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是否發育落後,看這6個大動作很關鍵,父母快看孩子是否達標

2020-03-18     小書蟲媽媽

文 | 小書蟲媽媽

昨天,在一個同學群里,幾個生了寶寶的同學在聊育兒經驗。小秋同學說:「我家寶寶六個月了,現在滿屋爬,要時時刻刻盯著,一分鐘也不敢放鬆!」

小夢聽了,有點不敢相信地說:「你家寶寶6個月就會爬啦,我家兒子現在9個月了,還不會爬!難道是發育遲緩嗎?」

小怡同學聽她們的討論,也發表意見了:「寶寶9個月還不會爬啊,肯定是發育落後,我家女兒7個月時,已經能熟練爬樓梯了。」

小秋同學聽了兩個同學的意見,開始擔心起來,難道自己的寶貝真的是發育落後嗎?她只是不會爬,其他方面都挺好的啊。有的父母總覺得自己的孩子沒有按照某個標準生長,或是跟身邊同齡的孩子比較某些方面的能力比較差,進而擔心寶寶是不是存在什麼問題。這種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對於爸爸媽媽來說,都是非常關心寶寶的生長發育情況,孩子的「大運動」就是其中一個方面,而大運動就是寶寶在發育成長過程中,每個階段所學會的一些肢體運動,只有這些大運動符合寶寶月齡內標準範圍,才能說明寶寶發育是正常的。

關於嬰兒的發育,民間有句這樣的順口溜:「三翻六坐七滾八爬十二走」,說的就是寶寶什麼時候學會翻身、坐、翻滾、爬行、走等大動作普遍的發展狀況。如果寶寶在一定的時間範圍內達到這個標準,就有可能寶寶是發育落後了。

寶寶是否發育落後,看這6個大動作很關鍵,抬頭、翻身、坐立、爬行、站立、行走。那麼,寶寶要在哪個月齡學會了這幾個大動作才算達標呢?

小書蟲媽媽為大家整理了以下六個大動作發展的規律,爸爸媽媽們可以對照自己寶寶的情況,看看是否達標。

寶寶抬頭:

  • 滿月:大部分寶寶在趴著的時候能短暫抬頭;
  • 2個月:大部分寶寶趴著的時候,頭能抬高45度;
  • 4個月:絕大多數寶寶在趴著的時候,頭能抬高90度,可以雙手撐抬起胸部;

溫馨提示:3個月的寶寶,父母可以幫助他做俯臥抬頭訓練。俯臥抬頭訓練時間,可以根據寶寶的能力靈活安排。開始時,只練10~30秒鐘,逐漸延長時時間。爸媽在給寶寶做這個訓練時,不要讓寶寶感到疲勞,每天2~3次即可。

寶寶翻身:

  • 3~4個月:大多數寶寶開始嘗試翻身;
  • 5~6個月:基本上熟練掌握了翻身的技能;
  • 6~7個月:翻身動作比較靈活,能迅速地從仰臥位翻到俯臥位,或者從俯臥位翻到仰臥位。

溫馨提示:翻身是寶寶第一個移動手段,標誌著寶寶運動技能的進一步發展,是非常有意義的運動。媽媽在幫助或訓練寶寶翻身的時候,要選準時機,不能拔苗助長。媽媽要留意寶寶發出的種想翻身的信號,適時地幫寶寶一把,會讓他更容易掌握翻身的要領。

寶寶坐立:

  • 4~5個月:(靠坐)寶寶可以靠在大人懷裡或者物體上坐一會兒。
  • 6~7個月:(扶坐)有人扶著,寶寶可以雙手支撐著坐一會兒。
  • 7~8個月:(獨坐)寶寶可以獨立坐著,並且坐得很穩。

溫馨提示:寶寶能夠獨立坐起以後,對周圍的世界就會有一個全新的視角。一旦寶寶的背部和頸部肌肉足夠強壯到能保持直立姿勢,並且他也明白了怎樣擺放雙腿才不會倒下的時候,對寶寶學習學爬、站立和走路是很有幫助的。

寶寶爬行:

  • 5~6個月:隨著上下肢力量的變強,寶寶開始有四肢爬行的跡象。
  • 8~9個月:寶寶開始有意識地匍匐、爬行。

溫馨提示:學習爬行是對腦神經系統功能的一次強化訓練。爬行需要大腦和小腦之間的密切配合,多爬能夠豐富大腦和小腦之間的神經聯繫,促進腦的發育。爬行還會刺激左右腦均衡發展,有助於理解力與記憶力的發展。

寶寶站立:

  • 9~10個月:大部分寶寶可以扶著東西站立。
  • 12~14個月:絕大多數寶寶可以獨立站立。

溫馨提示:寶寶剛學會站立時,對寶寶來說最大的挑戰就是如何從站立位轉換到坐位,因而,如果爸媽發現寶寶站著陷入困境時,媽媽要想辦法引導寶寶坐下。

寶寶行走:

  • 12~18個月:大部分寶寶在這之間學會獨立行走。
  • 如果超過18個月,寶寶還是不會獨立行走,就要去看看醫生,找出原因。

溫馨提示:寶寶在學習走路的過程中,會經常跌倒,父母應鼓勵他自己爬起來,並鼓勵他再來一次。同時,對寶寶每一次扶站、獨站、扶走、獨走的成功,爸媽都應立即給予寶寶表揚,讓寶寶有充足的信心走好每一步。

小書蟲媽媽溫馨提示:

寶寶在經歷了抬頭、坐、翻身、爬行等運動發育的過程之後,站立和行走的運動技能就會自然誕生。只要寶寶身體健康,身高體重都在標準範圍,有時候動作發育的慢一些都是正常的;但若是寶寶發育真的滯後很多,確實可能存在發育異常,要及早去看醫生進行糾正,爸媽一定要重視哦。

小書蟲媽媽,二胎寶媽、高級育嬰師、早教老師,多平台原創優質作者。愛孩子、愛生活,願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66vLXEBiuFnsJQV3PH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