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杜聿明之妻在台收到密信後,千方百計回大陸,至死不入台

2024-08-13     八月未完

文|

掘密探索家

編輯|

掘密探索家

1957年從大陸來的一封密信,被送到了一位女人手中,這個女人便是杜聿明的結髮妻子曹秀清。

看完信中內容後,一向穩重曹秀清也忍不住顫抖起來,隨後她便規劃好重返大陸的計劃,甚至不惜「拋棄」台灣的孩子們,千萬百計的回到大陸!並發誓到死也不會再回台灣!

作為國民黨革命軍陸軍中將的家屬,蔣介石心腹的妻子,曹秀清到底經歷什麼?返回大陸後又發生了什麼?

前言

曹秀清出生於1902年,杜聿明出生於1904年,倆人都出生在陝西榆林市米脂縣。

21歲那年,曹秀清嫁給了比自己小兩歲的杜聿明,結婚以後杜聿明思想開朗,並不反對妻子讀書,在丈夫的支持下曹秀清考入陝西女子師範學院。

1924年初,杜聿明畢業後,無意中了解到黃埔軍校,懷著參軍報國,革命才會有出路的理念,報考了黃埔軍校。

而在老家學習中,曹秀清受到了新思想的灌溉,加入了中國共產黨,而遠在黃埔軍校的杜聿明則走上了一條相反的道路。

伴隨著蔣介石把軍、政、黨、三個大權掌握以後,獨占中國的野心也慢慢暴露出來了「四一二革命政變」的爆發,讓本來是國共合作關係走向失敗,蔣介石也開始了捕殺共產黨員的行動。

躁動開始之後,當地共產黨組織得知杜聿明是國民黨高官,為安全著想,暫時讓曹秀清同志脫離共產黨,這也讓曹秀清對蔣介石的印象更加不好。

杜聿明升職之路

無奈之下,曹秀清前往了南京,與分別已久的丈夫重逢。此時的杜聿明已經從一介書生搖身一變,成為了國民政府的軍官。

後來夫妻倆人也迎來他們的孩子,三男三女,而曹秀清也變成了杜聿明的賢內助,相夫教子。

但好景不長,一段時間後,在軍校的號召下,討伐廣州軍閥陳烔明的戰鬥打響了,攻打淡水城時,杜聿明與同學陳賡等人懷著必死的決心參加了教導團組織的敢死隊,從城牆翻進去為大部隊打開城門。

最後打開城門的還是杜、陳二人,他倆打開城門,迎接大部隊殲滅敵人,從而大獲全勝。

北伐戰爭爆發,杜聿明南下歸隊,千辛萬苦抵達南京,後在張治中學生兵團擔任第一營第三連中校連長。

杜聿明在軍校學習優異,順利地從國民黨中央軍校教育班畢業,此時他接到命令去第二十五師任職,但他聽說二十五師長是關麟征後,倆人的關係之前有過衝突,所以向上級推脫了此事,留下來的他便負責培訓指揮機械化作戰,因為成就優異,在任職期間還被頒發了少將軍銜。

抗日戰爭開始,交通汽車隊與裝甲戰車隊合併組成了國民黨第一支路徑裝甲車部隊,國民黨上級委任杜聿明為第一裝甲戰車部隊團長,隨後陸軍裝甲車部隊又擴編成第200師,杜聿明自然而然的擔任師長一職。

12月初,第200師再次擴編為第十一軍,任命杜聿明委任副軍長,杜聿明的職業生涯可謂是一帆風順!

抗日戰爭結束後,蔣介石想要獨占勝利的果實,悍然發動內戰,把槍口轉向了自己人,與共產黨展開戰鬥。

淮海戰役不久後,杜聿明率領的部隊被解放軍俘虜,這個消息對於曹秀清一家來說簡直是晴天霹靂,可蔣介石對此事也是閉口不談,這讓曹秀清更加氣憤。

丈夫被俘

其實蔣介石並沒有無視曹秀清,就在杜聿明被捕的幾天前,蔣介石為了讓杜聿明放下後顧之憂,好在戰區為自己安心征戰,在杜聿明母親生日當天,讓自己兒子蔣經國送了3000美金以及各種補品當做賀禮。

