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好看的女孩子那麼多,你卻記不住幾張臉?

2020-07-22     一隻馬丁靴

原標題:為什麼好看的女孩子那麼多,你卻記不住幾張臉?

- 審美分析 -

前些天刷完小紅書,丁丁忍不住發了條微博感慨道——現在好看的人怎麼那麼多呢?

有點心酸地開玩笑說:「我自己是沒辦法那麼美了,有種強烈的願望希望自己的女兒可以成為美一代。」

泡在這樣的平台里,一開始會覺得精緻完美的人太多了。不過一路刷下來卻發現——記不住哪一張臉,只覺得美得都很相似。

(當然也有很多女生都是保留了個人特色的,我們這裡只說一種廣泛現象)

記得在 ins 上刷各種法國博主時,本來跨人種認臉多少有點障礙,卻很快就記住了她們各自的臉:

一點都不臉盲,美得各有特色。

和助理妹子聊起小紅書這個現象時,她很形象地說「這是在共用一張臉啊!」玩笑歸玩笑,丁丁還是思考了一下,是什麼造成了這種局面呢?

美是有標準的嗎?

為什麼會出現「共用一張臉」?

▍ P圖都用一個模式

大家有沒有發現,現在磨皮修圖只算基本功了,得益於技術進步,很多人已經升級為微調五官。

之前丁丁也寫過一篇分析「自拍變醜」的文章,提醒畸變會讓臉變得奇怪,適當微調能夠還原你的美。

很多修圖教程都在教用同一個模式變美,步驟基本都是眼睛拉大,鼻子縮小,嘴唇變厚。臉型除了變小,還要把骨骼稜角都修圓。

丁丁試著跟教程P了一個,似乎是有了內味兒,但跟日常照片比較,自己看著都覺得有點假。

美是有固定標準的嗎?為什麼都朝著一個方向去修圖呢?

大家可能見過這幅波提切利的名畫《維納斯誕生》,不需要什麼藝術知識,也能感到畫中的維納斯特別美。

但仔細看,她脖子比正常的人體長很多,整個肩膀是直削下來的,肩膀和身體的銜接也很奇怪。

雖然人物比例不那麼標準,更不符合當時還原真實人體的主流路線,但線條有韻律,也給人很強的感染力,讓人覺得無限嬌柔優美。

這其實給了我們一個啟發,不一定達到「標準」才能美,線條營造出氛圍也能給人美的感受。

比如本來眼睛就窄而扁長,帶有冷感,再用妝容放大可能效果不大,用修圖去放大也容易看起來假。不如把眼型繼續拉長,眉眼飛揚,加強這份特色。

再比如本身比例不夠「標準」,還很難用妝容修飾,倒不如接受它,把重點放在用線條強化美感,讓五官輪廓更清晰優美。

日本模特 Rina Fukushi ,五官輪廓清晰後確實亮眼很多。

▍ 化妝一條龍

千篇一律的美,還可能是因為把所有化妝技法往臉上堆,畫出來大同小異。

剛學化妝起,我們學的都是固定流程的畫法,就像習題的標準答案。而且容易有種心理,覺得掌握的技法越多,越能在臉上留下更多美的痕跡。

但妝容畫法真的是越多越好嗎?

之前看藝術史時注意到一個對比,戈佐利的《三博士朝聖》濕壁畫特別精細繁複,堆砌了很多新技法,卻被評價是「二流藝匠」的作品:

歡快甜美,卻少了那種攝住人心的魔力。

同時期的安傑利科修士,儘管對代表著現代性的透視法深有所知,卻有意不去炫耀。他的《聖母領報》濕壁畫簡潔,卻特別美而動人:

