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梅菜扣肉」,吟「大江東去」

2019-07-21     草草啖鹽說蜜


最近得一袋正宗的梅菜乾,想來做一頓梅菜扣肉肯定人人喜歡。

梅菜出自廣東的梅州,有貢菜之稱,色澤金黃、香氣撲鼻,不寒、不燥、不濕、不熱,能增強消化,清熱解暑,消滯健胃,降脂降壓。

如與五花肉同煮,梅菜均分五花肉的油脂,五花肉吸取梅菜的芬香,兩者葷素互補,天作之合,這便是名揚天下的「梅菜扣肉」。

據傳梅菜扣肉變通於東坡扣肉,「東坡」二字,一看就與北宋大文豪蘇東坡有關。

文人多好酒好肉,好酒者當推李白,「李白斗酒詩百篇」,而好肉,首選蘇東坡,尤其好吃豬肉,豬肉中的五花肉。

蘇東坡在《食豬肉》中寫道「黃州好豬肉,價賤如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者水,火候足時它自美。」,一句「慢著火,少者水,火候足時它自美」總結出了五花肉製作的精髓------微火慢燉,火候到了肉味自然醇美。

蘇東坡存世的佳作頗多,「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引多少人高歌,而他對美食的貢獻,一道「東坡肉」就把五花肉的製作推向了至高無上的地位。

正因為蘇東坡對五花肉烹飪的精準闡釋,成為國人吃紅燒肉的風向標,於是乎,不只是浙菜有「東坡肉」、「東坡肘子」,就連遠在膠東半島的魯菜「扣肉」,也有人冠之以「東坡扣肉」之名。

梅菜扣肉是不是從東坡扣肉演變而來,不得而知,但蘇東坡當年居梅州時,東坡肉即傳入梅州,而「凈洗鍋,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的五花肉製作方法也被梅州人掌握,聰明的梅州人把浙菜的「東坡肉」和魯菜的「扣肉」相結合,再加上梅州客家人的飲食習慣,以梅菜和五花肉一起烹飪出了絕世美味的梅菜扣肉,一經出世,就引起世人的喜愛,不只是梅州人民待客的美味佳肴,同樣是全國各地喜歡五花肉人士的心頭好。

因為梅菜扣肉真正達到了油而不膩的境界。

今天我就來復刻一道「梅菜扣肉」的做法。

準備食材:

帶皮五花肉500g,梅菜乾1把。


食譜程序:

一、五花肉處理:

1、五花肉清洗乾淨,去雜毛,可以用鑷子拔,也可以用火燒,干鍋燙毛,隨你喜歡;

冷水下鍋,鍋中下入八角、桂皮、料酒,去豬肉腥臊;

撇去浮沫,微火煮半小時,待筷子可以插入肉里即是熟了,撈起,冷水下沖洗乾淨;

2、用牙籤在五花肉的肉皮上扎孔,廚房紙吸取五花肉多餘的水分,以防水分過多,入油鍋時容易濺油;

3、起油鍋,七成溫,肉皮朝下用油炸,肉皮、肥脂和水分都容易濺油,建議蓋上鍋蓋炸,以防油濺傷;

4、炸至金黃撈出,放冰水裡快速冷卻,並浸泡至皮軟,這是讓扣肉的皮呈虎皮狀態的關鍵;

5、皮泡軟後,切1cm厚的薄片;

準備20ml的醬油、10g糖、10g蒜蓉、10g辣椒麵;

6、將調料放進五花肉片里,抓勻;

7、腌制20分鐘即可。

二、梅菜乾處理:

1、梅菜乾沖洗乾淨,倒入開水浸泡2小時;

2、浸泡後的梅菜乾,用清水洗乾淨,注意有沙粒;

上砧板,切細,加上辣椒、鹽等調味下油鍋炒香即可。

三、上蒸鍋:

1、腌制好的五花肉,皮朝下整齊擺放在碗中;

2、將炒香的梅菜乾覆蓋在五花肉上;

3、蓋上蓋子,上蒸鍋蒸60分鐘;

4、出鍋倒扣在盤子裡,

撒上蔥花,一盤色香味俱全的梅菜扣肉即做成了。

蒸熟後的梅菜芳香異常,而五花肉經過烹煮油炸,已去了大半的油脂,再是梅菜一個小時的沁入,更是吸了五花肉另一半的油脂,蒸熟後的五花肉酥而不爛、不油不膩、入口即化,即使是愛美不想發胖的女孩兒,也可大快朵頤。

當然,最愛梅菜扣肉的則是高歌「大江東去」的那一幫豪爽漢子。

一盤梅菜扣肉,一壺老酒,幾位兄弟,杯箸往來之間,便是回到了宋朝,在赤壁下,「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一個個興致盎然,高喊「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等到酒過三巡,大有「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英雄氣概,而喝到了最後,也就「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這裡是「草草啖鹽說蜜」,圖文原創,力求給大夥呈現原汁原味的地方美食。原創不易,拒絕盜文盜圖,違者必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dZpM2wB8g2yegNDLXW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