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每一個觀眾在看過了足夠多的電影之後,就會經常思考一個問題,到底什麼樣的電影才能算是好電影?
這個問題困擾著每一個熱愛電影的人。
因為這個問題真的很難回答。
很多電影愛好者都會把豆瓣和IMDB2個影評網站當做標準,但是,即使你看完了所有豆瓣前250的電影,看完了IMDB前250名的所有電影,還是很難有一個清晰的答案。
誠然,我們可以根據看過的這些經典電影,去試著歸納總結一套規律,去找這些所有經典電影的共同點。
但最後還是很難有一個完美的答案。
況且還有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縱然號稱豆瓣250榜單,依然會有很多大獎認為非常優秀的電影不在此列,當然也還有很多在榜單的電影被很多人懷疑其夠不夠格。
比如張藝謀的《英雄》,就是這樣一個困擾很多人的案例。它到底是一部曠世佳作,還是徒有其表、故事孔洞的爛片?
很多人的解讀都不一樣。
如果你在頭條APP搜索關於《英雄》的相關內容,就可以看出關於這部電影的諸多爭論。
有人說它被低估了,有人說它被高估了,眾說紛紜。
而關於《英雄》這部電影最大的爭議,就在於它的故事。今天咱們就來專門談談這個問題。
1、對於《英雄》故事性方面的爭議
我一直認為,如果《英雄》不是張藝謀拍的電影,它現在的評價肯定要高很多。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英雄》其實應該歸為藝術電影的範疇,而不太像是一部商業娛樂大片。這是一部披著商業大片外衣,但本質上是一個並不注重娛樂效應的電影。
當然,作為開啟中國電影商業化浪潮的鼻祖,為了加入更多娛樂性和話題性,這部電影使用了全明星陣容,刻意的,也是張藝謀一貫愛好的,使用了大量千軍萬馬,人海戰術的大場面鏡頭。
所以,《英雄》這部電影,本身是個誤會。張藝謀,從他長期電影經歷來說,就不是一個適合拍這種大場面和娛樂電影的導演。是歷史的因緣際會,交給了他這個任務。
也因此,《英雄》本來更適合作為一個藝術電影來欣賞,結果外表鋪張成了娛樂電影。這是它得到很多差評的主要原因。
現在很多對《英雄》的批評,大多都是在抨擊其故事性太差,很多情節雷人,空有華麗的畫面,卻沒有一個深刻的內涵和靈魂,如此等等。
但同樣是張藝謀,他導演的北京奧運開幕式,就被誇上了天。無論是中國還是西方,都讚嘆這是一出華麗的、詩一樣的盛典。
在我看來,《英雄》這部電影和北京奧運開幕式是相似的藝術,但是大眾對於這二者的評價標準不一樣。
《英雄》是一部電影,而且是一部關注度非常高,又需要賺錢,需要討好儘量多的觀眾的電影。一部需要賺錢的大製作,一定要讓儘可能多的觀眾看爽,它一定需要一個完整而飽滿的故事;而奧運會開幕式只是一場秀,能夠看到讓人讚嘆不已的畫面,就超出很多人意料之外了。
張藝謀還是那個張藝謀,但拍出了比奧運開幕式更加出神入化畫面的《英雄》,很多人就不能滿意了。
但如果拋開故事性不談,《英雄》在畫面上的開創性,以及在某些鏡頭方面達到的超凡脫俗的境界,真的是電影史上再也找不到第二部的水平。
然而很多觀眾一定會說,空有畫面,沒有故事,豈不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事實上很多觀眾對於電影的這種標準,多少年來一直不變。在張藝謀的《英雄》15年之後,陳凱歌拍攝了《妖貓傳》,應該是他在《霸王別姬》之後最好的電影。
但是這部電影也被很多觀眾罵得狗血淋頭,和批評《英雄》的聲音大同小異,就是「情節很雷人」。
在豆瓣影評方面,《英雄》和《妖貓傳》的評分都低於7分,而豆瓣一向都被認為比較偏愛文藝片,偏愛具有藝術性的電影。
他們同樣把重點放在了故事方面。
所以問題的關鍵在於,一部電影是不是一定需要一個好的故事?
2、只有畫面的電影算不算好電影?
