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面嫩、心善,不適合當班主任?」老教師:掌握方法,人人都行

2019-08-28     君山老師

今早收到一位準班主任的私信,大致意思是,自己年紀小、面嫩、心善,原來和學生關係還挺好的,但臨近要當班主任了,突然慌得很,不知道自己合不合適。

類似詢問,最近一段時間君山收到了好多。在這裡,我講一講自己關於這方面的一些想法吧。如果你也有類似的問題,可以參考一下:

1、任何人都適合當班主任。

君山個人認為,當班主任和騎自行車和使用筷子飯和走路跑步都一樣,不是什麼了不起的技能,只要你上崗了,很快就能熟練掌握。

區別是,如果你想要班主任當到成名、成聖,那是要花時間、等機遇、下功夫的,但如果你僅僅是想要讓一個班級穩定下來,那注意一些方法就行了。

年輕班主任麼,我想主要還是以穩定班級為主;所以不會特別難。

待你帶過一屆後,下一屆你就駕輕就熟了,再就可以加入一點創新的內容、玩出點花樣。

2、年輕班主任,要學會與學生保持適當的距離。

對於年輕、面嫩、心善的班主任,我個人的建議是,要與班級學生保持一定的距離,因為距離除了產生沒,其實還有威嚴。

要清楚,當班主任和當普通老師是不一樣的。普通老師可以用朋友的身份和學生相處,平時嘻嘻哈哈、稱兄道弟、給點小恩小惠(其實也不建議),問題都不會很大,因為不管你怎麼鬧,到你實在撐不下去了,你背後還總會有一個班主任幫你撐撐門面,不至於崩盤。而且你也和學生也沒有什麼直接利益上的衝突,你只要保證自己課堂紀律就行。

但等你當了班主任,你的身份就發生變化了,你要直接、全盤和學生的紀律問題面對面,學生錯了就是錯了,你該批評的就要批評,一個馬虎眼都不能打。

這時,你就是管理者,學生就是被管理者,你們天然就是對立的(專家可能不喜歡這個觀點,但事實就是這樣)。如果你不能及時擺正你在他們心中的位置,他們還當你是當知心姐姐、貼心哥哥,那你批評他們時,他們就會想,「你憑什麼罵我?虧我拿你當朋友。我以前看錯你了!」學生有這種情緒在,對你的班級管理是極其不利的。

3、年輕班主任找個機會適當立威,是為了擺正你和學生的位置關係。

班主任就是班主任、學生就是學生,正式場合,我認為就應該是上下級關係。拋去這個關係,你就失去了管理學生的重要前提。

有人會說,你咋這麼不民主呢?師生關係不應該是相互尊重、民主平等的麼?

其實,這兩者一點都不矛盾。上下級之間也可以相互尊重啊,平等則其實指得是人格上的平等,而不是管理權上的平等。

現在,很多人打著教育現代化的旗子,卻錯誤理解了尊重和民主,以為班主任發揮自己指揮、管理的權力,師生關係就天然封建化了。我是認為,有這種思想的人,其實自己的頭腦就已經自我封建住了,已經把自己放在了一個不利於班級管理的位置。這才是教育的倒退。

4、「愛」是班主任立班的根本,但也要懂人性的特點:卑微者的愛,永遠得不到重視。

我們總被各種專家的「愛」的教育感動,會想,這些專家咋這麼厲害呢,愛一愛,都不用動武,他就可以垂拱而治了,我好羨慕啊,我也要用「愛」試一試。但是往往一試,班級就完蛋了。

我總在表達這樣的觀點:

盡信書不如無書,專家寫在書里的東西,都是經過千百遍改、萬把遍砍,自己在帶班之初,用的粗暴方法、展示武力的內容是一絲一毫也不會給你看到的。因為寫書的都明白,那麼粗野的東西怎麼登的上大雅之堂呢?發表出來是要降低自己身份的。就像老闆就愛讓你看他花錢不眨眼的一幕,多威風啊,但他扛磚的鏡頭,又會給你看到多少?

作為年輕班主任,我認為,人家風光的內容多看,除了增加自己的羨慕之情外,沒有其他作用。我們更應該去看的,是這些專家的看家本領,就是除了「愛」以外的其他方法,包括:班主任的嘮叨、班主任的反覆抓、班主任的攻心術、班主任的示威等等。

一個班主任只有當自己足夠有方法、足夠強大時,才可以做到不怒自威,用威勢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請牢記人性的特點:卑微者的愛,永遠得不到重視。

5、年輕班主任,要多和身邊的老班主任求教。

當班主任的技巧,專家的書里、優秀教師的案例里其實很難學到的。

君山也是一個愛看書的人,案頭有十多本關於班級管理方面的書籍,苦嚼幾遍之後才真正意識到,為什麼這些書看起來這麼辛苦呢?

  • 首先,是這些書的年代往往都有些久了,很多內容都與當下的實際脫節了,難以引起共鳴,讀起來就難免讓人昏昏欲睡;
  • 其次,就是第四點講到的,書里的案例都太生動了,生動到讓人無法應用。

後來我終於想到,這些書該什麼時候去看呢?等你班級管理上有了一定成績之後去看,這樣可以起到印證你的管理行為的作用,但新班主任去看,是起反作用。

那麼不去看書,新班主任應該怎麼樣得到培養呢?

個人認為,班主任這個活其實是一門比較傳統的手藝活,更多的是經驗的傳承,所以新班主任的第一步應該是向身邊的老班主任去學習。老班主任有豐富的試錯經驗,你只要讀懂了你身邊的老班主任,你就可以少走很多彎路,起碼在穩定班級這一件事上,他們可以給你很多有用的經驗。

你尤其要重視他們茶餘飯後的經驗,他們那時流露出來的東西才更有價值。

以上,是君山關於年輕班主任懷疑自己「適不適合當班主任」的一些想法,總的觀點是:

人人都適合當班主任,但要掌握方法,這些方法書裡面如果沒有適合你的,你可以多向老教師請教。

如果你也是即將走馬上任的年輕班主任,以上內容可以作為參考。當然,這是君山的一家之言,你也不用太較真,覺得有理就聽,覺得沒理就一笑而過。謝謝你的閱讀。


你好,我是君山,一線教師,德育工作多年,愛談一點教育問題,如果你也喜歡,歡迎關注我,君山期待與你進行交流!也歡迎大家訂閱我的專欄,我用了假期兩個月時間,整理了學生管理上的一些經驗,可能對你會有一些幫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ROSZ12wBJleJMoPMhe5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