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一直吃不胖?只因:瘦人多火,血不足

2019-10-24     大國醫說

減肥之風流行多年,現在又同時颳起了「微胖」之風。不管怎麼說肥胖固然不利於長壽,但若身體過於消瘦,則可能存在營養不良或機體免疫力低下等多種問題。那如何達成瘦子的願望?聽聽中醫如何解決「怎麼吃都不胖」這個問題。

千百年來,古今中外,環肥燕瘦都是各領風騷。可有的時候,體態也反映了一個人的體質。中醫典籍中常常提到的「肥人多濕,瘦人多火」,就正是說明了人們的某些體質特徵。《內經》有云:陽化氣,陰成形。故而陽髒人多陰虛陽盛,體型特點為瘦長;陰髒人多陽虛陰盛,體型為矮胖。

「瘦人多火」意思是指那些怎麼吃也不胖的瘦人,往往陽氣偏盛,容易產生內熱而上火。這類人通常屬於肝腎陰虛水少,因而就會相對地陽氣過盛,內熱不斷而引起上火。陰虛水少的人通常顯得缺乏滋潤,形體不充而瘦削,筋骨關節不柔軟。內熱上行、虛火上炎就會經常出現咽喉疼痛、失眠煩躁等症。

中醫講究陰陽平衡,陰陽和諧。火為陽,水為陰。如果人體的火太足了,水不夠,這種情況就會導致陰虛火旺;反之,水多了,而火力不足,水就燒不開,人就變得很懶而不願意動,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陽虛。還有一種情況是,這個人,水也不夠,火也不夠,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陰陽兩虛。

陰虛火旺原因大多和消化不好有關係。當然也和起居不正常有關。這部分人大多比較瘦,脾胃消化吸收功能不好,很難將食物變現成血液。「瘦人多火」常有以下幾點特徵:

1、容易出汗,睡覺時盜汗特別嚴重。

2、脾氣不好,容易生氣焦慮,口乾舌燥。

3、有貧血、眩暈、心悸等症狀。

4、難以入眠。

5、排泄物乾燥。

消瘦並不都是病態的,瘦的分類有很多種,有瘦而精神,瘦而萎靡;瘦但骨骼粗壯,瘦但骨弱筋細。不管瘦成啥樣,氣血足、筋骨有力、行走如風,精瘦精瘦也是很健康的。但想成為微胖界的一員確實需要調理一番。中醫增肥的理論,主要與脾胃、肝有關。常見情況如下:

1、脾胃虛弱,飯量小又不吸收,治則:健脾開胃,主方:健脾丸

2、陰虛火旺,或有痰有火,飯量不小但不吸收,治則:滋陰泄火,主方:知柏地黃湯

3、肝氣鬱結,心情總是不好,情緒較為低落,導致胃口不好,吃不多,吸收也不好,治則:舒肝和胃,主方:柴胡疏肝散

4、脾土松垮,很能吃,超過了脾胃的正常容納和運化,無法消化和吸收利用,治則:消積去滯,主方:枳實消積丸

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無論是增肥還是減肥,從治病求本的角度看,調理脾胃是第一大法。

是不是去火就可以達到增肥的目的呢?非也,因為胖不起來非火一罪,還有血虛的份。

很多瘦人吃得很多,就是不長肉。人之所以瘦,是因 為血虛。血虛,火就旺。火是什麼?火就是多餘的氣。瘦人身體內的氣太多了,太足了,大大超出了正常的範圍。這就像一個車輪子,正常的運轉是每分鐘60圈。 氣虛了,動力不足,車輪子每分鐘只能轉30圈,這樣一來脂肪就形成了堆積。氣太多,動力太大了,車輪子每分鐘轉了120圈,不僅將該氣化的氣化掉了,而且 把不該氣化的也氣化掉了,瘦人整個人體的新陳代謝都呈現出了病理性的亢進狀態,所以,他們血虛多火。

如何補足氣血?

脾胃為氣血之源,我們在上文已經說到如何通過經方來改善脾胃了,這裡只講日常需要注意的點。

首先是睡眠上,一定要睡好覺,好的睡眠是第一大補。半夜還不睡,想要氣血足,那就是開玩笑了。

其次,調整情緒,放鬆心情。如果總是憂思,焦慮,生氣,也是很傷氣血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vfCBG4BMH2_cNUgflw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