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7,近期必看電影

2019-07-29     第十電影

樹高千尺,葉落歸根。

當人老了,最念念不忘的,總是童年與往事。

西班牙國寶級電影大師佩德羅·阿莫多瓦·卡瓦耶羅,在70歲時拍攝的這部自傳體電影,定名:

《痛苦與榮耀》


痛苦,在前。

影片開場。

是對潛入泳池中薩爾瓦多的背痕特寫,這既揭示了主人公的身心傷痛,也預示著影片沉穩而靜謐的基調。




榮耀,在後。

影片在坎城展映時拿下3.3分的場刊高分(滿分4分),主演安東尼奧·班德拉斯還將最佳男主角成功收入囊中。

而在今年的上海電影節,《痛苦與榮耀》共有五場展映,開票三分鐘就全部售罄。




在片中,阿莫多瓦細細的剖切自我的內心世界,帶領觀眾一同追尋生命的意義。

影片告別了強烈的戲劇轉折與衝突,在平緩的敘事外衣下,流淌著這位電影大師的真情實感。

阿莫多瓦談及此片時說道:「我的所有電影都代表我,但是這一次我走得更遠,在其中的是我的靈魂。」

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這部《痛苦與榮耀》,也一起找尋阿莫多瓦的靈魂歸宿。


阿莫多瓦在片場

1

紅色

(劇透警告。)

