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山河一片紅」郵票,不得不說的那些事

2021-04-15     歷史研究

原標題:「全國山河一片紅」郵票,不得不說的那些事

1968年11月25日由郵電部發行、北京郵票廠印製的郵票。郵票圖案為工農兵兵手持《毛主席語錄》,背景中「革命委員會」的紅旗匯成的紅色海洋和工農兵群眾熱烈歡呼的場面,上方為一幅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地圖上除台灣省外全部繪成大紅色,上面印有「全國山河一片紅」金字,郵票票幅為30毫米×40毫米,齒孔11.5度×11度,整張枚數50(10×5)。

1968年9月「文化大革命」期間,全國除台灣省外29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均成立了革命委員會。為紀念和慶祝這一事件,郵電部決定於1968年11月25日發行1枚「全國山河一片紅」郵票,小幅郵票圖案為工農兵手持《毛主席語錄》,背景中「革命委員會」的紅旗以及工農兵群眾熱烈歡呼的場面匯成紅色海洋,畫面上方為一幅中國地圖,地圖上除台灣省外全部繪成大紅色,並印有「全國山河一片紅」金字,而大幅的「一片紅」畫面內容與小幅的相似,下書「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勝利萬歲!」

萬維生,1932年6月生於日本神戶,祖籍福建泉州。1955年從東北美術專科學校(後改魯迅美術學院)繪畫系畢業後,被分配到郵電部郵票發行局從事郵票設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郵票印製局高級工藝美術師。

第一稿作出後,因故沒有被批准,於是萬先生按上級的要求做了修改,但第二稿審批通過並付印後,又因故沒有發行,直到第三稿付印發行後,又被收回。因這張郵票流在外面的不多,許多人便爭相收藏。

對於郵票刷色問題,萬先生說,中國大陸各省、市、自治區都成立了革委會,人民日報稱此為「全國山河一片紅」,不畫成紅的又能畫成什麼顏色?台灣省屬國民黨領導,實行資本主義,不畫成白的難道可以與大陸一樣畫成紅的?關於地圖,萬先生認為,「其實當時國內的地圖版本很多,有的地圖本身就界限不清,郵票設計是藝術創作而不是科學研究,只能抽象地表現,正如畫人的五官,不必一一描到一樣。此枚郵票,地圖是一背景,不是出地圖郵票,是各種推想越傳越玄吧!」說到這裡,萬維生深有感觸地總結道:「這是一個特殊年代,注入的一個特殊題目。」是那個特殊年代,造就了新中國的大珍郵——《全國山河一片紅》未發行郵票。

當年發現「片紅」錯誤的人,曾任中國地圖出版社的副總編輯陳潮先生對史實作了確認。陳潮先生是江蘇南通人,50餘年來一直在地圖出版社工作。陳潮把郵票拿到辦公室仔細欣賞,出於一個長期從事地圖工作者對中國地圖的熟悉和高度的責任心,他突然發現郵票上全國地圖輪廓不準確,尤其是中蘇、中緬邊境段,又沒有南海諸島。他當時猛然一驚,深知這是個很敏感的問題,非同一般,他立即向當時出版社的生產組作了反映。

1968年11月24日,一位軍人在洛陽駐地的小郵電所買到「一片紅」郵票,當即貼信從該所寄給即將分娩的妻子,從而留下了迄今為止最早的「日前」實寄封。

2003年2月15日15日上午,萬維生將畢生創作的精品及自己收藏的名家佳作一百多件全部捐贈給家鄉,特別是「全國山河一片紅」的全部三份圖稿,都將作為鎮館之寶,全部留在泉州。「全國山河一片紅」郵票圖稿揭開神秘面紗。

文革郵票,以其奇特時代而導致其具有特別的收藏價值,而以「片紅」為代表的「文四寶」,又具備了在短暫時期珍郵集中的特點,在商品經濟時代,這些珍郵的升值潛力,引起眾多趨利者和獵奇者的熱烈追求,從而演繹出無數一夜暴富、謀財害命和制假販假的故事,只要這些郵票存在於世上,這些故事就會像傳說中的「阿里巴巴」財寶一樣,永遠講不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aHyU1HgB9EJ7ZLmJn31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