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地理,記地圖可是很重要的,可是偏偏記地圖又是最令人頭疼的,那一個個圈圈繞繞的地名、形狀、位置,總是讓人暈頭轉向。不過,沒有關係。今天就讓我們用這種方法快速記憶中國政區地圖(各省市劃分)及地形圖(包括經緯度)吧!
首先,讓我們先大致看一下中國的整體輪廓:一隻大公雞。知道它的大致輪廓後,在腦子裡建構這樣一個輪廓。
中國輪廓
一、中國政區地圖記法
1、記位置。對照圖看,可以把這隻雞砍為成六部分:雞頭、雞背、雞尾巴,雞腹、雞腳、雞屁股。(著重強調:記地圖時戒驕戒躁)
雞頭最容易記,就是:黑龍江、吉林、遼寧。
雞背只有一條就是:內蒙古自治區。
雞尾巴更簡單,就是一個新疆。
雞腳也很簡單,就是台灣和海南。
在雞屁股的有西藏和青海。難點是雞腹,省份太多太雜了。不過不要怕,像拼圖一樣,一塊一塊的在腦子裡想像的地圖中填上去,一步步把空缺補上。
雞腹上的省份很多。裡面有沿海的福建、浙江,向上是江蘇和山東。浙江向左有江西、安徽、湖北和湖南。再過來就是貴州、四川、陝西和甘肅。
與陝西隔著黃河相望的是山西。山西下面是河南。河南上面是河北。
而雞腹最下面這裡就是兩廣(廣東與廣西)和雲南了。與廣東的珠海相鄰的特別行政區是澳門,而另一個特別行政區香港與廣東的深圳相連。
2、記輪廓。看到這裡,你可能覺得,各省市的輪廓奇奇怪怪,這咋記得住,來教你一招,形象記憶法。(大家可以對照一下,下列省市都是誰)
二、中國地形圖
中國地勢西高東低(比如長江發源地在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一路向低處流,最後流至崇明島匯入東海),不過,中國的地勢不是像滑梯一樣,而是像樓梯一樣。被分成三個階梯。
我們可以看到,青藏高原為深棕色,是第一階梯(最高),它與第二階梯分界線為:崑崙山脈—阿爾金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
而第二階梯與第三階梯分界線在:大興安嶺—太行山脈—巫山—雪峰山
1、首先來看看中國地形的骨架:山脈
我們剛才已經知道了階梯分界線的幾個山脈。再來看一下,喜馬拉雅山大家都不陌生,它的北方是崑崙山,再往北是天山,然後是阿爾泰山。
西部山脈:
崑崙山東側是唐古拉山(長江發源地)和巴顏喀拉山(黃河發源地)
喜馬拉雅山東側是橫斷山脈(四川的西部大部分都在橫斷山脈上)
中部山脈:
自北為陰山(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古時候的陰山是中原與北方游牧民族的天然屏障)
賀蘭山和六盤山像是兩個1,他們的東側是太行山(還記得愚公要搬太行王屋二山嗎)
南側是秦嶺(我國地理的南北分界線,秦朝在它上面統一了六國)
巫山和雪嶺山也是兩個1,還有海南島的五指山(你們都不陌生這個名字吧)
東部山脈:
東北三省的大興安嶺(靠西側)、小興安嶺(靠北側)和長白山(靠東側),還有它們的南側燕山(靠近北京)
秦嶺的東側是大別山(鄧小平挺進大別山),巫山和雪峰山的東側是武夷山
再往南是南嶺(嶺南內的一座山),還有台灣島的台灣山脈(台灣島和台灣山脈是由歐亞大陸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碰撞而形成的)
口訣:(輔助記憶,若覺得複雜可跳過)
2、中國四大盆地,四大高原,三大平原
四川盆地的北方是黃土高原,南方是雲貴高原,西方是青藏高原,東方是長江中下游平原。
黃土高原的北方是內蒙古高原,西方是柴達木盆地,東方是華北平原
華北平原的北方是東北平原
柴達木盆地的西方是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盆地的北方是准噶(ga)爾盆地
3、主要經緯度(快速定位,看的時候要在腦子裡想出這幅地圖)
30°N (北半球低緯度和中緯度的分界線)穿我國長江流域:杭州 長江一線和喜馬拉雅山、雅魯藏布江、拉薩、橫斷山脈、四川盆地
40°N穿塔里木盆地、祁連山、河西走廊。內蒙古高原、河套平原、北京、渤海灣
120°E(東八區的中央經線、北京時間的參照經線)穿我國東北、華北地區:大興安嶺、渤海、山東半島、杭州、台灣島西側
110°E 穿陰山、黃土高原、渭河平原、秦嶺、巫山、瓊州海峽、海南島(海口)
100°E 穿河西走廊、祁連山、青海湖、橫斷山脈
90°E 穿阿爾泰山、準噶爾盆地、天山、吐魯番盆地、塔里木盆地、崑崙山、拉薩、雅魯藏布江、喜馬拉雅山
(一)、四大高原
我國高原面積分布很廣,著名的四大高原是:青藏高原、黃土高原、內蒙古高原、雲貴高原。
1、青藏高原
位於我國西南部,包括青海和西藏的全部,故名青藏高原。高原還延伸到四川省西部和雲南省西北部。主要特點是:地勢高,世界屋脊,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雪山冰川廣泛分布;冬寒夏涼,晝夜溫差大,太陽輻射強,日照長,拉薩是全國有名的日光城;地熱資源豐富,有許多溫泉和沸泉;高原上還有許多湖泊,較大的有青海湖和納木錯;高原的冰雪融水成為許多大河的源頭,比如長江、 黃河 、雅魯藏布江 、南亞的印度河等。
