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車為何不賣美國:補貼超10萬元,Model 3比凱美瑞還便宜

2023-06-16     SUV大咖

如果是看國產車出口的新聞不難發現,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出口國,國產車出口的地區基本都是歐洲、東南亞、南美。而作為全球第二大汽車保有量的美國,卻很少有中國汽車的身影。

近日,特斯拉在美國傳出了符合稅收補貼的新聞,而比亞迪高管也對這一方案提出批判。大咖從這一串事件中解析,特斯拉在美國有多便宜?為什麼美國鮮有中國車存在?

Model 3補貼超5萬元

在2023年,美國《通脹削減法案》正式實施,其中提到了取消單一車企20萬輛補貼數量上限,因此像特斯拉、通用這類銷量大戶也能享受補貼。此外,最重要的一點是對購買全新和二手新能源車提供最高7500美元和4000美元的稅收抵免,相當於新車補貼5萬多人民幣。

因此諸如特斯拉Model 3,在加利福尼亞州可以享受加州7500美元的州府補貼,並且還能享受7500美元稅收減免政策,相當於綜合補貼超10萬元人民幣。因此Model 3售價將降到25240美元(約合人民幣18萬元),比在當地買一輛凱美瑞都便宜(26320美元)。

當然了,補貼的前提是在北美組裝的新能源車型,而且電池組件以及其中關鍵材料(包括鋰、鎳、鈷等金屬)需來自美國或與美國有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

恰巧中國並不在列,因此美版特斯拉也是放棄使用寧德時代的電池,並且換裝松下或者LG的電池後才符合補貼標準。

比亞迪高管批判新政策

對於比亞迪而言,今年在國內市場依舊沒有對手,今年1-5月的累積銷量依舊超過了百萬輛。而出口方面,比亞迪前5個月出口6.9萬輛,同比增長14.2倍,也是自主品牌中增速最迅猛的品牌。

只不過比亞迪卻並未進入美國市場。近日,王傳福夫人、比亞迪執行副總裁李柯在接受彭博採訪時批評了美國的新氣候法案《通脹削減法案》,認為這會提高美國消費者購買電動汽車的成本,使比亞迪在美國乘用車市場的運營成本過高。

並且李柯還非常明確地表示:「美國市場不在我們目前的考慮範圍之內」。 目前比亞迪更多考慮的是墨西哥、智利和泰國等市場的增長計劃。

如今在美國境內銷售的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其實是部分經銷商通過非常規途徑進口的,數量非常少,而且價格也遠超國內售價。

國產車為什麼不賣去美國

有不少人覺得如今國產車的競爭力已經夠強了,為什麼不能賣到美國去,好比特斯拉在國內一般,收割美國市場。

這就不得不提及美國的關稅政策,目前美國政府對中國汽車徵收的稅率為27.5%,遠高於對歐盟徵收的10%。因此如果國產車進入美國,首先在價格方面就要吃大虧。

從比亞迪在海外市場的價格也不難看出,比亞迪ATTO 3(國內為元PLUS)在德國的售價為3.8萬歐元,而德國的進口車關稅為25%。

因此如果比亞迪ATTO 3放在美國,價格預計將在4萬美元左右,價格遠比補貼後25240美元高,其它國產車也同理,放在美國絲毫沒有價格優勢,因此也沒有經銷商願意引進代理國產品牌。

當然了,另外一種方法則是在美國建廠避免高額關稅,比亞迪目前在美國也有製造工廠,但該工廠只生產比亞迪大巴,而比亞迪已占據美國純電動大巴80%以上的市場份額。

此前比亞迪計劃斥資24億美元在美國科羅拉多州建設一座大型電池工廠,但由於受到美方的反對和限制,該項目被迫暫停。由於投資太大,而且美國對新能源車的接受程度較低,以及美國政府的阻擾,因此國產品牌想在美國建廠並不容易。

而相比之下,其它海外市場的目前的准入門檻則低得多,因此我們也見到了長城俄羅斯、泰國、俄羅斯工廠;奇瑞巴西、俄羅斯工廠;比亞迪泰國工廠;上汽泰國、印尼、印度、巴基斯坦四個生產基地等。

大咖總結

特斯拉在5月份中賣出了77695輛,只排在比亞迪之後,位居第二,而這也得益於特斯拉在國內建廠降低成本和價格。相比之下,國產品牌目前在海外市場的銷量同樣突飛猛進,只不過由於各種原因,國產車在短時間內很難攻入美國市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a15d0209ad5c4803b965b1b45c616ba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