但是在杜聿明的家人眼中,3000美金和補品比起杜聿明的生命根本微不足道。

而如今丈夫被捕,蔣介石的態度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心疼丈夫的曹秀清怒火終於爆發,無法忍耐的她從上海趕到南京,非要找蔣介石問個明白。

曹秀清帶著3000美金和補品來到南京總統府,要向蔣介石表示,自己只要自己的丈夫,不稀罕這三千美金和亂七八糟的補品。

曹秀清一路奔波,好不容易到達總統府後,立刻請求面見蔣總統,她以為看在丈夫的為他買命的征戰的份上,蔣介石說什麼也會見自己一面。

可萬萬沒想到,接下來兩天等來的答覆一直是在召開重要會議,曹秀清怎麼會想不到,蔣介石居然如此狠心,下令直接不接見自己。

等待無果後的曹秀清異常憤怒,直接就在南京總統府大肆哭喊:

「我的丈夫杜聿明是死是活,你們為什麼不營救,他對你忠心耿耿,現在被俘,您卻無動於衷,請您給我一個答案,請蔣總統告訴我!」

曹秀清一直重複地呼喊,頓時圍觀了很多人,交頭接耳的議論發生的事情,警衛怕事情鬧大,影響不好,上前阻止曹秀清。

曹秀清心中的憤怒無處發泄,現在自己的丈夫至今生死不明、了無音訊,而現在丈夫的頂頭上司竟然閉門不見,於是對前來阻止的警衛拳打腳踢,一時間感覺到無助的曹秀清向群眾哭訴:

「杜聿明已經為你們賣了半輩子命了,現在病得都快入土了,你們還讓他去前線打仗,還要讓他給你們賣命,現在他生死不明,為什麼不給我答覆,害我全家不得安寧!」

此事被曹秀清一鬧,在當時的社會可算大事一件,第二天報紙上面已經報道《曹秀清大鬧總統府》事件。

前往台灣

蔣介石見事情要發酵,終於出面發話稱,杜聿明被俘後,國民政府一直在想方設法去營救,但作為高級軍官的家屬,為保護你們的安全,可做專機去台灣,還可提供孩子上學的費用。

隻身一人需要照顧那麼多孩子,曹秀清的眼前一片迷茫,丈夫生死不明,不知道該怎麼辦的曹秀清只能再次相信蔣介石,選擇去往了台灣。

到台灣定居以後的曹秀清一家,並沒有得到相應的安置,門庭沒落,一個人帶著婆婆和五個孩子擠在一個小房間裡面(因為長女在戰爭爆發前出國留學,因此躲過一劫),曹秀清到處找老同學,老同事幫忙說情給孩子找學校,但是丈夫被俘後,已經沒有人願意幫他們了。

好不容易把孩子們安置進學校,不曾想又有人去學校調查曹秀清子女的學籍,學費等問題,緊接著有人造謠說自己的丈夫已經被殺害,要給自己的丈夫立烈士神位,這樣每個月給孩子一定的補助費用。

仍不相信丈夫被殺害的曹秀清,為了自己的孩子可以過上好一點的生活,只能無奈答應此事情。

從這以後他們一家的生活開始逐漸好了起來,直到1956年她的大兒子杜致仁考上了美國哈弗,但是根據曹秀清的家庭條件還無法負擔大兒子在美國讀書的學費。

無奈之下,她只能去台灣銀行進行貸款,但是在大兒子學習的最後一年,台灣銀行卻突然無理由地停止了貸款。

大兒子杜致仁無奈之下從美國給母親寫信,表達自己距離畢業只差三千美金,走投無路的曹秀清想到了蔣介石,為了兒子的學業,她硬著頭皮向蔣介石寫了三千美金的借據報告並說明了原因。

可是蔣介石給出的答案讓曹秀清更加的怨恨,蔣介石雖然同意了,但表示只能借1000美金,而且還要分兩年支付。

曹秀清將好不容易借到的500美金郵寄給兒子後,可誰也想不到大兒子杜致仁竟感覺受到了侮辱,為父親多年的打拚和忠誠感覺不值得,最後不甘受辱,選擇了自殺。

得知此消息的曹秀清,無疑是晴天霹靂,讓她心中對蔣介石的怨徹底變成了恨,埋藏在心中。

此時遠在美國的長女杜致禮得知此消息的杜致禮迫切地想奔赴到母親身邊,為母親分擔壓力。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曹秀清的婆婆,因念子心切,不幸病逝,一向不顧他人、自私自立的國民黨這次卻一反常態,竟然對此婆婆的去世十分重視,這為什麼呢?