《藝術的故事》里評價這種克制和取捨:「那是一位偉大藝術家的謙抑」。

這也讓我想到妝容的處理,處處是重點不一定是好事。特別是本身比例勻稱清秀的女生,堆砌太多反而破壞了比例的優勢,看起來太滿太擁擠。

特別是按P圖模板來一回,更是擁擠又僵硬,變得網紅臉了。

妝容上更高的境界,是懂得有所取捨,把最大的優勢發揮出來,而不是被亂糟糟的堆砌掩蓋掉。

這些沒辦法修飾「弱點」,

有時卻能起到平衡作用

有的人覺得弱點太明顯了,妝容修飾不了,要靠修圖完全抹掉。微博上也有這樣的修圖博,P完和自己原本的長相相差特別大,基本等於換臉。

其實看待一個特徵有點像那個哲學問題,半杯水在不同人眼裡,有的是「只剩半杯水了」的消極,有的則是「還有半杯水呢」的積極。

有些「bug」換個思路看待,其實還會起到意想不到的平衡作用。

▍ 鼻子大,卻能增加親和力

先來舉例一個五官中最頭疼的問題——鼻子大。普通的大可以靠鼻翼遮瑕、強化眼唇顯得小一點,或者用陰影把鼻頭畫窄一點。

但有的人鼻子實在是大而鈍,在五官中太顯眼了,很難修飾。

有沒有覺得柏木由紀和乃萬挺像?這是上次看《有點心機又如何》注意到的。

她們的共同點是鼻子在臉的占比太明顯了,很難靠妝容變小。

柏木由紀出了個視頻教大家把鼻子畫小,但看起來就是大鼻子上加了根細鼻樑,有點突兀。

之前也有讀者抱怨鼻子太大,表示很絕望。其實換一個思路,這種觀感的鼻子會給人一種沒有攻擊性、憨憨美人的感覺,可以平衡掉其他五官帶來的攻擊感。

柏木由紀就是眼距近且眼型上挑,本來是容易有精明感的。但配上這個圓鈍大鼻子後,反而更有親和力了,走暖風格也不違和。

我們給她P一個標準的窄長鼻,反而顯得侷促了。

再比如乃萬,左邊這張圖被P小了鼻子,確實精緻了,但乍一看就和小紅書教程一個模子刻出來的。還不如保留大鼻子,又酷又可愛,混合的氣質自帶辨識度。

所以有時候不要單純覺得鼻子大就無藥可救,換個思路看,大鼻子也能給你增加親和力。

▍ 臉微凹,顯得中庭更柔和溫婉

臉凹也是沒法靠妝容修飾的特徵,側面拍照暴露得明明白白。

但這個特徵並非完全等於「丑」,我們來看看福原遙,她的內眼角近,形狀尖,容易顯得精明凌厲:

而她的臉中部是微凹的,即便鼻骨比較挺拔,看起來也不凌厲:

這樣從正面看就柔和了很多,有種嬌怯的柔美感:

試試把立體度加上去,山根鼻樑墊高、鼻翼基底凹陷抹掉,眼距就顯得更近了,攻擊性也上來了,完全走不了柔美路線:

關於山根和眼睛的審美,丁丁之前在討論整容的文章里也寫過。山根處的皮膚被提起後,內眼角暴露更多,眼距勢必更窄。

大概這個樣子,模擬墊山根之後的內眼角。

也有讀者說側臉不好看,心裡一直有疙瘩怎麼辦?日常中我們對一個人的審美是立體的,不會只盯著你的側臉看,拍照時乾脆避開側面就好。

五官很對稱的話,正面拍凸顯比例優勢;五官不太對稱的話,也可以用45度角。

▍ 下頜寬,也會增加穩重可靠感

下頜寬比較難修飾,用頭髮一直擋著的話可能對風格會有局限。其實下頜寬不一定要遮,這個特徵會給人一種穩重可靠感。

我們來看看石井杏奈,她的下巴是偏長偏翹的:

左邊短下巴的小芝風花,就顯得比較幼態可愛。

這樣的下巴本來就有種倔強感,如果再搭配窄下頜變成小尖臉,會顯得比較犀利。而石井杏奈搭配了寬下頜,就顯得穩重多了:

右邊的男演員就是窄下頜+長下巴。

畫淡妝穿職場單品顯得幹練可靠,美艷起來也不會讓人感到威脅:

試著給她「打一劑瘦臉針」,馬上有了一點尖刻感:

以上只是拋磚引玉,大家也可以發散思路想想其他特徵,會不會也能成為平衡風格的特色。

希望我們的思維都能再開放一些,欣賞得來不同模樣的美、不完美的美。之前就有一位讀者說得好:

能夠抱有這樣的心態,也就不會去急於把自己調整成模板了,好看但也記不住。

美的來源有多種,

別因「虛幻的精緻」陷入焦慮

上面換個思路的方法,可能給大家打了一針強心劑。但完美精緻的照片看多了,還是會陷入一種悵惘的心情——為什麼自己就沒辦法這麼完美呢?

丁丁剛跟著教程P完圖的時候,也是這種空虛又焦慮的心情,那這份不安到底從哪裡來的?

