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電獨家」綜合編輯;來源:中國播音主持網、央視網、細品名人等
在播音與主持專業上,有這麼一批人,他們並非專業出身,但他們依舊成為了播音主持行業的「領頭羊」、佼佼者。
「所愛隔山海,山海皆可平。」這一詩句出自北大學子的《山木詩詞全集》,原義是:「愛的人與我相隔高山大海,是我總不能越過的山海,但為了這份愛,我也可以乘船橫渡;山道再險,我也可以尋路穿行。」這句話本指愛情,但放在專業上也未嘗不可。
在播音與主持專業上,有這麼一批人,他們並非專業出身,但他們依舊成為了播音主持行業的「領頭羊」、佼佼者。
倪萍曾是央視春晚絕對的「台柱子」。
其實倪萍最初是一位演員。1983年,倪萍就被定為國家二級演員。
而在那個年代,電視剛剛興起,能上電視、出現在鏡頭前的主持人少之又少,在這個節骨眼上,倪萍選擇走上了主持人的道路。
倪萍在1990年進入中國中央電視台,先後主持了13屆春節聯歡晚會,成為一代又一代人的春晚記憶。
主持過多檔晚會的 曹可凡,人們熟悉的身份是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電視節目主持人、同濟大學客座教授,還偶爾客串一些影視角色。
但實際上,曹可凡著實是學霸一枚——他畢業於上海第二醫科大學(現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獲碩士學位。
2003年開始,曹可凡主持上海電視台文化名人訪談類欄目《可凡傾聽》。
如今,已經59歲的曹可凡並沒有想到「退休」,去年不僅連續參加東方衛視的跨年晚會、主持人歌唱比賽,還參與了東方衛視春晚的錄製工作。據他自己表示, 一直工作了15天都沒有休息。
除此之外,曹可凡還開了一檔有關閱讀經典文本的節目《斯文江南》。2022年3月,這個節目被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列入2022年廣播電視重點節目名單,屬於「賡續中華魂」主題。
近來,在上海抗疫期間,曹可凡不僅閱讀、記筆記,還通過網絡和文字記錄了疫情中的點滴小事,感嘆人性的光芒,並鼓勵大家「我們要跑贏它」!
你可能是第一次看到這個名字,其實喜歡看財經類節目的人對於這個名字或許並不陌生—— 姚雪松是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一名優秀的財經類節目主持人。
最初,姚雪松就讀於華北電力大學機械系,算得上一位光榮的工人。在成為一名主持人之前,他干過國營電廠技術員,當過電台主播。
而當一位工人其實並不是姚雪松的夢想,他熱愛播音,在沒有系統學習播音主持的情況下,他憑藉自己的不懈努力和過硬的實力進入了電台。
成為主播後,姚雪松心裡一直潛藏著一個願望,他想更系統地學習電視方面的專業。1995年,他得以到中國傳媒大學繼續深造。其實,這是一個艱難的選擇,因為當時的姚雪松年紀已經不小了。
生活從不辜負真正努力之人,在姚雪松的不斷耕耘下,他成為了一名優秀的主持人。
在考入廈門電視台之前,畢業於福建師範大學外國語言文學系的 陳偉鴻是一名英語老師。2000年,他從廈門大學新聞傳播系畢業後加入中央電視台。
除了對教師夢的追逐,對於廣播、電視主持的喜愛一直是陳偉鴻難以割捨的情愫。
一口標準流利的普通話是對主持人最基本的要求。作為一名典型的閩南人,要練就一口標準的普通話,捲舌音是一大死穴。
這一關一定要過。為此,上大學期間,每次校園節目播出的前一天晚上,陳偉鴻都會拿著第二天要播的稿子,遇到讀不準的字,他就查閱《新華字典》,一字一句,努力去掉閩南腔。
從一名老師走到《對話》節目的現場,陳偉鴻走了整整10年的時間。
「經常是從23:00就開始昏昏沉沉,然後被雲山霧罩的煙味嗆醒,呷一口已經冷掉的咖啡,繼續和策劃以及編導們紅著眼睛打磨文案。」這是他在自傳《驚鴻一瞥》中記錄下的一幕。
陳偉鴻有著專業、內斂、睿智、平和的主持風格,一直以來深受大家的喜愛。
