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子彈怕銀彈,說說民國風雲派系西北軍到底是怎麼垮掉的

2024-01-15     八月未完

原標題:不怕子彈怕銀彈,說說民國風雲派系西北軍到底是怎麼垮掉的

1930年10月28日,西北軍話事人馮玉祥發了一條電報,@了所有能夠@的人,內容就是我不幹了,我下野,國內這幫人愛咋咋地吧,西北軍我不管了,各位大人看著辦。

於是乎,曾經在中國近代史上叱吒風雲的西北軍就此瓦解,所屬將領自謀出路,有的人投了老蔣,有的人被少帥收編,有的人自立門戶,有的人成了瘋狗到處咬人。

西北軍到底出了什麼事突然一下全線潰敗,最後連部隊都被肢解了呢?

這個自然和當時奉軍入關是離不開的,但是這個不能都把原因放在少帥身上,其實在那個時候,西北軍已經是個爛攤子了。

軍閥衝突,缺少政治頭腦

作為反蔣集團的最大一塊地方勢力,西北軍也算是將星如雲,拿出來一個都是很有影響力的人物,有人在抗戰期間當上了戰區司令長官,有人是省主席,很大部分將領都是集團軍司令。

所以西北軍悍將多,自然戰鬥力也是可以的,但是和當時晉軍以及桂系相比,西北軍其實就是一個泥足巨人,看著大,但是毛病多,戰爭打的是人情世故啊,不是打打殺殺,基本上軍閥混戰玩的都是政治,都這麼鬥法,斗不下去了就開打。

可是老馮他不懂這個,老蔣在中原大戰玩政治的時候,老馮正提著刀在隴海線上砍了三天三夜。

其實西北軍瓦解的原因就是在這裡,除了外力原因之外,真正的根源還得從自身內部原因來找。

1928年的中國非常的有意思,有點像東漢末年,除去西南軍閥,整個中國其實上是「五國演義」,在北伐結束後,2月召開黨內二屆四中全會,蔣、馮、閻、李四家坐在一起形式上「統一」,粵軍這時候式微,先不說。關外還有一家奉軍,這就是實力最大的五家。

除去關外老張家,在四家新軍閥中,就是北伐軍的四個集團軍,老馮和閻長官都是第2和第3集團軍司令。

老馮可謂是北方一霸,以第2集團軍總司令兼開封政治分會主席,掌握陝西、甘肅、山東、河南四省地盤,擁兵42萬,都可以與老蔣比肩了,閻長官的晉軍與李宗仁的桂系兵力兩派加起來也就是老馮兵力這麼多。

就這5家每個人都想「匡扶漢室」啊,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是最正義最為人民服務的。

那個年代道理都只在部隊人數和大炮射程的範圍內,除了這個標準,連地球是不是圓的都有待重新定義,所以老蔣這時候是形式上「統一」北方,其實還是各自為政,人都不聽你的也沒有辦法。

而且,老馮是當「倒爺」這麼來回倒戈發家的,就這個前科讓老蔣對老馮這個「二路天王」真的是實在不放心。老蔣知道倆人在北伐前拜把子義結金蘭只是自己的江湖手段拉攏人心的一種,實際上這倆人從真實情況來看,之前都對自己的結拜兄弟下手是毫不留情的。

雞賊的老蔣

所以這個時候老蔣就開始搞事情,首先就從老馮下手,搞定他,那麼北方的麻煩就可以減少一大塊。老蔣很雞賊,首先就是對待閻長官就比較好。

當時西北軍大將鹿鍾麟、韓復榘進入河北和京津地區,這下終於有了比較富裕的地盤了,西北軍窮怕了,就是想弄個出海口,不用總是擠在西北那個地方了,總算是又回來了。

但是老蔣抬出來了閻長官,說閻長官地盤太小了,你老馮都有四省地盤了,就給閻長官一條活路吧,另外京津地區都是外國人,閻長官圓滑世故,可以玩的轉,你老馮智商情商都不夠,動不動就砍他丫的,不太適合主政京津。

