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人前再怎麼衣冠楚楚,人後丟了操守,也是道貌岸然。
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里有一個情節,馮小剛飾演的老師在下課後,走到學校操場的角落裡,趁四下無人撒了一泡尿,卻被搗蛋的學生拿望遠鏡給窺見了。
這個穿白襯衫,戴金絲眼睛,平日上課一本正經的老師,在那一刻多少有些滑稽。
但這樣的事情,生活里並不少。
那些乍一看總是一團和氣的,未必真的性善;那些衣冠楚楚的,也未必真是君子。
唯有當環境對人缺乏監督與限制的時候,一個人真正的品性才會真正顯露。
這是我長大後漸漸悟出的一個道理。
01
昨天早上上班的時候,發現洗手間外面被圍得水泄不通,我湊近一看,才發現是保潔阿姨和其它公司的一個女孩在發生爭執。
阿姨指著牆上的「禁止往水槽倒剩飯、茶葉」給女孩看,那個女孩昂著頭瞧也不瞧,只是不停地重複著「你這人真多事,走開,別影響我工作。」
見女孩始終無動於衷,阿姨又說了句,「每次都是你,早上趁沒人的時候往水槽倒茶葉,搞得水槽被堵,影響別人使用,我好心提醒了你幾次,你還罵人,你這人怎麼這麼沒素質,有本事把你們老闆叫來。」
這時,我身旁的一些女孩也開始低語,「每天早上來上班水槽都是滿滿的茶葉,原來都是她倒得啊。」
見到圍觀的人越來越多,那女孩的態度才漸漸軟了下來,說自己以後會注意。
但,話是這麼說,丟出去的人想要再撿起卻並不容易。
因為人們往往會把一個人在最不設防時的表現,認為是他教養的底線。
這種時候,任何偽裝出的高尚與道德,一旦露餡,就意味著整個人設的土崩瓦解。
02
上個月《羞羞的鐵拳》上映的時候,我和家人也一起去電影院裡去看了。
當時坐在我身後的是一對母子,媽媽很年輕,孩子大概有八九歲。
只不過那個孩子很調皮,從坐在我身後開始,就一直折騰個不停。
先是把腳踩到我的座椅靠背上不停地抖腿,被他媽媽制止之後,又開始不停地在他媽媽耳邊發牢騷。
「你能不能乖一點,你這樣會影響到別人看電影的,再不聽話媽媽以後再也不帶你來電影院了。」那個媽媽很嚴肅的對著兒子說道。
後來那個孩子的確安靜了許多,但等到電影放完的時候,又開始進入失控狀態。
其他觀眾都在慢慢離開電影院,就剩下他們母子還留在座位上。
那個媽媽著急地拉著孩子要走,孩子卻坐在座位上死活不動,拿著剩下的爆米花到處亂扔。
「快點走,聽話,出去媽媽給你買漢堡包。」
聽到媽媽的允諾後,那個孩子終於站了起來,就在他離開座位的片刻,一腳把一個可樂杯踢了好遠。
但是那個媽媽卻好像沒看見一樣,拉著孩子自顧自的走著。
「哎呦,你小心點,剛買的褲子,弄濕了再也不給你買了。」
這是我聽到的她和孩子說的最後一句話。
其實,一開始我覺得這個媽媽蠻有教養的,但散場的最後幾分鐘,讓我改變了自己的看法。
影院人多的時候,知道顧及別人,人少了,卻開始肆意妄為,這只是假裝有教養而已。
因為真正的教養不是做給別人看得,它是自我約束的準則。
越是沒人的時候,人的惰性與惡越是加倍顯現,一個人有沒有教養,就看他能不能在缺少監督的時候堅守住道德的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