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耳包的發明,極大的提高了喝咖啡的便利性,它擁有快速、方便、無需沖泡器具的優點。是最接近手沖咖啡風味的選擇,是許多愛喝黑咖啡人的首選,不需要太多技巧即可享受手沖的樂趣與美味。
這次我們來詳細聊聊掛耳包!
掛耳包的起源
最早掛耳式咖啡是日本山中產業株式會社發明的,並於1990年正式提出專利申請。當時的掛耳只有單邊,但原理相同。
1996年,大紀商事株式會社提出改良型濾袋,將掛耳部件移到濾袋的下緣,但是掛耳還是只在濾袋的單一側。
1999年,大紀商事向歐洲專利局申請了有雙側掛耳部件的發明專利,這款改良設計終於可以讓濾袋四平八穩地立於杯口,濾袋的開口部位也能完全張開,解決了之前產品的缺陷,而這設計概念也成為今日市場的主流。
2001年,日本UCC咖啡改良了掛耳包咖啡並註冊了專利,隨後推向市場。
經過多次的改良,和不同的咖啡企業在造型上功能上的改進,掛耳包已經有非常多的造型,但不變的還是對咖啡豆的品質的要求。
而今掛耳包已經在全世界生產銷售,日本比較有名的本土咖啡品牌有:BROOK'S、UCC、CAFE工房(カフェ工房)等,而亞洲最專業的咖啡掛耳包耗材商還是日本企業:大紀商事株式會社、株式會社FUSO等。
掛耳包的類型及構成
經過小20年的發展,國內的掛耳包也有了新的變化,目前比較主流的包括三種類型:
傳統型
即2001年發明確定使用至今,也是目前市面上最常見的掛耳包類型
傳統改進型
在傳統掛耳包形狀不變的情況下,改進了掛耳部分,名為 「方形掛耳包」
這種改進,將掛在杯壁的耳朵,變為「架」在杯口上。個人認為,這種方式,可以適應杯口更寬的杯子,讓掛耳包可以儘量不與萃取後的液體接觸,類似手沖咖啡濾杯+濾紙的結構。
V60型
V60型,是根據V60濾杯形狀,將濾袋部分進行改進。從原來的正方形濾袋,變為了類似V60的錐形布袋。但是掛耳形狀並無變化。
這種形狀的優化,可以更加貼近手沖咖啡的感覺,能夠提升萃取效率。但掛耳保留了老設計,所以對於杯子的口徑還是有一定要求,不能太大,否則掛不上。
掛耳包的組成
掛耳包主要有五個部分組成:
如何選擇好的掛耳包?
目前掛耳咖啡是很成熟的一種生產工藝。一般市面上的掛耳咖啡大都採用商業級咖啡豆(SCA杯測評分低於80分),並採用中度到深度烘焙的單品豆或拼配豆製作。
往深烘焙的好處,就是可以控制咖啡的風味保證一致,保持產品的穩定性,但卻失去了咖啡本身的風味。
因此,現在的掛耳,逐步往精品咖啡方向發展,都採用80+甚至85+的精品咖啡來製作掛耳。同時採用淺中到中深的烘焙度來烘焙。儘可能的保留咖啡中的酸質、花香,讓咖啡變的更活潑。
所以各位在選購掛耳包時,一定要注意看烘焙度,比如詳情頁中,會標出烘焙度,甚至風味描述,選擇自己喜歡的即可。
粉量要合適,避免過萃
是裡面上蓋的掛耳包,咖啡粉的凈含量基本停留在7g、8g、10g包裝(少部分還有12g)。按照手沖咖啡的粉水比1:15來看,這些包裝的咖啡,最後能夠得出的咖啡液分別為:
掛耳包粉量 |
水量 |
7g |
105g |
8g |
120g |
10g |
150g |
PS:均按照1:15粉水比計算
但是一般消費者,對沖泡並沒有嚴格的粉水比概念,因此很容易把熱水加多。這會導致2個問題:咖啡變水或過渡萃取
所以,在選擇掛耳咖啡時,儘可能的選擇單包粉量更大的,這樣在沖泡時既可以得到杯量還算不錯的咖啡,也可以保證萃取的均衡,避免出現過萃的情況。
而我推薦的粉水比為1:15。這個量下,不會出現咖啡寡淡、過渡萃取而導致的不好風味被析出的風險。
儘量選擇新鮮的咖啡
大家都知道,咖啡被磨成粉後,風味、香氣會快速揮發,掛耳包更是如此。大部分生產商都是通過大量烘焙、集中研磨、快速灌裝的流水線形式去製作掛耳以滿足市場。
咖啡中的二氧化碳會被提前消耗殆盡,導致無法形成一種自然的無氧環境,所以需要給掛耳袋中灌入氮氣等惰性氣體,人為製造無氧環境,以保證咖啡的風味、香氣不快速流失。延長賞味時間。
因此,我建議大家在購買掛耳咖啡的時候,如果能看到生產日期,則儘量購買生產日期較新的產品。這樣風味被損耗的更少,體驗會更佳!
如果保存得力,其實掛耳咖啡可以保存1年甚至2年也可以繼續拿來喝。
少量多買儘快喝
這條建議,適用於所有咖啡產品!
每次只購買足夠一個月飲用的量,喝完再買,儘量保證購得的咖啡是近期生產的。這樣既可以獲得新鮮的咖啡,也能獲得不錯的口感!
另外,如果覺得進口或國內大廠生產的掛耳生產日期比較遠,可以選擇私房烘焙,現做的掛耳包,可選擇的自由度較高,比較新鮮。但缺點可能是價格較高,不過總是有利有弊的。
根據自己的需要自行選擇吧!
掛耳如何沖泡
掛耳咖啡的沖泡,跟手沖咖啡有類似的地方,簡單總結就是:
以10g/袋的掛耳為例:
1.將掛耳袋撕開,掛在杯子上
2.水溫控制在88-92℃(依據烘焙度,越深的粉,溫度可以越低)
3.粉水比:1:15
4.第一次注水:20g,燜蒸20秒-30秒
5.第二次注水:80g
6.第三次注水:50g
速度控制在1分鐘左右即可獲得一杯香醇的掛耳咖啡了!
希望這篇文章,對你選購掛耳咖啡有所幫助,也歡迎跟我留言分享
你喝掛耳咖啡時的感受!
- END -
編輯:老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