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子茹,1972年考入中國戲曲學院主攻老旦行當。1979年畢業,進入中國戲曲學院實驗劇團,以《楊門女將》一舉成名。1980年在北京首演《對花槍》,像一枚炸彈轟動北京城,幾年內,這齣戲幾乎進過北京的每個劇場,國內外巡演累計超過三百場。
《對花槍》1983年結緣南京,在延安劇場演出三場,當時南京的演出票價基本是五角、八角,該劇創下了票價一塊二,黑市價三塊錢的歷史記錄,並應觀眾熱情要求臨時加演二場。可以說,南京各年齡段都有鄭子茹的粉絲。
1991年,鄭子茹在首屆全國青年京劇演員大獎賽上,以《對花槍》參賽,獲得了最佳表演獎。2001年鄭子茹在北京做了《對花槍》二十周年紀念演出。
《對花槍》開創了老旦扎大靠、穿厚底、耍槍下場的先河,京劇「文武老旦」行當由此誕生。其中最經典的大段唱腔108句,22分鐘,一氣呵成,暢快淋漓。
它對於編創、作曲、表演都具有里程碑意義:表演者鄭子茹贏得了文華表演獎,《對花槍》更成為其代表作,更載入京劇史冊,與《白蛇傳》《穆桂英挂帥》等劇目一樣進入京劇最高學府中國戲曲學院教學劇目,常有後輩演員作為參賽劇目演出。
畢業後的鄭子茹先以飾演《楊門女將》中的佘太君而一舉成名,又以《對花槍》一劇創立了京劇文武老旦的里程碑。曾獲得首屆國家頒發的「文華獎」個人表演獎,當時是最年輕的一位。1998年在北京民族宮做過一次專場。之後又參加過幾次電視台的京劇大賽。後出國法國跳現代舞,按她自己的話講:豐富自己的藝術人生,了解更多才能豐富國粹。2001年為自己的代表作《對花槍》作了此劇20年的紀念。此次專場不僅上演原全劇,還自導自演了《結緣》,從年輕的薑桂芝一直演到老的薑桂芝,舞台整體設計面貌全新。之後一直參與新的京劇及話劇的創作。2007年又自編自導了現代舞台劇《誰能饒的了誰》。
鄭子茹重視以情帶唱、以唱抒情的老旦舞台藝術,從劇情的需要出發,注重對角色情感的挖掘。她的唱腔聲情並茂。他在吐字、發音、歸音、氣息等技巧的運用上精到講究。
毋庸置疑,鄭子茹是一位不可複製的、多才多藝的藝術家,是當今老旦行當的翹楚,尤其是《對花槍》中文武老旦的創新形式是現代京劇界第一人,更是後人無法超越的。她的藝術天賦、聰明才智無論是在京劇界還是在現代舞、芭蕾、話劇等眾多領域表現的淋漓盡致,是不可多得的、多領域的藝術家!做具有挑戰性的、別人沒做過的事情是她的一貫作風,2018年把加繆的話劇《誤會》搬上天津人藝的舞台,深受廣大「話迷」的追捧。之後作為編、導、演三棲藝術家鄭子茹又獨創了Vemes主題創作,給觀眾展現了未來的、科技的、幻想的情境,具有極佳的視覺及藝術效果,實現了第一個踩在旋轉舞台上跳舞的中國人的理想。未來不知還會帶給我們多少驚喜,衷心祝願鄭子茹老師今後為廣大觀眾創作越來越多的作品祝願鄭老師的藝術道路越走越寬,藝術之樹長青!
戲迷們很欣賞鄭子茹,也很關注她的藝術動向。大家很希望在舞台上或電視台上更多的看到鄭子茹。而不想總是看到那麼幾個人,一成不變的面孔,一成不變的劇目,耗盡了觀眾對京劇的最後一點耐心與興趣。有的演員太老,倚老賣老占據著舞台,青年才俊出不了頭;有的沒舞台光彩,卻依靠門第在舞台上占有了一席之地;有的人緣不好,有的口碑極差。
很難找到像鄭子茹這樣的全面的藝術家!我們稱她為藝術家,不是亂來,而是她所具有的綜合氣質,和內在的氣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rsX5nEBfGB4SiUwt5b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