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難以置信,都現在了,還有這種爛俗橋段。
女主當街跳下馬車,倒地,不斷旋轉。
非常巧,此時路過一貨車,像是瞄準了要砸向她。
危急之際,一位俊俏的公子將貨車踹翻,慢鏡頭下,兩人再次旋轉。
原本看到這裡,就可以棄劇了。
但他們的身份又實在讓人好奇,女主後來成了熹妃,男主是當地的神醫,兩人青梅竹馬。
想起了什麼?
不開玩笑,這部新劇還真打著「宮斗劇」的旗號。
這類劇集的看點是人物的智慧與城府。
但這部新劇呢,幾乎沒幾個正常人,個個都在挑戰觀眾的忍耐極限。
《歲歲青蓮》,改編自解語的小說《熹妃傳》。
其封面的介紹語很猛——
《後宮·甄嬛傳》後讀者最期待改編影視的經典小說。
《後宮·甄嬛傳》後讀者最期待改編影視的經典小說。
但口碑,卻不怎麼樣。
事先聲明,派爺沒看過這本原著,這篇文章只對劇集做出評價。
《歲歲青蓮》的故事、人物以及人物關係,很難不讓人想起《甄嬛傳》。
但劇集開篇,又莫名其妙地搞了個架空背景。
先帝駕崩,幼君即位,丞相竭力扶植幼君。朝局震盪,大將軍賀雲朔被封為安王,遠赴邊陲之地曲涼。
賀雲朔用了三十年,將曲涼建設成了繁盛之城。
簡單說,故事的背景從皇宮搬到了王爺府。
這老王爺是個痴情種,王妃去世了三十年,他仍舊念念不忘。
如你所料。
女主駱青蓮(何泓姍 飾)跟王妃長相、氣質都極為相似。
君上特意下詔,讓王爺續弦。
(這是操的哪門子閒心?)
於是就有了聲勢浩蕩的選侍,三十年一遇的「喜事」,好多人挖空了心思讓女兒當選女。
這其中就包括了女主駱青蓮的母親。
但她有私心,她打點了不少關係,找到扶植選女的瑤夫人,並做了交易,如果女兒被選中了,就能給兒子在王府安排個差事。
但,駱青蓮的心思,都在神醫呂北逸(黃宥明 飾)的身上。
瑤夫人(黃聖依 飾)又是誰?
三公子賀連信(何潤東 飾)的側夫人,平日裡囂張跋扈,尖酸刻薄。
這是因為她爹勢力很大,就連王爺都要避其鋒芒。
好了,可以小結一下了。
這依舊是個「宛宛類卿」的故事。
安王對應四郎,駱青蓮對應甄嬛,呂北逸對應溫太醫,瑤夫人對應華妃……
《歲歲青蓮》跟《甄嬛傳》的差距在哪?
從功能類似的一場戲說起。
丫鬟不小心打濕了畫,慌忙說是手指受了傷的緣故,瑤夫人不依不饒。
手指傷了
還留著它做什麼?
這場戲很容易讓人聯想起《甄嬛傳》里「賞一丈紅」的名場面。
《甄嬛傳》好在哪?
此前有鋪墊,寫了夏冬春的驕縱野蠻,安陵容的膽小怕事,以及甄嬛的仗義執言。
華妃出場,又有跟婢女的對話,寫了她們之間的默契。
而且台詞有韻味,有懸念,這與後面對一丈紅的科普形成了劇烈的反差,讓觀眾跟隨著甄嬛的視角感受到了華妃的勢力,以及後宮爭鬥的恐怖。
《歲歲青蓮》呢,就只是簡簡單單地走個過場,沒有「戲味」。
可往後看,派爺更是驚呆了。
也許,將它們拿來對比是非常非常多餘的。
《歲歲青蓮》的戲,真的堪稱災難。
離譜到什麼程度呢?
它可能會讓人忍不住爆笑。
駱青蓮為了不被選中,用呂北逸給的藥粉弄污了臉,矇混逃脫。
接著,駱青蓮與呂北逸迅速決定成親。
隨後還整出了一場瑤夫人鬧婚的戲碼,她拿出了此前駱青蓮的文盲母親簽的內含受賄的契約,以此要挾駱青蓮。
於是,駱青蓮在先王妃貼身侍女錦芳嬤嬤調教下,擁有了不凡的氣質與風度。
瑤夫人想討好安王的計劃,就要成功。
可接下來又生枝節,離譜情節接踵而至,讓人眼冒金星,失聲大笑。
選女分批次面見安王。
到了駱青蓮那組時,突然來了一陣風,將落葉準確地吹到了幾位選女凈面的盆里,只有駱青蓮那盆水還乾淨。
她熱情邀請姐妹們用她的水洗臉,剛碰了水,幾位選女便被毀了容。
安王召見駱青蓮問話,看了一眼,恍然如夢。
此時,觀眾會有兩種期待——
1、駱青蓮心思活絡,口齒伶俐,能以智慧幫自己脫身。
2、安王雖老,依舊洞悉世事人心,看破手下人的伎倆。
很遺憾,如果你以正常邏輯期待,只怕都會落空。
選女的父親們苦苦哀求安王,希望能為女兒做主。
駱青蓮為自己辯白了。
真想謀害競爭對手,為何在眾目睽睽之下?
