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音樂在線付費用戶兩年翻一番,鹿晗、張雲雷貢獻了什麼?

2021-03-24     娛樂產業

原標題:騰訊音樂在線付費用戶兩年翻一番,鹿晗、張雲雷貢獻了什麼?

作者 / TME

3月23日,騰訊音樂娛樂集團(以下簡稱騰訊音樂,或TME)發布Q4及2020全年未經審計的財務報告財報,業績一經發布,騰訊音樂股價盤後股價一度漲超2.14%。

根據數據,2020年第四季度,騰訊音樂總營收同比增長14.3%至人民幣83.4億元,其中在線音樂服務收入同比增長達29.0%,高於2020年第三季度的25.9%;

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全年,騰訊音樂總營同比增長14.6%至人民幣291.5億元,歸屬於股東凈利潤同比增長4.3%至人民幣41.6億元,調整後(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下(Non-IFRS)準則下)凈利潤達人民幣49.5億元。

在線音樂付費增長率表現強勁,TME整體營收表現普遍超出預期。

同時,騰訊音樂宣布與華納音樂提前續簽了長期戰略合作協議。除此之外,粉絲經濟模式下的中國數字音樂專輯市場繼續呈現高增長勢頭。

在線付費用戶兩年翻番,

在線音樂終於能靠音樂了?

老情況,包含全民K歌、音樂直播等產品或服務的社交娛樂版權業務的強勢變現能力,依然是騰訊音樂漂亮的財報數據的扛鼎。

但同時,TME在線音樂業務板塊的增長也有目共睹,付費用戶與付費率均呈大幅提升。

具體數據上,2020年第四季度TME在線音樂付費用戶達5600萬,兩年翻一番,同比增長40.4%,環比凈增長為430萬,付費率歷史性破9%。

TME官方使用了「歷史性」這個詞來形容破9%的付費率增長。

一直以來,營收良好的TME,被詬病音樂平台不靠音樂本身賺錢,版權直接變現的難度,付費轉化率較低和付費率增速緩慢,是國內音樂流媒體繞不開的話題。從大環境來說,版權、付費意識薄弱,這是國內內容付費共同的難題,改變現狀,道阻且長。

如今9%的國內行業最高,雖然與國際音樂流媒體50%的付費率相比依然有長的路要走。但這歷史性的付費率,不僅僅給了在線音樂一個樂觀的付費提升空間,也在某種程度上反應了當前大眾對內容付費的意願有所提升,版權環境正在不斷改善。

另一方面,在線付費用戶不斷提升的同時,廣告服務的商業變現效率也在加速,2020年第四季度,TME廣告服務收入也實現了超100%的同比增長。預計未來,騰訊音樂還是會加大廣告投放,積極布局廣告業務,拓展收入增量空間。

社交娛樂業務方面,騰訊音樂第四季度來自於社交娛樂服務及其他業務的營收為人民幣55.8億元(約合8.54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的人民幣51.5億元相比增長8.2%。線上K歌業務是增長的主要驅動力。

但具體來看,社交娛樂業務的MAU與付費用戶呈現了持續性的下滑,Q3社交娛樂MAU為2.35億,同比下降6.4%,付費用戶1050萬,同比下滑14.6%。而到了Q4,MAU持續下滑到了2.23億,付費用戶相比Q3有所增長,但對比去年同期下滑了14.3%。

比較值得注意的是,在MAU與付費用戶均下滑的情況之下,其社交娛樂版權的ARPPU(每付費用戶平均收入)同比增長26.3%,達到了172.1元,對比去年同期的136.3元,同比大幅增加26.3%。而在線音樂的ARPPU只有9.4,可見社交娛樂服務的盈利能力有多麼強勁。

這意味著,在TME社交娛樂版塊,雖然市場開始出現飽和跡象,用戶增長面臨瓶頸,但其運營與內容上的策略更新,有效帶動提升了用戶轉化率和單一用戶的付費金額。

為了防禦抖音等短視頻直播平台的外部競爭,近年來,騰訊音樂也採取了適當措施對產品體驗進行改善。

如推出好友歌房、加強推薦流,全方位在視覺設計、K歌體驗和視頻化等仿佛提升全民K歌的用戶體驗,打造專屬K歌社區,進一步滿足娛樂社交的需求。因此可以看到,儘管付費用戶數量與月活躍度持續下降,最終還是實現整體收入的增長與ARPPU的提升。

