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罐面是無數青島80後的記憶,多年後再次偶遇,還是那個味兒嗎

2019-07-16     酉食青島

經歷了一個無法描述的歐洲之行後,從在飛機落地青島的那一刻起,我的腦海中就浮現出無數個名詞:火鍋、烤肉、鰻魚、大腸......在被咔噠了小半個月後,我那異常活躍的胃口也蔫兒了,必須來補一補。

但萬萬沒想到我回青島的第一頓飯竟然是吃了一頓罐罐面

說起罐罐面,我的直射反映就是台東夜市頭上那家,我曾經在那一片混跡了三年的學生時光。每次去裡面都是人擠人,罐罐面的熱量讓一個原本通風不佳的小屋更加的熱不可耐。

吃罐罐面,不用擔心會變涼,反而越吃越過癮,吃到汗流浹背的那種每次吃完都是一身的汗,好在有人陪我一起「蒸桑拿」。但是那個曾經陪我吃罐罐面的人,現在我連他的微信都沒有。

話扯得有點兒遠了。時間拉回到我回到青島的那個下午,大李村轉了一圈,沒有什麼能讓我提起興趣的,莫名的走進一個很偏僻的美食廣場,看到了「罐罐面」三個字,來了一撥回憶殺。

說實話,我已經忘了原來台東夜市那家罐罐面叫什麼名字了。這家是不是原來那家也無從詢問,只是為了那碗曾經的罐罐面。

熟悉的菜單,不同價錢的罐罐面以葷菜的不同以區分,必須還是曾經的必點:雞塊罐罐面。免費加面,吃到飽。但現在我的食量已經大不如前,加面就算了。

下午的時間,店裡人很少,面很快就上桌了。但仔細一看,就知道這不是曾經的那碗「罐罐面」了。

原來的罐罐,類似於砂鍋但又不是。記憶中的罐罐面是挺著肚子到上面又收回來的,口很小。現在的這個和平時吃的砂鍋基本是一個樣子了。

雖然罐已經不是那個罐,但這碗面的味道還是很有回憶的。

上桌後還咕嘟咕嘟的冒著熱氣,飄著油花的湯底,點綴著幾片菠菜,看著還是很有食慾的,尤其對於在國外吃了十幾天簡餐的我來說,還是具備一定誘惑力的。

雞塊兒給的很足,提前滷好的,但雞肉有點兒粉了。以前都是先吃面,把肉留到最後用勺子吃。


面好像是菠菜面,現在不都是要想紅帶點兒綠嘛。類似刀削麵般的勁道,但又很長,太燙了,必須夾到小碗里吃。

所以最後一碗罐罐面,被我拆解成:先吃雞塊,再吃面,最後喝點兒湯。雖然味道也不錯,但少了曾經熱火朝天、連湯帶面扒乾淨一碗罐罐面那份過癮了。

差點兒忘了,還有兩串烤肉。在青島的小店,不管是本地面,還是外地菜,烤肉絕對是必選項,但是味道就差強人意了。

看圖說話,你們就知道這肉串烤的有多乾了!

在一個人氣很低的美食城裡生存,來這家罐罐面大多數周圍工作的,很少有逛街的會走進來,實惠量大是根本。

我也算是在這兒滿足了好奇心吃了一頓飽飯。有時候,食物不僅僅只是味蕾的記憶,還是帶有情感的記憶,還有那些過去美好的回憶。

罐罐面是我上學時期的美好回憶,你最念念不忘的是什麼呢?評論區里聊一聊吧~

青島美食分享,自費探店,良心評測,關注【酉食青島】讓我們一起吃遍青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WxbW62wBJleJMoPMMVx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