她怎麼可能有諸葛亮的本事,突然借來一陣風?
可這幾位官員完全不聽,聲色俱厲,甚至以死相逼。
求王爺賜下官一死
腦子呢?
明眼人一看,這下毒案就有很多蹊蹺。
怎麼這位官員如此糊塗,非要逼著安王嚴懲兇手,甚至不給調查真兇的時間呢。
真相只有一個:編劇只想加劇衝突,人物全是工具。
安王無法辨明是非,滿臉迷茫。
就在此時,呂北逸突然出現了!
是的,一個草民,在光天化日之下,來搶心上人了。
???
派爺看到這裡,腦子裡好多問號。
其一、神醫呂北逸,知道你武功好,可是,闖王爺府真的能如入無人之境?
其二、魯莽衝動,就能解決問題?絲毫不顧及後果嗎?
可事實證明,他高估了自己的身手,更高估了自己的腦子。
而,呂北逸這一鬧,駱青蓮僅剩的智商也燒沒了。
她迅速認罪,只求安王能放過呂北逸。
???
你不認罪,呂北逸舉動尚有開脫的一絲餘地。
你都認罪了,那他起碼也成了從犯吧。
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錦芳嬤嬤款款走來。
等等,王府誒,她怎麼說來就來了?
這還不是關鍵。
錦芳嬤嬤也是無憑無據,她只是說了自己與先王妃的情誼,以及駱青蓮與王妃的相似之處,還堅定地相信駱青蓮必然是清白了。
說完了一頭撞死,願意一命換一命。
三十年前的寵妃僕人,她的話,她的命,真能換來什麼嗎?
隨後,安王安撫了諸位官員一通,並許諾查明真相,給臣子們一個交代。
諸多臣子紛紛跪地懇求,算是同意了王爺的處置方式。
事情可以告一段落了吧!
沒有!
剛才那位無腦官員又來秀智商了。
難道下官的女兒就這樣白白被毀
沒有一個人來承擔罪責嗎?
無奈之下,王爺將呂北逸全家貶為賤籍。
說真的,這場下毒案,從戲份的時長看,可以跟《甄嬛傳》中滴血認親相比了。
可其戲劇力量與演員表演,簡單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關於《歲歲青蓮》,實在不值得再深入探討。
不過可以聊一聊宮斗劇。
以普遍的看法,這一類型的鼻祖是港劇《金枝欲孽》。
表面上看,它呈現的是後宮嬪妃們的勾心鬥角。
但關於權力的中心——皇帝,卻鮮有提及,這部劇真正想講述的是爭權奪利的虛無,以及命運的荒誕與蒼涼。
後來港劇又有了《宮心記》,同樣精彩,只是立意上便輸《金枝欲孽》一大截了。
而在內地,2011年是宮斗劇的井噴之年。
《宮》《步步驚心》《後宮·甄嬛傳》先後播出,並且,《後宮·甄嬛傳》幾乎可以說是這個類型的巔峰之作了。
在劇迷群體中,《金枝欲孽》與《後宮·甄嬛傳》究竟誰是最佳還引發了不少爭論,延續至今。
其後,又有了《延禧攻略》和《如懿傳》。
前者借宮斗劇的殼,走的是職場爽劇的路,迎合了大眾情緒。
後者則是以後宮爭鬥故事探索愛情與婚姻,勝在了主題深度。
其實說起來,它們都屬於清宮戲的範疇。
如果按照「宮斗」的元素往前回溯,更早的現象級經典是《雍正王朝》。
本劇以權力爭奪為核心,上部關於九子奪嫡,下部關於銳意改革,攤開了一幅劍拔弩張、暗流涌動的清宮畫卷。
而不管是人物關係,還是戲劇內核,後來的宮斗劇,都可以說是性轉版的《雍正王朝》。
宮斗劇有個非常重要的意義,它也是對《雍正王朝》這類男性正劇的解構,將目光對準了女性的慾望與命運。
尤其是《金枝欲孽》與《後宮·甄嬛傳》,故事燒腦、群像精彩、內涵深刻。
事實上,《歲歲青蓮》也有這個野心。
在這部劇中,不僅有幾位夫人的勾心鬥角,也有背後公子們的明爭暗鬥。
但可惜,故事實在沒勁。
舉個例子吧。
劇中,老四賀連修的妻子阮之湄,曾與老三賀連信有過戀情,她看賀連信過於閒散,襲爵無望,於是選了老四。
老四問起緣由,阮之湄笑而不語。
裝都不帶裝的。
但阮之湄似乎也沒什麼手段,事事都在賀連信的算計里。
更重要的是,作為後續一定要跟賀連信聯手的駱青蓮,似乎也沒什麼技巧與智慧,動輒被愛情沖昏頭腦。
並且,還有這種油膩鏡頭。
人物智商不夠,打的全是明牌,又有各式狗血脫線的戲碼。
這樣的宮斗劇,又有什麼意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