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螺桿菌最怕這幾種藥物,吃對了能離胃癌遠一些

2019-08-02     腫瘤大醫生

#清風計劃# 幽門螺桿菌是一種螺旋形革蘭陰性桿菌,可能來自食物、水或餐具,此外,與感染者的唾液或其他體液接觸也會感染幽門螺桿菌。幽門螺桿菌進入人體後,可造成胃或小腸上段糜爛,也就是潰瘍,還可能會引發出血,引起感染,甚至誘發胃部惡性腫瘤。對某些患者來說,感染一次就可能引發胃癌。世界衛生組織將其定為胃癌Ⅰ類致癌因子。

理論上,所有的幽門螺桿菌感染者都有必要進行抗菌治療。消化科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基於患者的藥物不良反應以及幽門螺桿菌對藥物的敏感性方面,在規範化用藥的基礎上,進行個體化調整,力爭實現治癒,避免復發。幽門螺桿菌的去除治療,目前主要推薦的藥物治療方案是「四聯療法」。

1.兩種抗生素,通常的選擇有阿莫西林+克拉黴素,甲硝唑+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呋喃唑酮等,如果青黴素過敏,可以考慮選擇克拉黴素+左氧氟沙星,克拉黴素+甲硝唑等的組合。

2.一種質子泵抑制劑,即我們常說的各種拉唑類藥物,如奧美拉唑、蘭索拉唑、雷貝拉唑等。拉唑類藥物的抑制胃酸效果越好,就能使抗生素更好的發揮作用,提高抗菌清除效果。

3.一種鉍劑。鉍劑有保護胃黏膜的作用,對於幽門螺桿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主要推薦枸櫞酸鉍鉀、膠體果膠鉍等。

4.一種對抗益生菌 一般推薦用舒克幽益生菌,服用時間與藥物間隔2個小時,藥物後期持續的服用一段時間,可提高治癒率,減少幽門螺桿菌耐藥性,降低復發率。

藥物服用時間一般為10~14天,最多不超過2周,對抗益生菌服用時間為30~45天。注意用藥順序,一般是飯前半小時服用拉唑和鉍劑,飯後服用兩種抗生素。值得注意的是,即使症狀緩解,也一定不要隨便停藥,請務必遵醫囑服藥。

對於上述的治療方案作為一種參考,具體的用藥方案選擇還是建議諮詢就診的消化科醫生。在根治期間,注意與家人的分餐和飲食衛生,療程結束,停止用藥後一個月,可以再去檢查,以確認幽門螺桿菌感染治療成功。

當然,除了治療,重要的還是預防。容易感染幽門螺桿菌的危險人群有哪些呢?

臨床發生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危險因素包括兒童時期,兄弟姐妹眾多、父母為幽門螺桿菌感染者,以及衛生條件不佳、貧困和過度擁擠的地方更常見。

如何預防幽門螺桿菌感染?

1.避免將咀嚼過的食物直接喂給孩童。

2.飯前便後洗手,進食生冷食品如瓜果蔬菜一定要清洗乾淨。

3.保證餐具衛生,減少在外進餐,避免交叉使用餐具、夾菜等動作。

4.如果家裡面有人有幽門螺桿菌感染或胃炎,碗筷儘量要分開用。

5.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潔,每晚臨睡前刷牙。

6.避免煙酒、高鹽、腌制、辛辣刺激食物,以減少對胃黏膜的刺激,降低易感性。

7.如果總感覺胃部不適,一定要及時到醫院檢查。

#幽門螺桿菌# #胃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U7--wGwBJleJMoPMbRN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