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份,去北碚走張飛古道的時候,碰到一位好心老人,直至現在自己還印象深刻,或許這次張飛古道之旅當中一件生動而又難以忘懷的小插曲。特別是過年期間,這位留守老人是如何過的春節,會不會有兒女回來,或者親屬回來陪她一起過春節,如果自己的兒女或者親屬沒有一個人回來跟她一起過春節,相必這位留守老人過的一定很孤獨。
從澄江渡口的白羊背走鄭飛古道到大沱口,然後從大沱口乘坐公交車回北碚,當時不知道公交車站在哪裡,就在這位老人的對面等公交車,這位老人坐在自己家的大門口,衝著我喊是去北碚還是去西山坪,我說去北碚後,她跟我說這裡等不到公交車,可能是歲數大的原因,我說的話她聽不見,自己就走到這位老人的面前把話說清楚,這位老人說去北碚那邊趕不到車,要到下面的路口才能趕到車,道聲謝謝後正想走,抬頭正好看到門前掛著一張紅色的牌匾,竟然有留守老人四個字。
當看到這四個字的時候,感覺這位老人不簡單,於是就藉故找話題多聊幾句,當然沒有問及家庭的狀況,擔心聊的話題會刺激到老人脆弱的心靈,更害怕聊到傷心處會觸景生情,就聊些家庭瑣事,邊聊邊觀看屋裡的擺設,一間三十來平米的路邊門面的瓦房面門,裡面陰暗潮濕,儘管老人現在還能自理,屋內打掃很乾凈,但是不是還散發出輕微的霉味,可能是棉被或者厚重的冬衣很久沒有曬太陽導致發霉,或許是年老體衰的原因,很多繁重的活,已經力不從心。
聊得差不多的時候,看見屋裡頭有一件純凈水,很訝異的問老人歲數這麼大了怎麼還喝純凈水,應該多喝一些白開水,老人說這是自己拿來賣的,聽到這位老人這麼說我就買一瓶,給她5元說不用找了,老人說不能這樣,一事還(huan)一事,不能貪這事,老人找給我散錢後道聲謝謝就走開,眼眶有些濕潤,留守,孤獨或許陪伴這位老人多年,但又想想,現在這樣的留守老人,想必很是普片,而這位老人只是千千萬萬留守老人當中的一位,當然自己的胃不好,不敢喝冷水,這瓶純凈水帶回到家裡一直放到今天都沒有動。
張飛古道的入口,這裡有很多人聚在一起聊家常,打麻將,當然絕大部分都是老年人。大沱口旁邊有廢棄的工廠,張飛古道有嘉陵二礦,想必這些老人就是這幾家企業的員工,而大沱口社區過去或許不會像現在這麼的冷清和沒落,事事作弄人,大沱口已經不是二三十多年前的大沱口。
每年或者說每天都有很多的遊客前來步行張飛古道,而自己來走張飛古道已經有很多次,每次走張飛古道,都有不一樣的感受,而這次是感受最為深刻的一次。發稿的今天是大年初四,不知道這位嘉陵江邊的留守老人,今年是怎麼過的春節,是一個人過還是有人陪伴,留守老人,應該還有親屬或者子女,如果有子女的會不會回來跟這位老人遺棄過春節。年輕人都已事業為重,或許今年回來過春節的機率極低,更何況老人害怕耽誤自己子女的事業,總會給自己的兒女報喜不報憂,但是以目前八十多歲的老身軀,又能給自己的兒女多少次報喜不報憂的機會。
孤獨和寂寞,誰都害怕,但是又很無奈,不是迫不得已,誰會願意選擇一個人孤苦伶仃的活著,堅強有時候是一種美德,但是放在一個八十多歲老人的身上,堅強總會感到心酸,現今社會都會出現有很多的女漢子,堪稱是堅強女人的典範,但是回想,如果有機會當嬌氣的公主,誰願意當女漢子,女性有時候很獨立,但是獨立也是現實所為,能有依靠何必要去獨立。祝願這位老人身體健康,也祝願所有留守老人一生平安。
謝謝廣大讀者閱讀本文稿,敬請給予建設性意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VYxI7W8B3uTiws8KQvj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