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老字號鍋貼,二兩鍋貼、稀飯、臘八蒜,吃出老青島的幸福感

2019-09-10     酉食青島

鍋貼在青島真的是最接地氣的美食,上不了華麗的大席,入不了精美的菜譜。然而,鍋貼平實與焦香,的確稱得上食中之美。

​青島這兩天氣溫又突然回升,別說什麼秋老虎走了,人家剛剛來好不好。燥熱直接表現就是沒有食慾,就是突然想吃鍋貼了。

老青島人很多會記得老劈柴院鍋貼,我小的時候,正好是中山路商圈最為紅火的年代,劈柴院小吃街天天人滿為患。

周末媽媽給我最大的學習獎勵就是在劈柴院小吃街挨家吃,什麼罈子肉、餛飩、鍋貼、爐包和豆腐腦,吃得比較多的就有鍋貼。

現在這家劈柴院鍋貼,不在中山路,而是在瀋陽路那個三岔路口,遠遠就看見白底紅字的門頭。

躲開了中午的用餐高峰,12:30分左右到了那裡,店裡依然是很熱鬧。

南方的鍋貼講究外皮的褶子,青島的老鍋貼更注重餡料,從40一斤的豬肉鍋貼到80一斤的海參鍋貼,一兩四個鍋貼,都是二兩起點。

收銀台後面就是廚房,透過收銀台往裡頭瞧了瞧,隱隱看到廚房裡頭非常繁忙,布局也是比較侷促。

收銀台前人頭攢動,排好長時間才能點上鍋貼,但是店裡的座還是足夠的。很多人都是來店裡買了打包帶走的,還有外賣小哥陸陸續續來取單。

我對一份鍋貼的要求很簡單:皮薄、底脆、汁多、肉鮮。鍋貼還是要吃現點現做的,也得耐心的等待美食上桌。

其實也挺快,十幾分鐘一大盤鍋貼就上桌了。

劈柴院鍋貼算是典型的青島老鍋貼,包的時候兩頭留了口,一口下去,裡面熱乎乎的,但是不會擔心汁水會燙人。

海 腸 鍋 貼

看著這金燦燦的鍋貼,還是有點兒小傷心,有破皮的。要知道鍋貼破皮了,底部的噶扎被湯汁浸泡了就沒有脆脆的口感了,味道自然會打折扣。

第一個迫不及待的就吃了,除了韭菜味兒,還沒有感受到海腸的存在。

第二個小心翼翼挑開,海腸、韭菜、雞蛋、木耳,海腸目測兩三塊兒,可能這二兩能湊出一根海腸?罷了罷了,就當升級版的三鮮餡兒,還是挺優秀的。

八 帶 鍋 貼

海鮮餡兒的基本都是靠韭菜提味,八帶餡兒的還有肉,拿丸兒,湯汁沒有海腸餡兒那麼多。

八帶鍋貼的噶渣咬上去薄脆,滿口留香。算是表現可圈可點的海鮮鍋貼,味道更像是肉三鮮,至於八帶的鮮,來自於吃到八帶塊兒的口感。

牛 肉 鍋 貼

作為基本款的牛肉鍋貼表現也不錯。咬破皮兒,吸光鍋貼里濃厚的湯汁,肉餡兒飽滿,就是吃多了稍微有點兒膩。

劈柴院家的鍋貼油分還是很大的,所以臘八蒜必須來一份。他們家的臘八蒜 腌制的綠瑩瑩的晶瑩剔透,不辣微甜,很解膩。

相比於厚厚的八寶粥,夏天我還是喜歡喝綠豆稀飯。滿滿的一大碗,就像是小時候姥姥給我盛稀飯的那個碗。

下午一點半吃完出門,還有陸陸續續打包帶走的顧客,量大實惠的老店,一直都有忠實的粉絲,老味道一吃就是幾十年。

劈柴院的鍋貼,量大實惠,底兒不脆但是餡兒很足,吃的就是老青島的味道,高大上的海參鍋貼估計只能在這兒能吃到1塊2的價錢了。

二兩鍋貼,一碗稀飯,一盤臘八蒜,簡簡單單的一頓午飯,吃出老青島人的幸福感。

青島美食分享,自費探店,良心評測,關注【酉食青島】讓我們一起吃遍青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GZyaH20BJleJMoPM3O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