聾人女孩逆襲成為清華博士,讓聾兒學會唇語或許是可行之路

2020-05-04     陽光語言矯正師

口型和表情對聾人很重要

故事要從一個口罩說起,疫情期間,聾人朋友們也希望通過各種渠道,獲得最新的時事消息,在一次新聞發布會現場,手語翻譯員戴著自製的「神器」——透明口罩,引起了廣泛的注意,不要小瞧了這個透明口罩,從事聾人語言康復的人都知道,這個透明的口罩,對部分聾啞人士很重要,因為他們藉助表情和口型傳遞的信息會更豐富,更快捷。


唇語能讓聾啞人走多遠?

口形、唇形對於聾啞人士的溝通學習非常重要,有一種專門解讀聾人的語言叫——唇語。唇語不僅能幫助聾啞人士解讀語言,幫助溝通,甚至還能成為語言康復的突破口。

中國青年報曾經報道,瑤族女孩江夢南,讀唇語學說話並考上清華博士 26歲失聰女孩江夢南,幼時就雙耳失聰,靠讀唇語學會了說話。小學四年級直接跳級到六年級,高考615分考入吉林大學,後又通過清華大學博士研究生面試。

正因為有了語言的溝通,讓江夢南在學習上一路過關斬將,取得了常人都無法比擬的成績,令人羨慕!



讀唇並不簡單

江夢南出生在一個瑤族教師家庭。半歲時,因為誤用耳毒性藥物,導致極重度神經性耳聾,普通人聽力損失大於90分貝即為重度耳聾,她的左耳損失大於105分貝,右耳聽力完全喪失,大夫都認為毫無希望,開口說話的機會十分渺茫。但是父母並沒有放棄,母親辭職,特意去了一個聾啞人學校自學手語唇語,並成為當地第一個拿到特教職業師資證書的人。


父母不甘心讓她上聾啞學校,也拒絕再要一個孩子,決定全心全意培養江夢南,教她靠讀唇語學習發聲和說話。

讀唇很難,普通人聽到一個發音可能一次就記住,但是讀唇1000次達到正確,已經是最快的速度了!讀唇不只是看一看那麼簡單,需要明白喉嚨振動與口型變化的關係,然後進行正音訓練,為了讀准一個音節,千百次的練習必不可少。



解讀唇語的秘密

很多人以為,聾啞人主要是通過手語溝通,為什麼還要看錶情和口形呢?實際上,手語最好是能夠和口形相結合,才能夠便於準確的理解。

據研究表明,視覺信息可以幫助人們更多地識別語言單詞,特別是在某些噪音水平下,這樣的提升最高能到 6倍。人腦可以藉助於視覺,從說話人的面部以及嘴唇的移動獲得一定的視覺信息。

而這樣的視覺信息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識別說話的內容,在不同的噪音水平下,面部以及嘴唇的移動信息能幫助我們提高 10%~60%左右的識別率。


結語

聾人的思維方式是看文字和手語在腦海里形成畫面感,打手語的人其實也可說是在表演,將自己看到的事情,通過表情動作描述物體形狀表演出來,讓看的對方有在腦海里有畫面感。

​所以,大家在新聞聯播上看到的手語老師,仔細觀察其實是帶有口形和表情表演的。據說表演係數難度最大的手語翻譯,當然要屬央視段子手朱廣權的手語翻譯,據說翻譯老師經常被搞宕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RTOV4nEBiuFnsJQVXZo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