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亞運第四天,這個女人的眼淚火了

2023-09-28     視覺志

原標題:杭州亞運第四天,這個女人的眼淚火了

亞運會開幕式上最感人的一幕出現了。

開幕式上,當敘利亞代表團踏入場館時,全場響起了震耳欲聾的歡呼聲。

手持敘利亞國旗的旗手原本還顯得有些緊張侷促,但感受到大家的熱情之後,馬上明顯放鬆下來。

他奮力揮旗,回應中國人民的歡呼,也向全世界彰顯自己國家的存在。

快要退場時,揮旗手突然停下,向敘利亞總統巴沙爾和總統夫人的方向揮動旗幟,全場響起第二次歡呼聲。

總統和總統夫人微笑鼓掌,總統夫人情不自禁拿起手機拍照。

在這個舞台上,他們或許沒有想過自己可以被溫柔以待,但台下的觀眾,卻毫不吝嗇地把尊重與熱情給予這個苦難深重的國家。

透過螢幕,大家仍能感受到那股溫暖動人的力量,這段視頻很快衝上了熱搜。

但並不是所有人都知道,這一幕究竟意味著什麼,他們從戰火紛飛中來,來得有多不容易。

堅守

本次敘利亞總統、總統夫人來訪華,是乘坐中國國際航空公司的飛機。

敘利亞局勢仍未穩定,為確保巴沙爾總統及其他隨行人員的安全,雙方專門規劃了路線,飛行超過11個小時,途徑約旦、沙特、阿聯等國家,避開了所有可能有安全隱患或敵對態度的國家,最終進入中國領空。

這是巴沙爾12年來行程最遠的一次飛行,也是他時隔19年的再次訪華。

他們剛下飛機,我們就為他們舉行了盛大的歡迎儀式,歡迎這些遠道而來的客人。

我們始終對那個遙遠國度近年來的遭遇深表同情,總統和總統夫人,撐起那個處處凋敝的國家,也讓人深感敬佩。

2011年爆發的敘利亞內戰,已經持續十二年,給這片土地蒙上一層厚重的陰影。

在內戰期間,總統巴沙爾始終穩坐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哪怕是叛軍圍城時期也宣誓「絕不出逃」,在2021年的大選之中,他再次連任,得票率高達95%。

他的夫人阿斯瑪在戰爭之中,幾乎走遍了敘利亞政府軍控制的每一個城市,去過大馬士革的每一個學校和醫院。

她援助過無家可歸的難民,為殘疾的士兵推過輪椅,無論環境多麼危險,人們總能看到她的身影。

他們這麼做,是為了告訴敘利亞的國民乃至於全世界,他們與敘利亞國民同在。

他們不僅是敘利亞政府的領導人和第一夫人,更是千千萬萬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敘利亞人民的希望。

最讓人落淚的是,在最近,巴沙爾和阿斯瑪在杭州參觀靈隱寺期間,有一位遊客誇讚阿斯瑪的美貌:「你好漂亮!」

巴沙爾夫人卻回答:「你們有個美麗的國家。」

話語之中流露出濃濃的羨慕,讓所有聽到的人狠狠共情。

如果沒有戰爭,她的國家或許也會如此漂亮,但她生活了那麼多年的地方,早已飽受摧殘,成了另一番模樣。

凋零的大馬士革玫瑰

這幾年,一種叫做「敘利亞風」的裝修風格,開始在網際網路上悄然流行。

這種風格強調不粉刷牆壁,不貼壁紙,將原始的建築牆體裸露出來,營造出幾分凋零破敗的感覺。

在人們的潛意識中,敘利亞的建築仿佛就和這種風格畫上等號,敘利亞也成為戰亂的代名詞。

但這個「梗」背後,是一個國家痛苦的記憶。

敘利亞如今到處都是倒塌的建築,那是苦難在這個國家身上留下的刻痕。

但有多少人記得敘利亞曾經的輝煌。

它是一個擁有4000年文明的國家,是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發源地,古代「絲綢之路」上的重要城市,中東地區最閃耀的那顆明珠。

各種文明在此交匯,大馬士革老城、布斯拉古城、阿勒頗城堡等,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阿拉伯古書曾經寫道:「人間若有天堂,大馬士革必在其中,天堂若在空中,大馬士革與之齊名。」

