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驗:由於擔心別人評價你購買商品、光顧商場的品味或是偏好,因此索性選擇隱瞞自己的購物傾向?
80情侶間的秘密將加深他們之間的感情,這一點毋庸置疑。但消費者在隱藏他們的品牌取向時,是否也會有相同的情況呢?一項由陶森大學的研究者們得出的結論顯示:偷情的戀人們往往會努力壓制自己對另一方的情感,但這一舉動往往會導致愈加強烈的感情。這個現象產生了一種被稱之為強迫性關注的心理循環,該循環最終將會使得秘密的指向物對人們產生愈加強烈的吸引力。
為了了解品牌隱私是否會加深消費者和品牌之間的聯繫,研究者們開展了一連串的實驗。首先,他們開展了一項調查,來判斷消費者當中的品牌隱私現象是否是常態。他們詢問實驗參與者們,可曾有不願在大庭廣眾之下使用的品牌、對使用的品牌名稱撒謊或是隱藏在眾人面前使用某一品牌。結果顯示,66%的被試有過類似的經驗,其中40%的被試提到,之所以隱藏品牌是因為感到尷尬。例如,有一名被試說,他不希望別人知道他吃了麥當勞,因為麥當勞代表了一種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另一位被試說她不希望別人知道她的衣服是從Torrid買的,因為Torrid的衣服都是加大碼的。
在下一項實驗中,參與者們收到了一袋格諾拉麥片,並且要求他們食用它。其中一組被要求不能把吃麥片的事告訴別人,另一組則沒有得到類似的要求。兩周之後,被試參與了一場用以測量他們與麥片之間品牌聯繫的測試,而結果顯示,偷偷吃麥片的那組人與格諾拉麥片之間的品牌聯繫強於那些光明正大吃麥片的人。
在另一個實驗中,200名被試觀看了一段未知的音樂人的影片,並就觀看過程回答了一份有關音樂人的問卷。兩周之後,同樣的一批人收到了完成後續問卷的通知,但通知還要求他們,如果之前已經回答過了問卷,那麼不要再繼續回答新發放的問卷。
儘管受到了警告,超過50名實驗者還是完成了第二份關於音樂人的問卷。因此也就是說,他們自發地撒了謊。接下來,那些沒有撒謊的被試們又收到了實驗者發來的通知,要求他們完成一個相似的問卷,同樣的,也提示他們如果之前已經完成過問卷,就不要再做新的問卷了。結果顯示,更多的人由於受到壓制、約束,而選擇了撒謊,因此也事實上增強了同這名未知的音樂人的聯繫。
因此,從消費者角度而言,這一研究說明了消費者與品牌之間的秘密連接將會增強消費者的品牌忠誠度。「或許,我們之所以認為一個品牌合我們的胃口,其原因就在於我們在保護自己的品牌隱私時產生了一種類似於強迫性關注的心理現象」。
對於市場營銷者而言,這一結果和通常大家的認知正相反。那些對於使用某一品牌感到尷尬的人說不定正是這一品牌的忠實用戶。也許他們不會對品牌大家讚揚,但他們會以匿名評論的形式與品牌發生互動。為這一類型的消費者們提供更加隱秘的購買途徑,說不定可以成為一種行之有效的促銷方案。
文章內容基於知識共享協議編譯。文中圖片除特別註明外,均來源於免版權網站,已保留原圖地址。
文中任何內容如涉及侵權請聯繫後台處理。
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覺得文章內容有趣?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