態度反轉

原來是因為長女杜致禮已經與物理學界的泰山北斗楊振寧結婚,而蔣介石已經知道了楊振寧在美國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所以一直從側面,在勸說曹秀清前去美國勸說楊振寧返回台灣,為台灣做貢獻。

甚至連蔣介石的妻子宋美齡也放下了身段去看望所謂的烈士家屬,幫助蔣介石勸說曹秀清去美國看望自己的大女兒,並將他們接回台灣,從而達到讓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楊振寧回到台灣,為國民政府做事。

但是這時的曹秀清並不明白,為何一向視她不見的蔣介石和根本沒有和自己說過話宋美齡突然轉變了態度!

而蔣介石不知道的是,此時的杜致禮和楊振寧已經在回國的途中,並準備秘密返回台灣看望自己受盡苦難的母親。

離別數十年的母女終於相見,杜致禮看到母親和弟弟妹妹們的處境,悍然淚下,也為父親半生的忠誠感到不值。

這讓杜致禮產生了留在母親身邊照顧這個家庭的想法,許久未見的母女二人開始向對方講述自己最近發生的事情,曹秀清這才得知自己女兒的丈夫獲得了

諾貝爾物理學獎

曹秀清忽然恍然大悟,婆婆的厚葬和蔣介石夫婦態度的轉變,都是因為自己的大女婿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明白過來的曹秀清對國民黨,對蔣介石最後一點幻想徹底破滅,並讓女兒帶著丈夫立即返回美國或者大陸,不能向蔣介石這樣的人賣命,她的父親就是最好的教訓,女兒也明白了母親的想法,杜致禮夫婦幾日後便秘密返回美國。

神秘來信

在大女兒夫妻二人返回美國不久,一封密信從大陸到美國,又從美國到台灣,幾經輾轉到了曹秀清手中,當看到信上有來自大陸的信息,使她激動不已,用已經滄桑的雙手打開信封。

信中大女兒說,那位失蹤已久的故人找到了,並通過我和你取得聯繫。

這段話讓曹秀清心中的想法更加堅定,一定是他!除了他自己在大陸那還有什麼故人?一定是被俘多年了無音訊的丈夫,他還活著,自己等的這一刻終於到來了。

接打開下面的一封信,看到那熟悉的筆記,曹秀清的淚水已經從眼眶流出,但是多年的磨難讓她不敢大聲哭泣,信上說,杜聿明當年被俘後,一直在改造,這個期間讓他認識的到了共產黨的偉大。

1959年12月4日時,自覺作惡多端的他,竟然被中央政府特釋,如今已經開始了新的生活,他希望妻子能從台灣來到大陸,共同生活。

曹秀清看完以後迅速冷靜了下來,一個返回大陸的計劃在心頭誕生。

幾天後,蔣介石夫婦再次來到家中,勸說曹秀清到美國看望自己的大女兒,並把她們夫妻二人帶回台灣。

一心想返回大陸的曹秀清並沒有拒絕,只是對蔣介石闡述了杜致禮夫妻沒有來過台灣,台灣的情況她們不了解,我去了以後可以向她們介紹一下台灣,並勸她們回來。

而後曹秀清滿懷疑問的向蔣總統問道?為什麼一定要杜致禮夫妻二人返回台灣,蔣介石還真的向曹秀清解釋,楊振寧在美國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讓她去美國憑著岳母的身份把他帶回台灣,要楊振寧為蔣介石效勞。

曹秀清聽完後後,表達自己願意去美國勸說楊振宇夫妻回到台灣,但是自己有一個條件,她帶著自己的孩子一起去美國!