這些獨特的條件,蘊含著大量特殊的旅遊資源。雅魯藏布江大峽谷的發現,藏族地區獨特的宗教與民情,都更使青藏高原成為旅遊者心中的嚮往之地。隨著青藏鐵路的建設,青藏高原的旅遊業一定會越來越興旺。
2、黃土高原
位於我國中原地區,祁連山以東,太行山以西,長城以南,秦嶺以北。包括山西省的全部,陝、甘、寧三省區的一部分。這裡是全世界黃土分布最廣、最深厚的地方。
主要特點是:地表破碎,溝壑縱橫;植被稀少,水土流失嚴重。儘管從自然生態的角度,黃土高原被破壞的比較嚴重,但是那粗獷的高原面,古樸的窯洞民居,悠久深厚的民族文化,熱情豪放的民風,使黃土高原成為中華民族尋根問祖、追求民族古老文化、體驗中原古樸民風的旅遊勝地。
3、內蒙古高原
位於我國的北部,它是蒙古高原的南部邊緣。東起大興安嶺,西南到祁連山。包括內蒙古自治區的大部分,甘、寧、冀三省區的一部分。
主要特徵是:遼闊坦蕩;東部為溫帶草原,西部荒漠、沙漠、戈壁廣布。內蒙古高原天蒼蒼、野茫茫的大草原,粗獷豪放的蒙古民族風情,成為其主要的旅遊吸引因素。
4、雲貴高原
位於我國西南部,雲南省的東部和貴州省的大部分。主要特徵是:地面崎嶇不平,多山間小盆地;多深切峽谷如雲南虎跳峽等;石灰岩廣泛分布,多典型的岩溶地貌。這些形態各異的岩溶地貌,加之高原上多彩多姿的少數民族風情,使雲貴高原具有很多的旅遊勝地。
(二)、四大盆地
我國有四大盆地,由於所處海陸位置和地形條件的不同,它們的特徵存在著巨大的差異。
1、塔里木盆地
位於新疆南部,天山和崑崙山之間。這是我國面積最大的盆地。主要特徵是:內部沙漠廣布,我國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瑪干大沙漠,面積有30多萬平方千米;周邊山前地區多綠洲,是重要的農耕區。
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曾經被稱為是死亡之海,不可逾越,但是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來征服它,這種向大自然挑戰、帶有探險性質的旅遊活動,越來越頻繁。大漠風光和綠洲田園,也越來越成為人們返璞歸真的一種嚮往。
2、準噶爾盆地
位於新疆北部,天山和阿爾泰山之間。這是我國面積第二大的盆地。主要特徵是:有較大面積的沙漠,多為半流動的性質;典型的風蝕地貌廣布。北疆的烏爾和,因其典型的雅丹地貌,成為遠近聞名的 「魔鬼城」。
3、柴達木盆地
位於青藏高原北部,青海省境內。是我國海拔最高的盆地。歷史上這裡曾經是個大鹹水湖,後來隨著地勢的抬升,高原變得越來越乾旱,大鹹水湖就變成了大幹鹽湖。
柴達木盆地有「聚寶盆」的美稱。因為它蘊含有大量的鹽類,被稱為「萬丈鹽橋」。同時還蘊涵有大量的煤炭、 石油、 鉀鹽和鉛鋅礦等礦產。
4、四川盆地
位於四川省東部和重慶市的西部。這是我國最大的外流盆地,也是我國最富饒的盆地。主要特徵是:天府之國,物產富饒;長江幹流穿過,支流眾多,水熱資源豐富;名山秀水,加上大量的人文旅遊資源。因此四川盆地是我國旅遊業最發達的盆地。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整理
(三)、三大平原
我國有三大平原,分別是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它們都位於我國地勢的第三階梯。由於面積廣大,開發歷史悠久,城鄉經濟繁榮,是我國自然旅遊資源和人文旅遊資源最豐富的地區。
1、東北平原
在我國東北,跨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主要特徵是:是我國最大的平原,由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遼河平原組成;地處溫帶地區,冬季有積雪覆蓋的北國風光;廣泛分布有肥沃的黑土,是我國春小麥、高粱、玉米和大豆的主要產區。
2、華北平原
位於我國華北地區,北鄰燕山,南到淮河,西側是太行山,東鄰黃、渤二海。包括冀、魯、豫三省大部和京津平原地區,蘇、皖兩省一小部分。主要特徵是:是我國第二大平原,由黃河、海河和淮河沖積而成;是我國最重要的棉麥產區。
3、長江中下游平原
位於巫山以東,分布於長江干支流兩岸地區。包括鄂、湘、贛、皖、蘇、浙的一部分和上海市的全部。
主要特徵是:位於亞熱帶濕潤地區,山水秀麗;湖泊眾多,河網密布,有「水鄉澤國」之稱;盛產水稻和淡水魚類,是我國的魚米之鄉。
在我國東部階梯上,還分布著我國的三大丘陵。它們是東南丘陵、山東丘陵和遼東丘陵。三大丘陵中海拔較高、植被覆蓋良好、人文景觀豐富的一些山地,往往成為名山。
三大丘陵是我國名山最集中的地方。像東南丘陵中的黃山、 廬山、九華山、雁盪山、武夷山、衡山、張家界等等;山東丘陵中的泰山、嶗山等;遼東丘陵中的千山等。
5G備考資源,隨問隨答,專題設計,優質課件,請掃碼加入知識星球
推薦關注防失聯純地理知識公眾號——譚老師講地理
註:本文由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自各地理公眾號等,一併致謝!若引用不當可以隨時文末留言聯繫註明來源或刪除,歡迎大家標註來源轉載、文末點擊分享、收藏、點贊、在看就是我們更新的動力!點擊閱讀原文,獲取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