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碳、擴綠,山西高質量發展少不了這些環保「成績」

2024-11-03     搜狐城市-忻州

近年來,山西產業發展的「含綠量」越來越高、「含碳量」越來越低。這些生態環境保護成果體現在哪裡?10月31日上午,中共山西省委宣傳部、山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組織召開「推動高質量發展 深化全方位轉型」系列主題第九場新聞發布會,山西省生態環境廳有關負責人介紹推進碳達峰山西行動成果。

作為煤炭資源大省,山西近幾年推動落後產能淘汰退出,以及重點行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改造,所有焦化、水泥、在產長流程鋼鐵企業和在役燃煤機組基本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山西還強化了標準引領,制定實施《重點行業企業碳排放管理體系建設指南》等地方標準,引導重點工業企業樹立綠色低碳發展理念、加強碳排放管控。

「此外,全省充分發揮碳市場對控制和減少碳排放的積極作用,建立碳排放數據質量常態化監管機制,利用碳排放配額管理、初始分配、履約機制,加快推進火電等重點行業節能降碳。」山西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孫煒說,「今年山西共有96家重點排放單位參與碳市場交易,累計成交量達5442.33萬噸、成交額達32.09億元。」

同時,省生態環境廳還建立健全公眾參與機制。孫煒介紹,圍繞衣、食、住、行、用等與公眾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消費領域,山西上線「三晉綠色生活」碳普惠推廣平台,初步構建了政府引導、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碳普惠制度體系,綠色低碳全民行動取得積極成效。「全省已有超過630萬居民參與碳減排,累計減碳量達19.7萬噸。我省『碳普惠機制—三晉綠色生活』先後入選生態環境部2022年綠色低碳典型案例和2024年『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十佳公眾參與案例。」

為了能根據地方特色,實現降碳目的,在山西部分地區,省生態環境廳發揮試點引領帶動作用,推動長治市以及晉中開發區、陽泉高新區等4個產業園區,開展減污降碳協同創新試點;推進太原武宿零碳機場等5個近零碳排放項目建設,積極探索綠色低碳典型做法和近零碳發展模式。

在資金方面,山西深入開展太原市、長治市國家氣候投融資試點,鼓勵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綠色低碳類項目的支持力度。全省金融機構已累計發放碳減排支持工具貸款367.78億元,太原、長治2市共有57個氣候投融資重點項目得到金融機構授信492億元、獲得貸款244億元

下一步,省生態環境廳將有計劃、分步驟落實碳達峰山西行動,逐步擴大碳市場覆蓋範圍,嚴格監管碳市場數據質量,支持溫室氣體自願減排,建立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聚焦我省優勢產業、傳統特色產業、出口產品等,有序推動碳足跡數據報送、規則制定、核算管理、標識認證、信息披露等工作,不斷提升重點產業和產品綠色低碳競爭力。

來源:山西雲媒體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a28e5cf2e93da316e120395596b68aa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