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高效成單?掌握這5個諮詢技巧才是關鍵

2019-11-06     辦學一點通

「招生都是從被拒絕開始的。」這是很多K12培訓機構諮詢師的共識。

在招生簽單的過程中,遭遇家長的回絕,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想要緩和交流氣氛,做到成單,每一個教培行業的諮詢師都應具備這樣一項技巧——學會提問!

有一種觀點認為:在招生諮詢活動中,招生人員的提問能力與績效成正比!

在提問時,把握相關技巧,咱們才能巧成單,把我多年在用的且有用的5個技巧分享給大家。

O1 敏感問題需緩衝

當我們問到一些敏感的問題,比如:「您能夠接受的學費是多少呢?」

關於這一類問題,對方很可能會選擇逃避。

這就要求我們在提問之前,先製造一個緩衝空間——也就是先表明答覆後的好處。


按照這個思路,上面的問題就可以考慮這樣提問:「為了幫您的孩子挑選一個最適合的課程,可否讓我知道您能夠接受的價位大約是多少呢?」

當然,這樣問,對方不合作也是有可能的,除非我們與對方已經建立了信任關係。

但不可否認,製造這樣的一個緩衝空間會讓溝通更加自然,也讓對方看到了利益所在。

O2 刁難問題需反問

如果我們遇到一個自己並不太清楚或者不方便答覆的問題,此時採用反問,會讓我們更為主動。

舉個例子,當對方問你:「你們的學費怎麼這麼高呀?」

假設我們無法直接答覆對方,可反問:「家長,我知道您很重視教育,那您期望收費多少能夠接受呢?」

這就像是在打太極,需要諮詢師多一點靈動性,從反問中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

O3 開放式和封閉式問題合理運用

開放式問題一般是用什麼、哪裡、何時、怎樣、為什麼等關鍵詞來問問題。

它的優點在於:加快交流進度;引導對方說話;獲取更多信息等長處。比如:

「你是通過什麼途徑了解到我們學校的?」

「你為什麼覺得學XX課程比XX課程要簡單呢?」

「談談你對XX課程的觀點?」

封閉式問題一般是用能不能、是不是、會不會、對不對等關鍵詞來問問題。

它的優點在於:阻止對方滔滔不絕;澄清、確定問題和內容等。比如:

「明天你能來參與我們的試聽講座嗎?」

「可以先預付50%的學費嗎?」

「你想報名XX課程嗎?」

開放式和封閉式問題在招生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打聽對方需求與愛好的階段,我們需要獲得更多的信息,所以,開放式問題一般來講會比較常用,不過,我們不能過度依賴開放式問題,最好是兩者搭配運用,並構成邏輯。


O4 有時,沉默是金

在電話諮詢中,可能會遭遇短暫的沉默。

這是因為有些問題對方需要考慮,我們這時就需要耐心等一等,千萬不要沒等對方開口,自己又接著說起來。

假設我們發現對方的確是不願意答覆這個問題,那我們就可以進一步交流。

保持沉默是我們招生簽單的一項技巧,尤其是攻單階段,我們必須要耐住性子,等候對方開口答覆。

O5 切忌一句多問

「家長,除了費用你還有其它問題嗎?你還是怕孩子學不會嗎?」

這種提問方式,大家千萬不要在諮詢中使用。

交流的準則是:我們應該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地問。

原因是對方一方面可能記不住你的第二個問題,另一個方面即便他們記住了,也可能忘了答覆你,何況,你的提問是依據對方的答覆來進行的,而不應是預先設計好的次序,否則會打破交流的節奏。

若遭遇拒絕,我們不應「退避三舍」,而應「知難而進」。

涉及到諮詢過程中的問法和技巧,多總結、多發現、多學習,摸索出一套適合的方法,招生工作才會更加順利。

本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Ql-jP24BMH2_cNUgJeM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