隨即,閻老西被任命為京津衛戍司令,老馮的部隊可以駐紮在北京南苑,但是,不能進入北京城。

老馮當然是怒了,一下子讓部隊去了山東河南,自己氣呼呼地去了新鄉。

解決完地盤,剩下的就是解決軍隊。

1928年7月6日,老蔣又在北京主持編遣座談會,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老蔣這下可謂是殺人誅心,會議出台的《軍事善後案》和《軍事整理案》讓這三家軍閥根本無法接受,會場上就直接談崩了。

當時全國有84個軍,272個師,共220萬人,何應欽提出,軍委會希望全國軍隊能夠所見到80個師,120萬人,軍費開支控制在經濟收入的60%。這裡面是不包括北洋軍閥里的奉軍的。

這四個集團軍表示可以參加整編,但是都是換湯不換藥,把軍都變成了師,這個事是老蔣帶頭的,各路軍閥紛紛效仿,老蔣在1945年也是如出一轍,把軍變成了整編師。

一個月後老蔣又在南京召開黨內二屆五全大會,強行通過《軍事整理案》。

這裡面老馮時吃虧的,雖然按照比例他的部隊還是很可觀的,但是他是受傷最大的,老馮當然不買老蔣的帳,當時全國輿論都在老蔣手裡,全國各路媒體大喊「裁軍建國」,老馮又是行政院副院長兼軍政部長,這裡面就看出來老蔣的雞賊,你不是軍政部部長嘛,你在這個位置上卻不響應部隊整編,什麼意思?這就給老馮實實在在地挖了一個坑,老馮又不懂政治,直接跳了進去。

沒辦法,這些軍閥只得在南京等著部隊編遣。

第一次倒蔣

所以這個時候矛盾已經非常地凸顯了,因為地盤等原因,1929年3月桂系首先發難,蔣桂戰爭爆發,但是老蔣根本不怕桂系,收拾完桂系後就開始收拾西北軍,免了西北軍大將孫良誠的山東省主席,這就把西北軍勢力排擠出了山東。

老馮一看地圖,有點傻眼,自己的地盤一下子成了一字長蛇陣,軍隊都在山東、河南、陝西和甘肅等地,南邊是老蔣,北邊是閻老西,南北一壓,這就能喝蛇羹湯了。

於是他撤出山東與河南,然後在1929年5月召開華陰軍事會議,決定打倒蔣介石。

16日,西北軍擁護老馮為護黨救國軍「北路司令」。

老蔣一看這個陣勢,嘿嘿一笑,先是在湖北和山東擺下36萬的部隊壯聲勢,隨後拿出鈔票作為武器直接收買韓復榘、石友三、楊將軍虎城、馬鴻逵等人叛馮投蔣。

其實就沒怎麼打仗,都是玩的政治,老馮一下子就敗了。

5月23日,老馮被永遠開除出國民黨,然後老蔣要求老馮下野。老馮一看,只能以退為進,我下野,去山上讀書好了。

閻長官這個時候應該是達到了人生的頂峰,6月24日閻老西已經是全權掌管華北軍政大權,而且還是西北宣慰使。

宣慰誰?在陝西一肚子不滿的西北軍。

老馮當然不滿閻老西的安撫,這時候他的醋吃的可比閻長官多,得想招啊,走政治路線吧,老蔣肯定也想幹掉閻老西,只是沒到時候。

老馮就讓宋哲元等人繞過閻老西去和老蔣談判,表示願意接受老蔣的指揮,只要你給我軍餉,閻老西太摳了,就給我一百塊錢。

老蔣一看,嗯,這是服了,於是派出於右任、賀耀組赴西北進行宣慰和點編,還委任鹿鍾麟為軍政部長,熊斌為陸軍署長。

怎麼樣,面子夠大吧,不得不說,老蔣真的是太雞賊了。

閻老西是大忽悠

1929年8月1日,第二次軍隊編遣會議召開,要求各派系軍隊壓縮成7到9個師,但是部隊總數由原來扯皮確定的50個師增加到了68個師。老蔣這次是準備一家獨大,這一下,閻長官就不樂意了。