▍ 人和人的對比產生焦慮

在互相比較的氛圍下,P圖難免越來越狠,看到跟自己一樣的普通人也長得像洋娃娃一樣完美,不免覺得如果不這麼P的話,自己的長相根本沒法看了。

這樣的社會就像一個巨大的幻象,在其中泡久了,很難分辨什麼是真實世界存在的美。

上次聊到「審美標準」的時候,就提到各種照片的腿越P越細,我們漸漸也以為只有毫無肌肉感的筷子腿才稱得上細腿,現實中都覺得「我的腿不夠細」。

臉部審美也是如此,現在的刻板化審美就像大家都奔跑在一條賽道上,誰滿足眼大鼻小臉小,誰才沖在最前面,稍微不滿足就是輸了。

也沒少聽過 「走綠茶的路,讓綠茶無路可走」的謬論,之前就有讀者對此評價說,「看到視頻正正經經教女生綠茶妝,感覺女性形象被引導刻板化。」

是啊,主動走上同一賽道,那不就跟綠茶同化了嗎?

上次丁丁看到好多人在教「茶藝妝」,模仿綠茶拍照,抱著做實驗的態度試了一下。結果有讀者說發到群里,男生都選左邊,女生都喜歡右邊:

看來左邊的形象確實吸引男生,但如果一直頂著左邊這個形象出現,掩蓋真實的自我,真的太累了。

不如放下處處比較的心,戳破這個虛幻的泡沫,在保留特色的基礎上展示我們的美。

▍ 修圖後和真實的自己對比產生焦慮

另一種心理就是自己與自己對比,照片這麼完美,一下子覺得現實的自己難以接受。

但這種P出來的完美本身就很虛幻,即便把五官微調到完美狀態,可以收穫點贊,這種收穫說到底是不是也很空虛呢?

大家有沒有發現,最近的韓劇也喜歡用萬能女主人設——長相身材完美,有錢有權,有成堆的衣服——基本是把以前男性霸道總裁的角色女性化。

《雖然是神經病但沒關係》里的高文英,還有之前《德魯納酒店》的張滿月。

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是一種虛幻的投射。以前是想要霸道總裁疼愛自己,現在希望能變成一個完美的形象,讓小鮮肉拜倒在裙下。

沉迷於假象中的「完美」,又陶醉在這種「完美」所帶來的讚美。說到底,這樣的心理可能根本上還是缺少自信,自信只建立在外界的誇獎上,會覺得自己得做到完美無瑕,才值得誇獎/能贏得更多誇獎。

想得到誇獎和肯定是人之常情,不需要苛責。但我們不妨真正自信一些,大膽展示不那麼標準的特徵。

欣賞的人自然由衷誇獎,不欣賞的人只能說不在一個頻道,又有何妨呢?

▍ 美顏濾鏡沒法搬到現實,才華性格才是永久濾鏡

好看的外表就像一幅色彩鮮亮的畫,一瞬間能給你亮眼的感受,但如果沒有心靈的觸動,終究也是記不住。

這種觸動更多是來自精神層面,甚至還會為你的外形自動加上濾鏡。

之前丁丁也講過,讀書時認識一位女生長相併不驚艷,但特別喜愛舞蹈。

一次晚會上有了演出機會,音樂一響,她的舞姿讓全場都驚了,從來沒有發現原來她也可以那麼好看。多年後想起來,這份美還是能讓我這個陌生人感到觸動。

朋友圈裡也有女孩把生活過得很有情調,有時會發一些記錄生活的靜物照片,拍照風格很有個人特色。即便很少在照片中露臉,也讓人覺得——擁有這麼好審美的女孩,本人一定也很美。

法式博主們也很會結合生活來營造美感,時常可以看到她們發一些好看的靜物照片,家裡的角落也很有美感。

再退一步說,即便你沒有以上這些舞蹈技能、攝影技能,只有真誠的、反映性格的笑容,也會讓人頓生好感。

上次讀者分析的小可愛 @biwen,五官也不是最精緻的,但自信的笑容實在很有辨識度。看完文章,好多讀者都留言說被她自信的笑感染了。

這樣的笑容也一定是有豐盈的內心做支撐的,和現實中的性格也密切相關。

這些就是現實生活中的濾鏡,美不只看扁平的皮囊,更是全方位立體的印象。與其鑽研在虛擬世界微調到極致完美,不如扎紮實實提升才華,這才是永久性濾鏡。

今天聊這個話題,正好讓我想起了這幾天的yamy事件。社會對女孩子的要求本來就已經很嚴苛了,無論是成長環境還是工作環境,總會有人在強調你的「丑」。

但如果你真的過分重視自己的不完美,真的開始自我懷疑,又或者不可避免地沉迷於P圖,也越容易陷入空虛。

只要想得通透不逼仄,審美成熟不狹隘,我們都能有 Camille 說過的那種法式自信——

「我喜歡保留一點不完美,不想像個塑料娃娃一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V3gld3MBiuFnsJQV_r8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