他曾說:「選擇《對話》,是為了彼此印證。飛鴻已去,唯有生命之痕永存。」
本科學新聞專業的 白岩松1989年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廣播報》工作。
1993年,白岩松參與創辦《東方時空》,主持《東方之子》等欄目,2018年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白岩松以其新聞評論上獨到的觀點和犀利的語言,在電視螢屏上得到了觀眾的認可和喜愛。
鄭麗畢業於齊齊哈爾大學師範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大學期間,她每年都參加齊齊哈爾市的講課大比武,多次取得第一名。 2020年9月24日,鄭麗開始擔任總台《新聞聯播》主播。
1997年秋天,鄭麗進入黑龍江電視台擔任主持人,主持新聞資訊節目《新聞夜航》。 鄭麗播新聞沒有學院派的窠臼,語氣輕鬆活潑,以說新聞的方式講述身邊發生的事,受到觀眾的高度好評。
2002年,中央電視台《午夜新聞》欄目在全國招聘主持人,鄭麗趕往央視考試。經層層選拔,鄭麗幸運地被錄取了。
鄭麗主持過總台的《朝聞天下》《新聞30分》《新聞直播間》《共同關注》《午夜新聞》《新聞社區》等多檔新聞資訊節目。
播報《共同關注》時,鄭麗主要播的是民生新聞,可以採用說新聞的方式。
主持《朝聞天下》《新聞30分》時,鄭麗又對自己的風格進行了改變,以適應欄目的定位。
除了主持自己的固定欄目,鄭麗還主持過多檔專題報道,比如《直播長江》《日出東方》《兩會有啥事 我們幫你問》《走向復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特別節目》《一年又一年》《戰役情特別報道》等,都表現出很高的職業素養,得到了方方面面的好評。
作為黑龍江人,鄭麗始終關注家鄉的點滴變化,要是播到家鄉的新聞,她更是倍感親切。2020年疫情期間,她專門為家鄉錄製小視頻,鼓勵家鄉的父老鄉親抗疫。
最初見到 方瓊是在河北電視台娛樂欄目《激情久久》的舞台上,和小朋友們互動時,她親切又溫柔的主持風格打動了觀眾的心。
其實,這與她的專業密不可分。看上去大大咧咧的方瓊為了分擔家計,在初三的時候報考了幼師專業,這看似是無奈之舉,卻為她日後的主持之路奠定了基礎。
《激情九九》後,方瓊又陸續主持了《勇者勝》《快樂方程式》《家政女皇》等30多檔節目,金話筒、華鼎獎、奔馬獎等都攬入囊中,至今仍是河北台的主持一姐。
她於2005年登上中央電視台,擔任《智力快車》節目的主持人,之後又主持過《超市大贏家》《全家總動員》等節目。
方瓊的主持風格自然、具有親和力,甜美的笑容和落落大方的舉止也讓她成功贏得觀眾的認可。她與撒貝寧一樣,是首屆中國播音電視「金聲獎」的擬獲獎主持人之一。
撒貝寧是首屆中國播音電視「金聲獎」的擬獲獎主持人之一,觀眾對他並不陌生。
凡是有撒貝寧的地方就會有歡聲笑語,他說出來的話總是讓人很舒服。最近我們經常能在一些大型節目的主持現場看到撒貝寧的身影,他也逐漸成為這一屆央視主持人中的中流砥柱。
很多人都知道撒貝寧是北京大學畢業的,卻很少有人知道他其實畢業於法律系,或許如果不進入總台成為一位主持人的話,撒貝寧很可能成為一位律師、一位法官。
但他選擇成為一位主持人並熱愛這份職業。很多人說他入錯了行,但他從未放棄,並一直為播音主持事業不斷努力、成長,成為了現在優秀的「小撒老師」。
非科班出身的主持人比科班出身主持少了更多的拘束,又有更多的個人色彩。相對而言,這些都是科班出身主持人很難具備的。
但是非科班只是相對於科班而言的,科班出身主持人在主持節目的界限上對於把握敏感問題要更專業,這是毋庸置疑的。
「英雄不問出處」,無論是否科班出身,只要能帶給觀眾精彩的節目,就是當之無愧的優秀主持人。
「廣電獨家」是廣電業界第一訂閱號,「影視獨家」透視影視熱點,北京中廣傳華影視文化諮詢有限公司運營,長按二維碼可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