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陽化風——手足麻木,血虛生風——手足抽動

2019-11-20     大國醫說

肝陽化風證

是指肝陽亢逆無制而表現動風的證候。多因肝腎之陰久虧,肝陽失潛而暴發。

【臨床表現】眩暈欲仆,頭搖而痛,項強肢顫,語言謇澀,手足麻木,步履不正,或卒然昏倒,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強不語,喉中痰鳴,舌紅苔白或膩,脈弦有力。

【證候分析】本證一般根據患者平素具有肝陽上亢的現象結合突然出現肝風內動的症狀為辯證要點。肝陽化風,肝風內旋,上擾頭目,則眩暈欲仆,或頭搖不能自制。

氣血隨風陽上逆,壅滯絡脈,故頭痛不止;風動筋攣,則項強肢顫;肝脈絡舌本,風陽擾絡,則語言謇澀;肝腎陰虛,筋脈失養,故手足麻木;風動於上,陰虧於下,上盛下虛,所以步履不正,陽亢則灼液為痰,風陽挾痰上擾,清竅被蒙,則見突然昏倒,不省人事。

風痰流竄脈絡,經氣不利,可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痰阻舌根,則舌體僵硬,不能語言;痰隨風升,故喉中痰鳴。舌紅為陰虛之象,白苔示邪尚未化火,膩苔為挾痰之徵,脈弦有力,是風陽擾動的病機反應。

如何調理:

肝陽化風眩暈

臨床表現:眩暈耳鳴,頭痛且脹,遇勞、惱怒加重,肢麻震顫,失眠多夢,急躁易怒,舌紅苔黃,脈弦。

治法:平肝潛陽,滋養肝腎

肝陽化風頭痛

臨床表現:頭脹痛而眩,心煩易怒,面赤口苦,或兼耳鳴脅痛,夜眠不寧,舌紅苔薄黃,脈弦有力。

治法:平肝潛陽

血虛生風證

指肝血虧虛,虛風內動,以眩暈,肢體震顫、麻木、瘙癢、拘急、目閏動等及血虛症狀為主要表現的證候。

【臨床表現】眩暈,肢體震顫、麻木,手足拘急,肌肉目閏動,皮膚瘙癢,爪甲不榮,面白無華,舌質淡白,脈細或弱。

【證候分析】本證多見於內傷雜病,因久病血虛,或急、慢性失血,而致營血虧虛,筋脈肌膚失養所致。 肝血不足,不能上榮頭面,故頭暈,目眩,面白;肝在體為筋,爪甲為筋之餘,筋失血養,則肢體震顫,手足拘急,肌肉目閏動,爪甲不榮;肢體、皮膚失養,則見肢體麻木,皮膚瘙癢;舌淡,脈細或弱,為血虛之象。

本證以眩暈、肢麻、震顫、瘙癢、拘急、目閏動等與血虛症狀共見為辨證的主要依據。

調理方法:補血補氣生血、填精補血、祛瘀生新


⊙文章內容僅供臨床思路參考,非中醫專業人員請勿試藥。

⊙圖文內容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Dtk4iG4BMH2_cNUgmmG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