但是如今,那些承載著厚重歷史的名勝古蹟,早已在戰火中支離破碎,敘利亞處處都是斷井殘垣,宛如一座鬼城。

據統計,敘利亞有超過290處遺蹟遭到破壞或毀滅,如今這個數字還在不斷變大。

其中,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六大遺址,無一倖免。

位於敘利亞西北部的阿勒頗古城,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中世紀古城。

這裡的商品貿易中心,被認為是世界最古老的市場之一,完整保存了十五六世紀的原貌。

但在大範圍交戰引起的火災下,這裡有五百多家店鋪被燒毀,繁華付之一炬,後人只能看到黝黑的牆壁。

阿勒頗還擁有一座世界上最古老的清真寺之一,始建於8世紀。

但因為戰爭的爆發,那座矗立一千多年的宣禮塔被炸毀,古圖書館被洗劫,清真寺曾經的輝煌被埋葬在廢墟之下。

位於巴米爾拉古城的貝爾神廟,是巴爾米拉古城保存最完好的神廟之一,它是敘利亞人的驕傲,也是敘利亞的名片之一。

但現在,那些精美的裝飾都在戰火中毀滅,即使遊人拿著照片,站在它面前,也認不出它的模樣。

在戰火的摧殘下,敘利亞這朵曾嬌艷奪目的大馬士革玫瑰已經凋零,不復昔日模樣。

田園寥落干戈後

除了古蹟,這十幾年間飽受摧殘的,還有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民。

自從敘利亞內戰爆發以來,反政府武裝力量、政府軍等各方勢力交戰不休,背後還有美國等大國的身影。

慘烈的戰爭,奪走了大量的生命。

根據路透社在2022年的報道,2011年3月以來,估計敘利亞有306887名平民在衝突中喪生,約占其戰前人口的1.5%,平均每天有83人死亡。

圖源:環球時報

衝突與流血,成了這個國家的主色調,街道上處處可見奄奄一息的難民,在夾縫之中艱難求存。

在空襲之中活下來的孩子,只能握緊彼此的雙手,她們仿佛除了彼此什麼都沒有。

她們想不明白,為什麼自己的家被炮彈夷為平地,為什麼想要睡個安穩覺都做不到。

有一個孩子,父母在戰爭中雙雙離去,他就睡在自己父母的墳墓旁。

為了求得一線生機,敘利亞的人民只能離開祖祖輩輩生活的故土,逃離這個國度。

但逃亡路上,也埋伏著重重危險。

2015年9月,一艘前往希臘科斯島的移民船不幸沉沒,敘利亞難民艾蘭·庫爾迪的遺體被衝上海岸。

他只有三歲。

即使幸運活下來的人,也只是掙扎求生,與從前的安穩生活絕緣。

戰爭消耗了大量的資源,摧毀了無數財產,讓全國經濟倒退幾十年,90%的人民生活在貧困線以下。

敘利亞甚至形成了女子交易黑市,一個女人價格從50美元到500美元不等。

戰爭讓大量的耕地變成廢墟,農民變成難民,農業生產中斷,敘利亞的人民連吃飯都成了問題。

根據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的評估,敘利亞目前有1240萬人(占總人口近60%)處於「糧食不安全」狀態。

也就是說,大多數敘利亞人不知道他們的下一頓飯從哪裡來。

在交戰區里,一包白砂糖標價超過100美元,有太多的孩子從出生以來,就不知道糖是什麼滋味。

美國一直在聯合盟友,以敘利亞政府支持恐怖主義為由,對敘利亞實行制裁和封鎖,更是讓人民的生活雪上加霜。

2019年12月,當時的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敘利亞平民保護法案》(又稱《凱撒法案》),制裁內容幾乎覆蓋了與敘利亞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力圖阻止敘利亞食品、能源、基本醫療用品和設備等必需品的進口。

戰爭橫行,經濟凋敝,再加上制裁,極大削弱了敘利亞應對自然災害的能力。

今年2月,土耳其南部靠近敘利亞邊境地區發生強烈地震,最高震級達到7.8級,釀成了一場災難。

這裡飽受戰火摧殘,房屋結構脆弱,更是擴大了地震的危害,無數人民在地震後的廢墟之中等待救援。

但是,由於美歐多國的制裁和封鎖,國際援助的貨運飛機拒絕降落在大馬士革的機場。

沒有搜救犬和探測裝備,救援團隊只能憑藉耳朵辨別是否有呼救聲,以此來確定是否有人在等待救援。

沒有救援設備,敘利亞的民眾只能徒手挖掘廢墟。

紅新月會負責人哈立德·侯布巴提稱:「因為封鎖和制裁,我們甚至沒有派遣救援車隊的足夠燃料。」

承擔這一切無妄之災的,只有無辜的民眾。

為了抵抗寒冷,倖存者只能忍受刺鼻的氣味,燒輪胎取暖。

更令人惋惜的是,一條條鮮活的生命,或許就那麼消逝在震後的廢墟之中。

無數個支離破碎的家庭,無數個在痛苦之中掙扎的平民,無數次的生離死別與絕望,這便是敘利亞近年來經歷的一切。

雨果曾經寫道:「鮮血不是甘露,用它灌溉的土地不會有好收成。」

所以,我們由衷盼望和平早日到來,敘利亞人民能夠走出苦難,回歸往日的平靜生活。

總有一天,大馬士革的玫瑰會在敘利亞再次綻放。

敘利亞藝術家在地震廢墟上畫畫,描繪對未來的希望

參考資料:

1. 《誰偷走了敘利亞的十二年?》 中國新聞網

2. 《敘利亞百姓快餓死了,美軍還在搶他們的糧食......》 中國日報

3. 《血色螺旋:敘利亞內戰十年掠影》 南風窗

4. 《敘利亞的七年:手無寸鐵的平民,這才是你的戰爭》 辣筆小尖椒

5. 《90後敘利亞戰地記者:爆炸的熱浪撲到臉上 戰爭最大的輸家是平民》 北青深一度

6. 《敘利亞「災區中的災區」:運屍車數量遠超救援車》 中國新聞周刊

7. 《還在制裁!比地震更讓敘利亞痛心的是美國的冷血無情……》 共青團中央

8. 《六大世界文化遺址全被毀,戰火中的敘利亞還剩下什麼?》 外灘The Bund

28 / Sep / 2023

監製:視覺志

編輯:離蔭

微博:視覺志

點擊閱讀原文可以來微博找小視玩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a200e2d3d4248242e85bba24e28e4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