為了試探老蔣,閻老西辭職了,回到山西決定找老馮反蔣。

其實這個時候閻長官就是個大忽悠,他不過是為了反蔣借西北軍壯大聲勢,但是和老馮說成功了二人以後平分天下,這話劉邦和項羽說過,陳勝對吳廣也說過,結果呢?

但是老馮不會玩政治啊,他接受了閻老西的道歉,表示兩人冰釋前嫌,還一起遊覽五台山秀恩愛。

隨後老馮就這麼被老西一忽悠,蔣馮再次爆發戰爭,老馮在軟禁地點設了一部電台遙控指揮西北軍,但是老西卻按兵不動,因為收了老蔣錢了,老蔣給晉軍發了協餉讓他按兵不動。

這裡面西北軍大將宋哲元和孫良誠倆人又不和,打了不到兩個月,西北軍大敗,退守潼關。

所以啊,人情世故啊,不玩這個怎麼能贏?

政治玩不明白,經濟上也不行,老蔣身後是江浙財閥和英美利益啊,老馮除了能代表他自己,別人誰都代表不了,所以西北軍垮掉就是時間問題,另外,找閻老西這種大忽悠當盟友?

當時西北軍面臨的情況是怎樣的?

老馮孤注一擲,西北軍將領準備自謀出路

1928年豫陝甘大旱,這就已經要了西北軍的半條命,最先爆發旱情的甘肅全省全省78縣有65縣受災,災民超過250萬。隨後就是老家陝西,3月至8月全省無降水,全省92縣中75縣遭災。河南從1928年秋季到1929年8月,也是雨水全無,河南全境「大旱遍於百零八縣」。

旱情完了就是饑荒,因為沒錢,只能種鴉片,糧食就更減產了,災民數量是幾百萬,沒有人,沒有錢,沒有糧,這就非常地困難了。

為什麼老馮總是被閻長官忽悠?因為這個時候,西北軍的糧餉其實都是晉軍在供給,吃人嘴短,也是挺難受的。

老蔣那頭就不不同,除了糧餉充足外,兩軍對陣的時候,蔣軍也不玩什麼「來將可留姓名」之類的廢話,直接喊:你們西北軍都要苦死了,快過來吧,我們軍餉都發的是現!大!洋!!!

所以這個時候為什麼老蔣對西北軍將領收買一個成功一個,原因就是當時很多將領不想打了,要麼就是想別的方法打,要打就打大地方,別打窮地方。

在當年的華陰軍事會議上,韓復榘就對老馮的進軍路線表示了否定,意思是咱們都這麼窮了,撤回西北幹嘛,打武漢,打南京。

老馮這人封建大家長,直接就把韓復榘給罵了,你大還是我大?

韓復榘心說,老蔣最大,所以在後來直接就投降老蔣了。韓復榘只是一個例子,從眾多的情況來看,西北軍嫡系部隊當時已經出現了裂痕,準備自謀出路了,這個時候,中原大戰還沒有開始。

當時很多人都對閻長官有這麼一個看法:他是西北軍的一生之敵,而老蔣,只是一時之敵。

為什麼?閻老西這人就是厚黑,就是會做生意,就是懂得生意經,和氣生財是他的人生信條,他可以做到「敵可以化友,有仇那就是不共戴天」,然後這兩句話可以無限反覆循環使用。

而且,晉軍的地盤與西北軍在北方控制區域也是犬牙交錯,晉軍是直接阻擋西北軍的障礙,不打敗晉軍,西北軍只能一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呼吸不到海風。

