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傑西·利弗莫爾被譽為二十世紀之初的華爾街投機之王,跌宕一生,毀譽參半,晚年患上嚴重的抑鬱症,並於1940年11月在一家旅館的衛生間裡飲彈自盡。他留下的遺書中寫道:「我的一生是一場失敗。」
有人說他是十惡不赦的「大空頭」、「大混蛋」,也有人說他是投機天才,一個傳奇的賭徒。儘管備受爭議,他仍然被譽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交易員,他的投機原則今天被許多金融市場投機者奉為投機聖經。
今天123博弈學院把利弗莫爾關於資金管理的看法分享給大家,希望對大家的投資有所幫助。
圖片|來源於網絡
按照一個價格滿倉是錯誤和危險的。你應該先決定想要買多少股。打個比方,你最終想買1000股,就應該這樣做:實驗階段先買200股,如果還在漲,就再買200股,然後再看看市場反應,如果繼續上漲或者在震盪整理之後還上漲,這下你就可以放開膽,一次性買入400股。
同時還要留意每次跟進買入的價格肯定越來越高,這一點很重要。賣空當然也是用同樣的原則,唯一區別就是價格越來越低。根本原因簡單明了:在最後買夠1000股的過程中,每次交易都必須表明投機者盈利了。每次盈利就是鮮明的證據,不可辯駁地說明你的基本判斷是正確的。你需要的就是這個,僅此而已。但反過來如果你虧了,你就立即知道你的判斷是錯誤的。
道行尚淺的投資商最難克服的就是加倉的價格越來越高。因為誰都想撈便宜貨,心思別用在和事實爭高下,奢望和市場辨是非上,市場永遠是正確的。投機就不能心存僥倖、胡思亂想、提心弔膽、貪得無厭、意氣用事。市場即是真理,但人們在理解的時候往往失之毫釐。
最後一點,也可以不按照我的比例買股票。比如,你可以第一次買30%,第二次30%,最後一次40%,這就完全由個人決定,只要他認為效果最好就行。我在這只是簡單說一下我最得心用手的方法。
核心原則就是別一次減倉就好,要等到你的判斷得到確認以後,每一次購買的價格都要更高。大多數交易商的本能反應與此相反。牢牢記住在交易之前就要確定自己的總倉位。
你應該確定總買股量,所有情況下的投資組合比例,通常情況下上漲的目標價格,同樣你也應該對何時賣股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如果股市的趨勢與你的估計相反,一定要記著止損。而且一定要遵守自己的原則,不能無動於衷地等待和自欺欺人!我的基本原則就是從來都把損失控制在本金的10%以內。
如果市場的趨勢與預期相反,就應該明確知道何時賣出。一定要按原則來!別讓損失超過投入額的10%。要把損失補回來那可是事倍功半的辛苦。
這是我從投機店中學來的——那裡只用交10%的保證金。如果損失超過10%,投機店就自然把我趕出來了。10%的損失原則是我最重要的資金管理原則,也是一個關鍵的「確定時機」原則。
記住:在交易前必須確定牢固的止損點,切勿承擔超過投資額10%的損失!如果輸了50%,必須得贏100%才能補回來!
利弗莫爾10%損失表
圖片|來源於網絡
我這幾年眾多的市場經驗告訴我要相信這些本能。我有很多次都是損失還不到10%就清倉了,就是因為一開始就買錯了。我的直覺時常對我悄悄說:「JL(傑西.利弗莫爾喜歡別人稱他為JL),這支股票有點毛病,是個三棍子打不出一個屁的笨蛋,活著就是不正常」,於是我就會一下子全部清倉。
我絕對相信價格趨勢這個模式是不斷重複的,一再重複出現,只有稍微的改變。原因就在於推動股市運動的是人性,而人性是永遠不變的。
我多次觀察到人們常常是被動地成了投資者。他們買了股票,但股票下跌了,但還不想賣掉接受損失,寧可守著股票希望反彈後再漲上來。10%原則之所以重要原因就在這裡。千萬別當一個被動的投資人,趕緊認虧退出!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圖片|來源於網絡
就好像一個善於用兵的將軍,為良好戰機專門儲備著軍隊,然後信心百倍地採取行動,讓守備部隊做出最後一擊,奪取勝利。之前靜觀其變,坐等機會完全成熟。股市的機會源源不斷,無窮無盡,萬一錯失良機,就再等等,別著急,下一個好機會就快到了。別去追失去的機會,死活不放這筆交易。如果是好交易,那你希望的所有的條件都會出現。
「記住,沒必要一直呆在股市裡。」利弗莫爾把相同的原則運用到紙牌消遣遊戲中——撲克以及橋牌,這些都是人性在操縱的遊戲。「一直參與其中」的願望是投機者最大的敵人之一,甚至最終會帶來災難,利弗莫爾早年就有幾次這樣的教訓。
投資股市時,總有些時候得讓你的錢歇歇,拿著錢在一邊等等,等著開賽時間的到來,這不虧什麼錢,時間就是時間,錢就是錢。現在一動不動的錢,日後會在合適的條件、合適的時間觸動,打一場速決戰,大撈一把。獲得成功的秘訣是耐心、耐心、耐心,不是速度。如果運用得當,時間是聰明投機者最好的朋友。記住,聰明的投機者總有耐心,而且手裡總留著現金。
要知道你的基本判斷是正確的,否則你根本無利可賺。如果消息面上沒有什麼負面因素,那就隨著股票漲!可能漲得獲利巨大,只要基本面和股市的趨勢沒有什麼讓你擔心的,就讓它漲,要有勇氣相信自己的判斷。別動搖!
如果交易獲利,我從來不緊張。我可能在一隻股票上買了幾十萬股,但還安心睡我的覺。原因是我已經賺錢了。我僅僅是「用了上漲帶來的錢,是股市中賺的錢」,而且即使我輸了所有的利潤,輸的那些錢本來也不是我的,僅此而已。
當然,相反的情況也沒錯,如果我買了股票,但股票未按預期運行,我就立即賣掉。不能坐視不管,反倒要死活弄明白股市為什麼沒按照預計運行。現實是股市正在這樣運行,這個證據足以讓有經驗的投機者退出。
千萬別把隨股票上漲跟買了就攥著不放混為一談。我從來沒有,也不會瞎買一隻股持有。我們怎麼會知道那麼遠的未來?事情是變化的,生活在變,關係在變,身體狀況在變,季節在變,孩子在變,愛人在變,促使買股的基本條件怎麼就不該變呢?僅僅因為公司不錯,行業發展強勁、經濟整體狀況良好,就盲目地購買和持有,在我看來無異於在股市自尋死路。
堅守領跑者,除非有明確原因得脫手,不然就隨著股票漲。
我建議把盈利的50%存起來,如果盈利100%就更應該這麼做。
把錢單獨放一邊,作為儲備金,存到銀行或鎖在安全的保險箱裡。就像在賭場贏了錢,時不時要從賭桌上下來,去把贏的籌碼換成錢,這錯不了。最好的時機莫過於在股市狠賺了一筆。現金就是槍膛里的子彈,手裡一直要有現金。
我金融生涯中最大的一個遺憾就是沒有對這條原則給予足夠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