此重要?

肝臟是人體的「將軍之官」,因為它一直忍辱負重、默默前行,它負責周身血液中毒素的化解,負責人體五臟六腑的壓力,平日喝的酒、吃的藥、不衛生的食物、受的氣……都有肝臟幫你默默的分解和排毒、減壓(疏解鬱氣),幫助身體各個器官能夠更好地工作!

但為什麼說肝臟默默前行?因為它極其「低調」,低調到不會喊痛,所以有人叫它「啞巴器官」(無痛覺神經),肝臟只要還有微小的功能能撐住,就一般不會給人「不行」的信號,所以肝病一發現,往往比較嚴重!

因此,不要欺負「老實的」肝臟,它不好了,身體的其他器官也將寸步難行!聰明的人都會抓住春天的時機來養肝!

養肝就是養命,少碰一事,多喝一水,巧吃一菜,肝臟健康病痛少

「少碰一件事」—少生氣

中醫認為:喜傷心、怒傷肝、思傷脾、憂傷肺、驚傷膽,指的是極端的情緒傷害五臟,怒氣對肝臟影響很大,導致肝氣鬱結,肝臟氣機不暢,勢必增加肝臟負擔,久而久之,身體出現各種表現,諸如臉色差,長肝斑,痛經,乳腺疾病等。

所以在春天養肝季,無論生活多麼不順,請您保持豁達情懷,樂觀積極向上,相信人生苦短,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氣自己」傷心又傷身,所以還是多勸自己放寬心,尋找減壓辦法,多與人溝通,結識不同朋友,培養積極的興趣,減少生氣,多保持微笑!

「多喝一水」—養肝茶

養肝的食材有很多,春天,肝陽上亢,肝火如同生髮的樹枝一樣,一不小心就冒出了頭,所以表現為乏力、口苦、口乾、口臭、脾氣大,容易生眼屎,嗓子愛發炎等等,這其實是肝火旺盛的表現,所以多喝養肝茶可以降肝火。

菊花茶:菊花味甘苦,性微寒,但以水泡之,可降肝火,解毒清肝明目,但其屬性微寒,單一食材不可久喝,容易傷及脾胃,可以與其它熱性食材搭配。

金銀花茶:清熱解毒,對春天肝火過旺引起的嗓子干癢發炎,有很好的食療功效,性味寒涼,單一食材不可久喝。

決明子茶:性寒、味甘、苦,是清肝明目的佳品,決明子泡水喝,對眼睛很有好處,所以民間被稱為「還瞳子」,通常與其它食材搭配飲用。

枸杞:枸杞又叫「名目子」,食療效果已家喻戶曉,食用枸杞可養肝明目,補血安神,補腎氣,增強免疫力,但其為溫熱性,春天單一食用過多枸杞,容易導致上火。

所以,可以將上述的寒熱不同屬性的食材搭配食用,中和食材本身偏寒或偏熱的特點,同時又可以起到養肝、降火、明目的最佳效果。

「巧吃一菜」—蒲公英

蒲公英是大自然對人類的「饋贈佳品」,是春天的保健野菜,它俗名「婆婆丁」,走到農村的田間地頭、或是河邊、路邊、公園邊,隨處可見蒲公英的身影,它也屬於藥食同源的天然食材。

春天吃蒲公英,可以清肝火、利尿、抗炎、解毒,養生效果很好。

蒲公英的吃法較多,洗乾淨的蒲公英可以直接食用,也可炒食、涼拌、做湯或做餡料,好食材吃法也很任性!

下面介紹蒲公英做湯的一種家常做法:

準備食材:西紅柿、雞蛋、蒲公英。

步驟:

1、蔥姜爆鍋後,放入切片的西紅柿,待西紅柿炒出紅油後加入適量的水;

2、加入少量生抽,把西紅柿的香味煮開;

3、放入蒲公英葉,淋上打散的雞蛋;

4、調上鹽和少量香油出鍋。

看看有沒有色香味俱全?做法還很簡單,關鍵很健康、很養生哦!

春天是養肝季,記得少碰一事,多喝一水,巧吃一菜,肝臟更健康,病痛就會少!

好了,關於春季養肝的知識和大家介紹到此,您還有哪些養肝的小竅門呢?歡迎和大家一起分享哦!

您的認可就是老胡寫作的動力,喜歡此文,歡迎點贊、收藏或轉發哦!

以上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