接下來如何運營好現有的用戶保持付費的增長,也會是騰訊音樂將要持續面臨的問題。

粉絲經濟帶動下,數字專輯勢頭正猛

當鹿晗、BLACKPINK、林俊傑、張雲雷的名字與騰訊音樂財報一同出現,數字專輯市場的火熱可窺一斑。

騰訊音樂(QQ音樂)於2014年,與周杰倫推聯手,出了國內首張數字專輯《哎呦,不錯哦》,正式開啟音樂專輯的數字發行模式。過去幾年間,在粉絲經濟的推動下,數字專輯風生水起。

根據FUNJI的數據,從2014年到2019年,中國音樂平台付費專輯總銷量達到6.7億,實現了191倍的增長。去年,肖戰發布的《光點》累計銷量高達4498.89萬張,單張3元,總計銷售額超過1.3億。

數字專輯正在成為在線音樂付費的重要收入。

根據據此前介面新聞的報道:

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旗下三大音樂平台(QQ 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是2020年上半年發片最多的平台,由其獨家發售的數專數量超過全網發片量的一半;銷售額占據2020年上半年整體數字專輯銷售額的 78%,幾乎是第二名網易雲音樂銷售額的 4 倍,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 92.1%;在非獨數字專輯部分,TME 也占據了全網 61% 的銷售額。

而伴隨著不斷被刷新的銷售記錄,音樂市場的圈層化、分眾化與包容性也正在成為重要的時代標誌。銷量不等於傳唱度,全靠粉絲熱情氪金。大環境來看,數字專輯的火熱,間接完成了在線音樂用戶付費意識的增強,而對音樂平台而言,收割粉絲經濟的同時,還能盤活一下垂直社交,去年BLACKPINK在彼時QQ音樂新上線的撲通社區進行了專輯首發,效果顯著,顯示出撲通社區的宣發可能性。

除了占據數字專輯內容池的大半壁江山,今日,騰訊音樂還宣布與華納音樂提前續簽了長期戰略合作協議。

根據合作協議,雙方還將以合資音樂廠牌或其他形式展開更多深度合作,華納音樂的授權將涵蓋公司旗下所有音樂娛樂平台,以及雙方將共同開發商用音樂,進一步擴大戰略合作範圍。

同時在培育音樂人方面,據本季財報顯示,騰訊音樂人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第四季度,總入駐音樂人數量繼續保持超過100%的同比高增長,與去年同期相比,平台獨家音樂人數量在第四季度增長至14倍,截至2020年底,上傳到平台的原創歌曲數量超100萬首,再次實現翻倍增長。

而無論是此前與環球的交叉持股商業滲透、如今與華納音樂的深度合作,還是騰訊音樂人培育,在內容源頭下功夫,不僅有助於TME擴充內容、持續推動付費轉化,更有助於降低內容採購成本,在內容獲取上保有優勢,提高營業利潤率。

做廠牌、推音樂人的本質,都是做內容,更清楚一點是做新內容。在短視頻的衝擊面前,海量音樂內容的版權或能協助音樂平台實現內容壁壘的建設。

此外,新業務上,TME大舉布局長音頻內容、疫情期間迅速建立起TME live線上演出品牌,無論是在未來的長音頻IP授權、長音頻內容消費、以及TME live所帶來的明星聯動效果上,都會成為平台用戶數及收入的潛在新增長點。

根據財報,Q4,騰訊音樂長音頻專輯數量同比增長370%,MAU滲透率從去年同期的5.5%增長至14.8%,長音頻用戶日均使用時長持續增長。今年1月,TME收購了懶人聽書,持續擴充長音頻內容版權。

無論是積極參與音樂產業鏈上游的製作與發行,還是利用版權優勢對更多的泛娛樂載體進行滲透,占據產業中端騰訊音樂,正盯緊每一個能推動在線音樂平台完成上下游的聯動和相互賦能,以及實現行業延展的變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RvO_YngB9wjdwRpv6mL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