在阿莫多瓦電影中,總是少不了一抹紅。

而吸毒,變性,暴力,同性戀,性侵,妓女等禁忌話題,也是他時常關注與聚焦的主題。



阿莫多瓦電影海報中的「紅」

紅。

與阿莫多瓦聚焦的主題交相輝映。

阿莫多瓦電影中的狂熱角色都充斥著紅色意向,這體現著對原始生命力的崇仰與吶喊。

《痛苦與榮耀》中的薩爾瓦多,亦不例外。

在影片中,他身著各種各樣的紅色衣服,體現著人物內心狀態的遷移變化。

薩爾瓦多與阿爾貝托時隔三十年後,首次見面。

已經是蜚聲國際大導演的薩爾瓦多,如今被失眠、慢性咽炎、耳炎、胃食管反流、消化道潰瘍等問題所困擾。

此時的他已經停止了電影的創作。

見到阿爾貝托時,他身著一襲亮橘色的外衣,代表著其擁有健康而積極的活力。



但注意看,在這件光鮮無比的橘色外衣之下,是一件暗紅色的毛衣。

伏筆就此埋下。



後來在阿爾貝托的交談中,薩爾瓦多開始嘗試吸食海洛因。



自此以後,他逐漸依賴毒品來緩解疼痛,並越陷越深,難以自拔。

他與阿爾貝托在一起吸食毒品時,身上的「紅」,飽和度變得越來越低。

又或者說,他最開始用以示人的那件亮橘色外衣,變得逐漸稀薄而透明。



後來,接受正規治療並決心戒掉毒品的薩爾瓦多。

其身上的紅色又逐漸顯現,飽和度逐漸抬升。



到影片最後一幕時,他穿著一件亮色拼花的紅衣。

此時的他,已經從困境中走出。



紅。

暗喻是薩爾瓦多對生活的信仰與激情。

紅的出現與紅的褪去。

都體現著薩爾瓦多內心掙扎的冷暖,以及生活狀態的起伏。

見到昔日戀人時,薩爾瓦多身穿冷青色條紋衫,傳達出冷清、審慎而複雜的心理。

而男友費德提克則身穿一件鮮艷紅色的夾克,則象徵著熱烈的慾望。



兩人臨別之際。

費德提克提出想要與薩爾瓦多再共度一晚,隨後被薩爾瓦色婉言謝絕。

這與影片所鋪墊的情緒完全吻合。



而在另一條回憶的線索中,也有一抹紅。

小薩爾瓦多與泥瓦匠的共處,泥瓦匠為其畫像時,小薩爾瓦多身穿一件紅衣。

而當小薩爾瓦多第一次見到泥瓦匠赤裸的男性器官時,他臉色緋紅的倒下。



小薩爾瓦多的紅。

對人性中原始慾望的直接描述,也為其後來的性傾向選擇埋下了情感的種子。



在《痛苦與榮耀》導演規避了大起大落的劇情詭談,而是通過對色彩對比的把控來支撐劇情的張力。

當然, 這也是阿莫多瓦一直所擅長的手法,即通過對色彩的語義解碼,注入了其對生命、情慾、人性的深邃思考。


2

情感

《痛苦與榮耀》是阿莫多瓦的第21部電影長片。

在豆瓣上,阿莫多瓦獲得了自己職業生涯的最高評分:8.7分。



這也是阿莫多瓦獻給自己的一首詩。

所有熱愛阿莫多瓦的人,都會為這部影片留下熱忱的淚水。

影片聚焦了一個步入晚年的電影導演,其實亦是阿莫多瓦與自我的對標。

海報中,薩爾瓦多背後的那個面部陰影輪廓,熟悉的影迷,一眼就能看出那就是導演本人。

《痛苦與榮耀》並沒有對導演過去的豐功偉績著重描述,而是揭開了一段段痛苦的傷痕記憶。

小時候,薩爾瓦多不願去神學院,與因此與母親產生隔閡。



薩爾瓦爾與親密戀人費德提克分手,在劇本中直言:

自己的愛情輸給費德提克對白粉的癮。



32年前,薩爾瓦多對阿爾貝托的表演十分不滿,並因此與此斷絕合作往來。

親人,愛人,朋友。

薩爾瓦多生活中每一條維度上,都充滿著艱險與挑戰。

而《痛苦與榮耀》的三段線索,導演巧妙的將彼此聯繫,最後織構成一張完整而豐富的人生圖景。

薩爾瓦多的榮耀是什麼?

是功名利祿這些身外之物嗎?

錯。

是薩爾瓦多與自我的和解,與生活的和解,與世界的和解。

薩爾瓦多在母親離世前,向母親道歉,請求原諒。



他與戀人費德提克再次熱吻,多年的遺憾得以彌補,繼續維持好友的關係。

他將《癮》的劇本送給阿爾貝托,助其在劇場完成了精彩的表演。

而關於他做自己的生活。

薩爾瓦多最終戒掉毒癮,積極治療自身的病痛,重新拿起導筒,恢復了工作。

將以往的隔閡與遺憾一一化解,處之泰然的面對生活中各種不請自來的意外。

這就是他生命中最大的「榮耀」。


3

電影

薩爾瓦多在影片中說:

「最好的演員不是那些撒眼淚的,而是那些使勁忍住淚水的。」



所言非虛。

薩爾瓦多見到昔日戀人費德提克,當問及費德提克的家人還知道些什麼時,他的眼睛中噙滿淚水。

他生怕這段「特殊」的情感經歷,為費德提克的生活帶來困擾。



而淚水並未落下,但薩爾瓦多渴望又怯懦的情感,已經鑽進了每一個觀眾的靈魂里。

但聽說費德提克已經離婚後,薩爾瓦多又小心翼翼的發問:



一雙眼睛,裝滿了太多溝壑與轉折。

這就是坎城影帝的功力。

不動聲色的故事,其蘊含的力量,往往才能深深浸入人心。

阿莫多瓦深諳此理。



在《痛苦與榮耀》中,他卸下了諸多刻意的戲劇偽裝,用坦陳的胸懷完成與自我的靈魂對話。

現實中的阿莫多瓦,童年時與教徒們一起學習,在唱詩班裡長大。

與此同時,阿莫多瓦也是一名同性戀者。

面對世界,阿莫多瓦過去常常用尖銳的話題作為武器,但如今的他,口吻更加舒緩而平和。



剎那間,溫柔的阿莫多瓦也令人恍惚:

人的老去,原來也可以是一件無比迷人的事情。

在《痛苦與榮耀》中,阿莫多瓦借演員之口,說出了許多自己想說的話,包括那句:

「拯救我的是電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d4WPWwB8g2yegNDCQq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