那麼,我們就只討論一部電影的畫面。
大家都知道,電影也是一門藝術,是一門和文學、繪畫非常具有關聯性的藝術,電影藝術同時兼具文學作品的文學性和畫畫藝術的流動畫面性。
小說在發展到20世紀以後,開始追求一些故事性之外的東西,比如意識流小說,是當時重要的小說流派。意識流小說的很多故事,就根本讓人看不懂。
和意識流小說同期出現的卡夫卡等人寫的小說,寫的故事也不是傳統的那種故事。
正如同時期世界繪畫發展,也從以前講究畫得像,逐漸過渡到印象派的意識流,再過渡到畢卡索的畫不像。
這些同為20世紀世界文學和藝術史上的重大變革,都顛覆了以往的文學和藝術的表現形式。
所以,有的時候一門藝術最重要的是某種感覺。一種說不清的感覺。
再回到《英雄》這部電影。如果用一種藝術電影的眼光去看待它,不要太糾結於故事性,你會發現它很多鏡頭拍出了那種東方文化獨特的味道,甚至具有一種玄學的味道,具有一種詩意。
什麼是詩意?詩意這個詞很難解釋,我比較喜歡的一種說法,就是一剎那間的感悟,無論是關於人和自然之間,還是人和人之間的某種關係,一句詩,講出了剎那間的某種感悟,打動了你。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里說馮延巳「高數鵲銜巢,斜月明寒草」很有格調,韋應物的「寒雨暗深更,流螢度高閣」和孟浩然的「舒雲淡河漢,微雨滴梧桐」大有不及。
這句「高數鵲銜巢,斜月明寒草」就是講述了一剎那間的詩意。需要細細品味。
《英雄》中的很多鏡頭,也很有這種詩意。我最為推崇的鏡頭,是李連杰飾演的無名,和梁朝偉飾演的殘劍,那場在九寨溝水面的意念之戰,真的是超凡脫俗,每一幀,都需要細細回味。
我們經常說,電影就是一場夢。一場關於光與影的夢,那電影院的銀幕,似乎就是隔斷了我們現實世界和某個神秘所在的一個窗口,透過這個窗口,給我們營造了一種非常特別的夢境。
在我的觀影史上,真的很難找到幾部,像《英雄》這樣,讓我找到如夢如幻的感覺。
電影,是關於光和影的藝術,是關於動態畫面的藝術,視聽語言是它的基本元素,正如小說的基本元素是文字。像《英雄》這樣在視聽語言做到了極致的電影,很難再找出另外一部同樣水準的作品。
同樣,在《妖貓傳》的某些畫面上,我也感受到了,在《英雄》觀影過程中的那種夢幻感。
這種感覺很難描述,也許它本不該被用文字描述。因為電影是光與影的藝術,你所需要的是用眼睛去觀看,用心去感受。
所以評價一部電影,不應該只有一個標準,不應該只看故事。一部電影,只要在某一個方面做到了極致,拍出了其它電影都無法達到的境界,都可以算做好電影。
3、電影的故事其實有很多種講述方式
《英雄》和《妖貓傳》都是因為故事性差而被詬病,很多觀眾說它們故事情節雷人。
然而有時候一部故事雷人的電影,在藝術電影愛好者那裡又有很奇妙的魅力。
比如姜文的《太陽照常升起》,這裡面的故事真的是很難描述。尤其是片尾瘋媽從火車上跳下來,火車開向開滿鮮花的軌道上,一個男孩躺在那裡。
這一段故事真的是,絕對是只會在夢境中會發生的那種錯亂的情節。但很多藝術電影愛好者,當然包括我在內,覺得很迷人。
《太陽照常升起》故事性很差,甚至反故事性的電影,充滿了大量的隱喻和象徵。
它是不是一部好電影?
在很多藝術電影愛好者看來,這是一部難得一見的佳作。如果要具體說說這部電影如何好,可能需要很大的篇幅,這裡就不展開了。
總之,還是那句話,一部電影如果你能夠找到讓你印象非常深刻,看過一遍就再也無法忘記的畫面,那它就一定是一個好電影。
關於電影的故事性,我們再說最後一個例子,是周星馳的《唐伯虎點秋香》。這個電影很多觀眾都看過很多變,幾乎是爛熟於心。
這個電影的故事該如何看待呢?
要我說,這個電影的故事也很扯。
這是一部完全不靠故事性的電影。
《唐伯虎點秋香》有點像是一個大型小品,而且每一個場景,它的段子,都幾乎達到了《主角與配角》的水平。
開頭人體作畫,和周星馳那段打擊樂自述,這種情節的想像力,真的是非常驚艷,第一次看到這樣的鏡頭,那種震撼感難以用言語來形容。
但是如果就故事性來說,這個電影很多情節要麼是誇張過度,要麼根本就不合常理啊。所以才叫無厘頭啊。
《唐伯虎點秋香》也根本無所謂內涵,它就是一個純粹的娛樂電影,它的出發點,就是要顛覆很多既有的東西,通過這種顛覆和惡搞,來讓人感受到一種完全不一樣的電影體驗。
它屬於那種最一流的娛樂電影。這種電影的評價標準,既不能用故事性,也不能用是否打動人心,甚至也不能用喜劇的是否逗人發笑來評判。《唐伯虎點秋香》已經超越了普通喜劇範疇
上面列舉的這些電影,無論是哪個電影評分網站,都不是得分最高的那批電影,但在我看來,這幾部電影,都將是註定會影史留名,絕對無法忽略的好電影。
讓我們回到最初,一個好電影,到底應該有什麼樣的標準?
我們只能說,觀影是一個非常私人性的體驗,本身就是見仁見智的事情,世界上絕沒有任何一部,非看不可的電影。
關鍵是我們能否從中找到,屬於我們自己的美感和體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UDcqyG4BMH2_cNUgObt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