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果因形似人體器官膀胱而得名。
龔學敏
娘子尖,是我小時候最喜歡的干野菜。這似乎是離我最遠的一種野菜,因為從未見過它鮮活的樣子。都是住山上或鄉下的親戚到縣裡來趕場時,用背網子——一種布做的背包里裝著,來走人戶時送的。
壹
亦喬亦灌,長在海拔2700米以上
每年回九寨溝縣裡過年,或多或少,我都要與一起長大的同學聚聚。很多已成爺爺輩,說是找個時間專門聚,多是鑼齊鼓不齊,各忙各的,不容易。在一起時,聊小時候的故事和飲食是必然。前年回去,幾個初中同學聊來聊去,聊到娘子尖。其中一位,早前一直在縣林業局工作,後來當過鄉黨委書記,還是我的長輩,從我奶奶這邊算,屬頂親的親戚。他說專門查過,是一個怪怪的名字:省沽油科,膀胱果。這個名字和現實的野菜完全無法想像到一起。如果改名叫做膀胱果,山里人會不會害羞地不吃,也難說。但凡野菜皆有藥性,或多或少而已。如果現在叫做膀胱果,說是利尿,降三高,高價賣給城裡人,可不可能?也沒聽說有人試過。
晾乾的娘子尖用水發開來,可以明顯看出來自樹梢,莖細,葉小,能看出從剛發芽的樹尖採下的形狀。百度一下,難怪,此野菜亦喬亦灌,生在海拔2700米以上,常人自然見不到它的鮮活模樣。
九寨溝縣名是1998年改過來的,過去叫南坪縣。說是歷史上在安樂鄉下安樂村曾建城,設水扶州,後城毀,另選城址於水扶州之南,故稱南坪。縣名改為九寨溝後,將縣城所在地改為南坪鎮,算是延續歷史,極好。外地的遊人都說九寨溝海拔高,這是實情,不過指的是景區。而縣城,海拔只有1500米,算不得高。住在縣城的人,一般不會專門到2700米以上的高海拔處去采娘子尖。這食材,多是高山上居住的農人,春天裡樹枝發芽的時候,趁嫩採摘下來,晾乾,等到冬天才吃。那些年,一是不准買賣,二是不值錢。農閒時收拾些,到山下走人戶時送人,像是現在的伴手禮。
貳
什麼是天底下「最好吃的」
娘子尖刮油,沒陳年的肥的老臘肉相佐,一般人家是不會吃的。
我記得這東西老鼠都不吃。乾乾的,抓一把在手中,一捏,簌簌地響。干透的莖,雖細,也扎得人生疼。平日裡就隨便放在樓上的木樓板上。外面被風刮進來的灰塵,房子裡煙火味產生的揚塵,亂七八糟,裹來裹去,臨吃時,總要費些水。在盆里,先用清水把面上的塵埃透幾道。最後一道水清亮時,就那樣泡著。直到葉子舒展,扎手的細莖嫩得比春天才摘下來時還嫩。因為晾乾時汆過水的緣故,不用掐,一捻便斷。雙手將野菜攏在一起,用力捏,菜糰子一樣,就等著下鍋。
過年的時間大把大把的,不像平日裡,即使不忙,時間也被切得雞零狗碎,與人擺個閒龍門陣都抽不出空來。吃了午飯,其他人該忙的忙,我和弟弟在自家樓頂邊曬太陽邊有一句沒一句地說些小時候的事。他說,小時候,他和兩個年齡相仿的老表爭論這世上最好吃的是什麼。一個說,是豆筋。那時的豆筋雖在供銷社、百貨公司有賣,一般人家絕沒閒錢去買,買來也不會做。另一個小老表則講,最好吃的就是娘子尖和著豆豉一起蒸臘肉,菜吃完後,油水用來泡乾飯是天底下最好吃的。
娘子尖的吃法一般也就兩種。一種是和羊蕨一樣,伙著臘肉骨頭一起煮。成都人活得精緻,只是將豬的排骨做臘肉。山里人則將殺年豬當時沒吃了的骨頭,全部腌了,一桿子掛在灶頭。頭年底做的臘肉骨頭,熏至春來,娘子尖發芽,山民摘下來,晾乾後,再從海拔2700米以上的地方背到城裡,再生些若干故事出來。待到吃時,已是下半年,人自然饞得很了。臘肉骨頭煮得差不多時,鍋里的湯沸著,面上一層黃中帶黑的油。油下的湯白白的,洗凈的娘子尖放進這湯中,不多時,便好。嫩,細,臘肉濃烈的煙燻味和陳年的肉香,終是遮掩不了這極高極寒處來的清純。中國人講究相生相剋,此處即是絕配。煮時,頂多抓一把自家房前屋後花椒樹上摘下的花椒,或是添一點鹽。剁過的骨頭,大小適中,和著娘子尖,直接一人一碗。這種吃法在縣城不曾有過,縣城的人家,或一大碗,或一小盆,放到桌子中間,一家人圍著,各自端一碗飯埋著頭吃自己的就是。縣城的人貌似斯文,卻少了大快朵頤的粗放。
叄
娘子尖蒸的臘肉燒白讓人饞
娘子尖的另一種吃法是用來蒸燒白,燒白一詞屬於典型的四川話。這在九寨溝的老飲食中直接用四川話來命名的,不多。乾的娘子尖,不煮,只是用水洗凈,溫水發好便是。半肥瘦的臘肉煮熟,一片片切好,整齊地鋪在蒸碗里,裝上擠乾了水分的娘子尖,加些自己做的豆豉,然後,交給大火便是。如果是酒席,這道菜必是居中。在家裡便自然多了,肉和菜用不著多表,單就碗底里剩下的油水,拌上些飯,和勻了,就這般吃下,唯一配得上的一個詞便是:盪氣迴腸。舊的和新的,生活困難時期對油葷渴求的緊迫與山野之間鮮活靈動俯視萬物的自然,構成了生命的美妙,生活的美好。
直到現在,娘子尖蒸的臘肉燒白,依舊是老飲食中最讓人饞的。從煮臘肉開始,到完成整個烹飪過程。中間有一個幾乎不能少的環節,就是切煮好的臘肉時,總會先吃一兩片肥瘦相間、口感最佳的臘肉。從小時候記得事起,先是奶奶切給我吃。後來,母親也切給我和弟弟。現在,家裡偶爾也蒸,妻子切臘肉時,總會在廚房裡朝我大喊大叫,快來嘗一片。有時,我會說,不嘗了。她便說,嘗嘗鹽咸不咸,我好加佐料。說到佐料,現在加得多了,生抽、老抽、雞精、味精、蚝油。不過,這個菜的霸道之處在於看你怎麼加,臘肉中浸出的油膩,和娘子尖的清香始終把持著這道菜的品質。
不同的是,這些年早已不吃碗底留下的油了。不僅是我,很多人都不吃,減肥已是多數人對自己的要求。一個人一旦開始減肥,美食對他也就沒多大意思了。
名詞解釋
膀胱果,省沽油科省沽油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花為傘房花序狀,花白色或粉紅色,葉後開放;果為蒴果梨形膨大,基部窄,頂平截;花期4-5月,果期8-9月。膀胱果因像人體的器官膀胱而得名。
膀胱果分布於陝西、甘肅、河南、湖南、湖北、廣西、廣東、貴州、四川、西藏東部等地。花及嫩葉富含益於人體健康的胺基酸和豐富的維生素,營養價值很高,是無污染綠色食品。其種子可以榨工業用油,供製肥皂、油漆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