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人保障金不交後果嚴重!一文了解:「殘保金」政策的5個要點

2019-12-18     理個稅

你關心的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又稱:殘保金、殘疾人保障金)有最新政策啦!

2019年12月4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決定,完善殘保金徵收辦法,激勵更多用人單位提高安排殘疾人就業比例,「對超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的用人單位加大獎勵力度」。

會議還決定,殘保金優先用於保障殘疾人就業和支持職業培訓、就業服務等相關支出,提升殘疾人就業質量。

其實,關於殘保金的徵收問題,很多企業都是「迷迷糊糊」的。

今天,小編就跟大家詳細講一講「殘保金」那些事兒。

你知道「殘保金」是什麼?

殘疾人保障金屬於政府性基金

所謂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是為保障殘疾人權益,由未按規定安排殘疾人就業的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民辦非企業單位繳納的資金,由用人單位所在地的主管稅務機關負責徵收。

小編提醒,雖然是稅務機關徵收,但殘保金是一項政府性基金,屬於「非稅收入」項目。

所謂政府性基金,是指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所屬部門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和中共中央、國務院文件規定,為支持特定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事業發展,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無償徵收的具有專項用途的財政資金。

很多企業將殘保金跟「稅收收入」混為一談,這是不對的,記住啦!

殘保金必須要交嗎?

殘疾人保障金不交後果早知道

「未達標準必須交殘疾人保障金」,這裡的「標準」指的便是:用人單位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的比例。

一般來說,用人單位安排殘疾人就業的比例不得低於本單位在職職工總數的1.5%。

當然,也有一些省份比較特殊,例如:四川規定比例為1.6%,新疆規定比例為2%。(具體以當地公布的標準為準)

舉例說明:某企業在職職工總數為100人,當地規定比例為1.5%。

這意味著,如果該企業安排殘疾人就業人數達到1.5個(100*1.5%),就不用交殘保金;如果達不到這個標準,就要交相應的殘保金。

小編提醒,既不按規定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又不交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的單位,將可能面對以下後果:

1、由殘保金徵收機關提交財政部門,由財政部門予以警告,並向用人單位發出《責令限期繳納通知書》;逾期仍不繳納的,除補繳欠繳數額外,還應當自欠繳之日起,按日加收5‰的滯納金。

2、在一些打擊拖欠殘保金力度比較大的省市,拖欠殘保金的單位將被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3、部分省市,還將拖欠殘保金列為「失信行為」,構成嚴重失信行為的用人單位還會被列入「黑名單」,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將被限制高消費,用人單位暫緩辦理上市、融資等,後果很嚴重!

殘保金如何計算?

殘疾人就業保障金計算公式記牢

政策規定,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按上年用人單位安排殘疾人就業未達到規定比例的差額人數和本單位在職職工年平均工資之積計算繳納。

計算公式如下:

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年繳納額=(上年用人單位在職職工人數×當地規定的比例-上年用人單位實際安排的殘疾人就業人數)×上年用人單位在職職工年平均工資。

例如:某公司2018年在職職工年平均工資為10萬元,在職職工人數100人,當地規定的比例為1.5%。

企業如果沒有安排殘疾人就業的,則需要繳納殘保金:100*1.5%*10=15(萬元)

咋一看,真心疼,都是錢!有沒有「省錢」方法呢?

小編建議,在職職工人數多,平均工資又高的企業,可以適當招聘一些殘疾人來從事輔助類工作,例如:行動不便、視力低下可從事電話客服,言語表達不清楚可從事在線客服等等。

根據殘疾人保障金政策規定,企業安排殘疾人越多,獎勵越大!

那麼,獎勵多少錢呢?小編看了下,各地獎勵標準不一。

有的城市規定,達到規定比例,就給獎勵;有的城市則規定,超過規定比例,才有獎勵。

而獎勵金額,大部分城市選擇固定一個數,每超比例安置1名殘疾人,就給5000元—8000元。

少部分城市按照當地上年度最低工資標準的倍數來算,通常1倍—4倍之間。

所以,「達標」或「超標」完成的企業,別忘了申請獎勵金哦!

殘保金優惠政策有哪些?

小公司不用繳納殘保金

根據財政部發布的《關於取消、調整部分政府性基金有關政策的通知》(財稅[2017]18號)規定:

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免徵範圍,由自工商註冊登記之日起3年內、在職職工總數20人(含)以下小微企業,調整為在職職工總數30人(含)以下的企業。調整免徵範圍後,工商註冊登記未滿3年、在職職工總數30人(含)以下的企業,可在剩餘時期內按規定免徵殘疾人就業保障金。

此外,用人單位在職職工年平均工資未超過當地社會平均工資3倍(含)的,按用人單位在職職工年平均工資計征殘疾人就業保障金;超過當地社會平均工資3倍以上的,按當地社會平均工資3倍計征殘疾人就業保障金。

另據財政部發布的《關於降低部分政府性基金徵收標準的通知》(財稅〔2018〕39號)規定:

自2018年4月1日起,將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徵收標準上限,由當地社會平均工資的3倍降低至2倍。其中,用人單位在職職工平均工資未超過當地社會平均工資2倍(含)的,按用人單位在職職工年平均工資計征殘疾人就業保障金;超過當地社會平均工資2倍的,按當地社會平均工資2倍計征殘疾人就業保障金。

小編提醒,「小公司不用繳納殘保金」是有條件要求的。即:自工商登記註冊之日起3年內,對安排殘疾人就業未達到規定比例、在職職工總數30人(含)以下。

殘保金怎麼申報?

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申報表這麼填

據了解,未按規定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的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民辦非企業等用人單位,應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稅務機關依照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確定的申報期限、申報內容,向稅務機關申報繳納殘疾人就業保障金。

需要注意的是:申報期限、申報內容是「因地而異」的,可以查看當地公布的《***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徵收使用管理實施辦法》。

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幾個省市的申報期限有關規定:

【北京】保障金按年計算征繳,申報繳費期限為每年8月1日到9月30日。

【廣東】保障金按年申報繳費期為每年8月至11月。

【浙江】用人單位按月(或按季)向地稅徵收機關申報、繳納殘疾人就業保障金。

【山東】保障金實行按年繳納,申報繳費期限為每年7月1日—10月31日。

【江西】每年3—4月份為安排殘疾人就業申報審核期。

小編提醒,《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繳費申報表》是申報殘保金的重要材料,很多企業並不清楚: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申報表怎麼填?

以貴州省為例,填表說明如下:

1、標記「*」為必填項目,未標記「*」欄目由各地稅務機關根據當地情況提出填寫要求。

2、「用人單位名稱」指《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或其他核准證照上的「名稱」。

3、「在職職工」是指用人單位在編人員或依法與用人單位簽訂1年以上(含1年)勞動合同(服務協議)的人員,季節性用工應當折算為年平均用工人數,以勞務派遣用工的,計入派遣單位在職職工人數。

4、「應安排殘疾人就業比例」依據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人民政府規定填寫,不得低於本單位在職職工總數的1.5%。

5、「上年實際安排殘疾人就業人數」依據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核定後數據填寫;如用人單位安排1名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1至2級)或《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軍人證》(1至3級)的人員就業的,按照安排2名殘疾人就業計算。

6、本表一式二份,申報單位按照稅務機關規定的申報期限向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繳費,主管稅務機關受理後,一份繳費用人單位留存,一份稅務機關留存。


如果您覺得文章有幫助,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每天及時獲取實用好文章!

「理個稅」提供最專業個稅資訊及籌劃與綜合管理服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7HYGW8BMH2_cNUgBjT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