所以西北軍內部開始醞釀打倒閻錫山。

但是閻長官這時候還是覺得,老蔣不是東西,就是可著我們這幫地方軍閥欺負,這時候老馮還被閻長官軟禁著呢。

1930年2月27日,閻老西再次跑到軟禁老馮的建安村請罪,兩人抱頭痛哭,表示重歸於好,並且扯下彌天笑話:二人準備「同生死,共患難,反蔣到底」。

3月8日,老馮終於從閻老西的籠子裡飛了出來,他像自由翱翔地一隻小鳥一樣快樂地飛回了通關,然後開大會,宣布聯閻討蔣。

所有的西北軍將領和幕僚當時就驚呆了,全部目瞪口呆地站在原地,想著老馮是不是吃了迷魂藥,怎麼就這麼喜歡閻老西。

但是很多人對於老馮還是不敢明著反對,不然又得挨軍棍,其實中原大戰沒開始就結束了,大家都對老馮非常地不滿。

西北軍的大將之一孫良誠會後大罵老馮與晉軍合作是「一點覺悟都沒有」,意思是被賣了第幾次了又得替閻老西數錢。

宋哲元、劉郁芬等將領藉口西北軍需要休整,不想動。

其實這裡面最崩潰的是鹿鍾麟,這老哥當時正在下一盤大棋,就是聯繫韓復榘和石友三,準備讓西北軍聯合老蔣,一起徹底地把閻長官幹掉。這時候他不是軍政部部長嘛,還有點權力的,比如可以增加韓石二人的編制。

他們認為,馮只會打仗,對政治完全外行;閻活像一個錢鋪老闆,只會算小帳,不能成大事;聯閻反蔣縱然在軍事上取得勝利,在政治上也沒有辦法。

可是老馮哪裡還能顧得上這些,作為封建大家長的老馮現在就是被仇恨蒙蔽了雙眼,就是要跟老蔣拼到底,心態已經炸了,就準備梭哈。

所以說,軍閥走不了多遠,就是這麼回事,因為不能暢所欲言,沒有民主集中。

金錢大師張鍅

這時候,有個非常關鍵的人物出現了,這人就是河南賑務會議主席張鍅,是個八面玲瓏的人物,他不是西北軍嫡系,是陝軍出身。他對老馮一意孤行非常地反感,另外在大旱的時候對西北軍為了打老蔣而對老百姓做出來的一些事感到反感。

「旌旗所指,民心惶恐,意若大戰在即,大難將臨,人心如此,公意如何?」

另外老馮和閻老西合作,張鍅的反應是:這什麼玩意啊?

當初張鍅就對老馮進行勸阻,老馮就嫌他事多,然後孫良誠的部隊搶奪難民車輛,張鍅就說能不能管管部隊。

張鍅不是西北軍嫡系,老馮覺得這是抹黑西北軍,所以就要幹掉張鍅。

但是張鍅人緣好啊,有鹿鍾麟相救,這才去了河南萬選才的部隊里。

但是中原大戰後,老馮還是要辦張鍅,西北軍過來打河南的時候,張鍅見萬選才投靠了老馮,直接就跑路了,這是個敏感人物,誰都惦記,被在泰山的馬鴻逵發現後請到了濟南,山東此時是韓復榘的地盤,老蔣知道張鍅在山東後,就準備拉攏張鍅。

而張鍅知道了自己在開封的家被老馮抄了之後,一怒之下徹底投靠了老蔣。

中原大戰雙方打得是難解難分,誰都吃不下誰,所以老蔣知道張鍅這人八面玲瓏,就放下姿態,把張鍅請到徐州,問怎麼樣能把馮閻二人幹掉。

軍事上的事就不說了,這裡就說張鍅給老蔣出了別的什麼主意。

他問老蔣:了解西北軍嘛。

老蔣說:還行。

他又問老蔣:有錢嘛?

