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膚品越買越貴,肌膚卻不見好?關鍵是你漏了這幾步

2019-09-20     北京衛視我是大醫生

愛美是人的天性,沒有人不在意自己的外表,尤其是在這「看臉」的社會。因此,不管男女老少,多少都會想方設法的要養好這副「皮囊」。

但是,世界就是充滿各種不公平,有些人只用清水洗臉,但皮膚狀態卻比用一大堆瓶瓶罐罐的人要好,到底為什麼會這樣呢?

人的身體是有機的整體,「好皮囊」不僅要由外護養,還要注重內調,甚至生活中方方面面的細節都會影響到皮膚狀態。快來看看這些養膚變美的小秘訣,你做對了嗎?

1,面部護膚——清潔、保濕、防曬


現在,雖然已入秋,但氣溫也較高,人體的血液流通快,新陳代謝旺盛,油脂分泌大,加上氣候比較乾燥,因此很多人臉上都會長出粉刺、痘痘。

而想要「乾淨無瑕」的面部,做好以下3點是基本:

1,護膚的基礎——洗臉

皮膚的清潔是最基礎最重要的護膚步驟,但是有很多人連這第一步都做不對!

一些油性皮膚的人,或者怕自己卸妝不徹底的,喜歡用「深層潔凈」產品,而過度、頻繁的使用,反而會損傷皮膚的角質層,不僅會加快皮膚水分的丟失,加速老化,還會削弱皮膚的屏障作用,更易受外界刺激,分泌更多油脂,更易長痘、過敏等。

因此,不要經常使用清潔力度較大的產品,而且一般只需晚上用洗面奶清潔一次早上可以直接用清水洗

正確洗臉4步

溫水(約34℃~35℃)打濕臉部;

取一角硬幣大小的潔面乳在手心,充分起沫後再清洗面部;

從上往下,將泡沫塗在臉上,輕輕打圈按摩15下至整個面部;

沖洗洗面奶後,用濕潤的毛巾在臉上按幾次,吸干水。

2,鎖住水分——保濕產品

皮膚中的水分並不是靠外界得到的,主要靠日常飲食,因此,不管是敷面膜還是塗水乳,都只起到濕潤角質層的作用,並以此儘可能多的鎖住肌膚水分。

但在使用保濕產品的過程中也要注意:

面膜雖好,要控制時間

面膜能給皮膚的表面增加一層皮脂膜,但敷面膜超過15分鐘,接近體溫時,就要及時撕掉以免滋生細菌等微生物,損傷皮膚

另外,隔2-3天敷一次即可,不需要天天敷。


護膚品不宜過油

秋冬季時,有人喜歡用特別油的護膚品,如甘油、矽油等,覺得更保濕。但此時,人體的水分揮發不到空氣中,甚至可以把空氣中的土吸到臉上,皮膚就像被悶住一樣,也會受損。

皮膚較干的,可以選擇混合含有玻尿酸、神經醯胺、胺基酸等各種保濕成分的水乳;抗衰老、美白的可以選擇含有A醇、VC、果酸的……

護膚產品一定要根據自己的膚質選擇,並非越貴越好,適合才重要。

3,硬核保護——防曬

很多人都沒有防曬的意識,秋冬就更不在意了。其實即便是在陰天,大氣層雖較厚,但長波紫外線依然可以穿透,並直達肌膚皮層,不僅會減少皮膚中的透明質酸,令皮膚乾燥,還會破壞肌膚膠原纖維和彈性纖維,加速黑色素形成,引起皺紋。

因此,不管什麼天氣,出門都要做好防曬工作,提前半小時塗抹防曬霜,遮陽帽、太陽鏡、遮陽傘都可以準備著。

2,飲食內調

1,戒糖

糖是「萬惡的根源」,食用過多,變胖變醜它都難辭其咎!

一是因為吃糖會讓血糖升高,人體就會分泌更多的腎上腺素,使得皮脂分泌變得更旺盛,撐大毛孔或引起黑頭、痤瘡

另一方面來說,糖分會與蛋白質結合,發生「糖基化」反應,造成面部失去光澤,出現色斑、皺紋等;還會加快黑素細胞產生黑色素,使皮膚變黃、變黑

戒糖的真正含義是避免過度迷戀甜食,比如巧克力、蛋糕、奶茶、碳酸飲料等零食,而水果、雜糧中雖有糖,但也還是要吃,我們人體需要依靠葡萄糖來提供能量。

2,維生素補充法

很多肌膚問題其實都可以通過補充維生素改善,如維生素A能解決皮膚乾燥問題,增加皮膚光滑細潤感;維生素B能保證肌膚的正常更新,有助於淡化、清除黃褐斑;而維生素C能夠阻滯黑色素的生成,有美白功效維生素E則有幫助皮膚延緩衰老的作用。

而補充維生素的最佳方法則是多吃新鮮水果蔬菜

3,多喝水

給肌膚補充水分,不僅要使用補水保濕的護膚品,更要多喝水,從內來改善皮膚的狀態。

缺水時,人會容易感到疲勞,對事物的反應也會慢半拍,皮膚會因為缺水變得乾燥,起皮、泛紅;長期嚴重缺水,還會導致大腦萎縮、損傷認知能力;增加便秘、尿路感染、皮膚病等多種疾病風險。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 版)》建議每日的飲水量要達到1200ml-1500ml,而在天氣熱、出汗多時,則應該多補充。

注意:喝水時要少量多次,水溫在30℃左右即可。

3,生活習慣

1,運動

首先運動能促進細胞的新陳代謝,新生的細胞可以使皮膚細滑;血液循環的加速會讓氧氣和水分更有效地傳送至皮膚,讓皮膚更有彈性;另外,在運動出汗的過程中,可以幫助清潔毛孔和皮表的污物

養成定期規律運動的習慣,跑步、游泳、騎自行車等都可以,時間一長,好氣色、好皮膚自然就會慢慢呈現。

2,不熬夜

「孜孜不倦護膚,勤勤懇懇熬夜」是很多人的常態。而熬夜帶來的黑眼圈、長斑長痘、長皺紋、皮膚暗沉、脫髮、便秘.....隨便一條都讓人崩潰。

所以,養成睡前不玩電子產品的習慣,儘量早睡早起。

3,睡前泡腳

腳是人體的第二心臟,有很多聯繫心臟、大腦、脊椎的神經和血管,但離心臟遠、供血差、脂肪層薄、易受寒。

而睡前養成泡腳的習慣,能促進全身血液循環,幫助新陳代謝;還能養護心腦,幫助改善睡眠,美容養膚。

方法:用40℃左右的溫水浸泡雙腳,水淹沒踝關節,20-30分鐘後,皮膚微微發紅即可。浸泡過程中可以按摩腳掌心和足趾

注意:靜脈曲張、動脈閉塞、糖尿病、痛風發作期、有足部皮膚病等人群,特別是比較嚴重的,不宜泡腳。

4,定期更換、清洗床上用品

即使在睡覺,人體新陳代謝也會脫落皮屑、產生油脂、排汗,若不經常清洗、更換,就很容易成為細菌、蟎蟲等的「培養基」,這樣的床無疑會成為皮膚「殺手」,甚至傷害呼吸道,導致婦科病。

因此,建議床單、被套、枕套每周洗一次;枕芯每周曝曬3個月洗一次,並一年一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RB_1c20BJleJMoPM0vP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