此話一出,頓時讓哈哈笑的蔣介石沒有了聲音,宋美齡見狀趕緊在旁邊附和,孩子們都還太小,還要上學,加上路途遠,讓曹秀清放心,會安排人照顧孩子們的生活,讓她不用擔心,婉拒了曹秀清的這個條件。

曹秀清心中清楚蔣介石夫婦是想通過孩子從而約束自己,曹秀清沉默了一會,心中下定決心獨身前往美國,也答應了蔣介石夫婦的要求。

回國之路

曹秀清前往美國與大女兒相見,並開始了通過女婿楊振寧的條件返回大陸的打算,但是依然放心不下在台灣的孩子,所以一邊和國民黨拖延時間,一邊等待回歸大陸的機會。

因為楊振寧的原因,蔣介石也不敢對四個孩子做什麼過分的時間,只是加以囚禁不得離開台灣。

不久以後,遠在台灣的孩子已經成年,曹秀清感覺到這是返回大陸的最好時機,開始了多年回歸大陸的計劃,在女婿楊振寧的安排下,從瑞士在轉到日內瓦,聯繫到了中國駐日內瓦的外交人員,幾經輾轉後,曹秀清終於在北京見到了分別14年的丈夫杜聿明。

時隔多年,杜聿明的一身疾病已經被共產黨治療得好了很多,但是杜聿明看到在台灣生活多年的妻子已經白髮蒼蒼,眼眶中的淚水止不住的流下來。

杜聿明哭泣著說道:「這麼多年以來辛苦你了,是我當初的自私走錯了一條錯路,連累了你了。」

倆人安靜下來以後杜聿明向妻子描述了自己在北京的生活,同時也得到了共產黨的重用,不僅提高了自己在共產黨組織中的地位,還會被邀請去參加重要會議所。

幾天後周總理也親自來慰問,曹秀清向周總理講述了在台灣的遭遇,周總理表示同情,也希望他們為社會建設出力。

不久後杜聿明也順利成功當選了第五屆人大代表和第五屆全國政協常委,為黨做出了巨大貢獻,但是此時的杜聿明已經時間不多了,多年的征戰讓他的身體已經不堪。

他臨終前只有一個心愿,於是他便向蔣介石發送電報,要求見孩子最後一面,卻遭到了蔣介石的兒子蔣經國的拒絕。

五月初,杜聿明已經到了知道自己到了最後時刻,便給妻子留下遺言,「告訴妻子哪裡都不要去,就留在大陸,共產黨和中央政府一定會照顧我們的」。

杜聿明逝世後,中央政府也提到「杜聿明同志後半生為人民的革命做出了巨大貢獻」。

結語

1982年,遠在台灣的四個孩子前往大陸勸說母親返回台灣安享晚年,曹秀清總算是見到了二十多年未見的兒女,一家人相擁哭泣。

在交談過程中,曹秀清果斷拒絕了子女的想法,對著子女說道:「我不能離開大陸,你們父親留下遺言要我為大陸做貢獻,我也立誓,誓死不回台灣」。

1984年曹秀清離世,臨終前給子女留下遺言:」我和你們父親一生走過很多彎路,我們都走了,你們一定要牢記我們的遺囑,積極為了兩岸的和平統一做出貢獻」。

回首杜聿明半生戎馬,卻因站錯了隊給家庭帶來了沉重的影響,但是在抗日戰爭中率領部隊參加桂南會戰,指揮200師在崑崙關取得大捷,使國人振憤。

後半生回歸大陸,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擔任過第五屆人大代表及文史資料委員會副組長,為研究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提供關鍵性資料。

晚年曾發表《紀念二·二八起義》《寄語台友》等文章,並呼籲台灣的老同學,老有事,為祖國,為人民,為統一大業做出了貢獻。

曹秀清作為陝西省榆林市米脂縣的第一個女共產黨員,即使身處險境、也不忘國家安危心繫祖國。

即使身處險境也不忘幫助同胞脫險,對黨和政府絕對服從,依靠自己的努力給孩子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境,臨逝世去前還不忘往家鄉的學校贈送書籍,時刻牢記哺育她的家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9f34c8bcabfb432d333627c926254b4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