老蔣說:有的是。

於是張鍅就說,直接收買依附西北軍的雜牌,然後再瓦解吉鴻昌和梁冠英,最後收買河南的土匪切斷倒蔣聯軍的退路。

為什麼吉鴻昌與梁冠英被張鍅選中,也有較深的歷史原因。

原因就是一個:內部不和。

當年吉的部隊駐在寧夏,老蔣給他「第九路軍」總指揮收買他,他沒有答應,但是這個事被西北軍老將鹿鍾麟、劉郁芬的猜忌上了。

1929年4月吉在潼關自稱「開發西北總指揮」,提出「開發西北反對內戰」,這個就非常的致命,你不跟我們打老蔣,自己這麼玩有意思嗎?

所以孫良誠、劉郁芬和鹿鍾麟都認為吉這個人已經離心離德,將其調往陝西大荔,最後由鹿鍾麟在吉到潼關開會之機將其收押。

但是老馮回來以後,他向老馮辯解,這才重新有了兵權,作戰也是勇猛,但是這個時候,老馮已經不行了,這時候少帥收了老蔣的好處已經入關,還能打嗎?還能打,但是這時候,吉師長因為內部傾軋,還是準備投靠老蔣了。

梁冠英同樣認為西北軍內部紛亂,而且他也是嫡系,1929年10月10日,蔣馮戰爭中孫良誠詐降導致宋哲元後撤,西北軍因此遭受重創。這倆人歷來不對付,一到打仗相互甩鍋。

在老馮回來後這倆人在老馮面前依然甩鍋,推諉扯皮,這些梁冠英都看在眼裡,覺得西北軍已經到了瓦解的界限了,再混下去,沒有出路了,所以他早就和張鍅討論過出路的問題。

看看,堡壘都是從內部開始瓦解的,更何況這時候西北軍還在漏風。

當時的局面就很難受,8月,西北軍在隴海路的攻勢失敗後晉閻長官也認為不能再戰,密令隴海路正面晉綏軍秘密向黃河以北撤退,隴海路左翼的石友三帶頭撤退。

這一下西北軍後路斷絕,加之9月17日楊將軍虎城攻克洛陽附近的龍門,西北軍徹底被圍死在遠離西北腹地的河南絕境。

此時吉師長認為無法再回西北,便派副官王慈博要求張鍅到自己軍中來,「一切唯命是從」。張鍅攜帶40萬軍餉去見吉,策動他「寧負私人,不負國家」。最終張鍅成功說服吉、梁投蔣。

內部還在推諉扯皮

西北軍突然喪失兩支肱骨部隊,這個打擊其實是精神上的,加之張鍅安排豫西土匪在後面玩破襲戰,西北軍在混亂中退入豫北、晉東南,喪失了作戰能力。

不過這就完了嗎?

其實西北軍還是可以回到甘陝老家的,但是宋哲元和劉郁芬倆人又有矛盾,倆人這時候到底是軍閥思想作祟,讓西北軍最後連地盤都給丟了。

當時劉郁芬原為甘肅省主席,宋哲元擔任陝西省主席。但宋哲元開上河南戰場後,馮玉祥讓劉郁芬暫理陝西。

結果宋哲元退回潼關後,老馮讓二人一起守潼關,然後孫連仲馳援,但是平分天下的事情老蔣和老馮都做不到,更別說一個陝西了,劉郁芬不想丟了陝西,就讓舊部孫連仲不要去潼關,直接去西安占領地盤。

宋哲元說能不能讓孫連仲過來換防一下,我休整休整,劉郁芬不答應,就給了宋哲元2000銀圓和200件棉衣,把他當叫花子打發。

宋哲元這時候的心情難以想像,他放棄了潼關去了山西,而楊將軍虎城則占領了潼關,劉郁芬這時候還在想著地盤,等到這部分陝軍殺到西安門口了,劉郁芬只能逃跑。

這一下,西北軍所有的地盤都沒有了,部隊就此肢解接受改編,西北軍從此灰飛煙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a12d579901484d75d0fda31dd12e1f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