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接著《舉報不規範,約等於送死》、《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背後的門道也太複雜了吧》聊金瓶梅。
潘金蓮的生活作風越來越不像話,秋菊屢次舉報,吳月娘終於出手,把潘金蓮和陳敬濟當眾抓包。
潘金蓮撒潑耍賴,吳月娘把處理潘金蓮的事兒又擱下了。
之後一段時間,潘金蓮雖然一時之間不能再跟陳敬濟愛如潮水,但繼續維持著潘副總的地位。
舉報人秋菊,處境可想而知……
吳月娘到底為什麼屢次放過潘金蓮?這個問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潘金蓮的所作所為沒有威脅到吳月娘的地位。
不論潘金蓮如何虐待秋菊,不論潘金蓮如何跟陳敬濟通姦,不論她們把西門大院搞得多麼熱火朝天,這火都燒不到吳月娘頭上,吳月娘的位置穩如磐石。
有人說,潘金蓮養女婿,會影響西門大姐的感情,會破壞西門大院的聲譽啊。
影響和破壞肯定會有的,但是這有什麼問題呢?就算她們把西門大院弄成一坨屎,也不影響吳月娘在那坨屎的最尖端啊。反之,即便把西門大院搞得繁華超過從前,卻把吳月娘的位置降下來了,那斷然是不允許的。
對吳月娘來說,穩定壓倒一切,穩定是第一要務。這裡可以被壓倒的一切包括秋菊、西門大姐,甚至西門大院的聲譽。
2
好死不死,春梅出來作死。有一次春梅跟潘金蓮聊天,說起吳月娘和吳月娘的孩子——
如今爹也沒了,大娘他養不出個墓生兒來,莫不是也來路不明?
西門大院所有人都知道,吳月娘只有西門慶一個男人,吳月娘的孩子是西門慶死的當天生下來的,是西門大院公認的接班人。春梅卻對此提出質疑。
按照春梅的質疑,吳月娘也不乾不淨,沒有資格當西門大院的掌舵人。吳月娘的兒子來路不明,也沒有資格當西門大院的接班人。
春梅提出這樣的質疑之後,事情的性質就變了。這是奔著西門大院的大旗去的,是想讓西門大院變顏色啊,這還了得!
春梅的話不知道是通過誰傳到吳月娘那邊的——可能是有了一定鬥爭經驗的秋菊,可能是登堂入室的媒婆薛嫂。
也有可能春梅不止說了一次,不止跟潘金蓮一個人說過,就拐到吳月娘的耳朵里了。
吳月娘迅速處理掉春梅:讓薛嫂把春梅領走賣掉。道理很簡單——你們瞎折騰,我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把我也捎帶上,別怪我不客氣。
3
吳月娘處理春梅的理由是做牽頭跟潘金蓮作弊養漢子。注意,吳月娘說的是作弊養漢子,不是養女婿。
這樣的說法,說明吳月娘知道投鼠忌器的道理——在不影響操作的情況下,儘可能維護西門大院的面子,畢竟不能真把西門大院搞成一坨屎。
吳月娘是春梅的老領導,潘金蓮進西門大院之前,春梅是跟著吳月娘的。現在吳月娘處理起春梅,卻毫不留情,態度十分明確:讓她凈身出戶,別說箱籠首飾,連衣服都不能多帶一件。
可以看出吳月娘多麼痛恨春梅。吳月娘多麼痛恨春梅,就多麼痛恨試圖撼動她母子位置的言論、行為。
走了春梅,潘金蓮少了一個得力秘書,整個人頹喪了很多,與陳敬濟通姦的事兒,也搞不成了,平時嘻嘻哈哈的小院子,整天愁雲慘霧。
要搞大官,先搞大秘。吳月娘的操作,倒是契合了這一條。可見很多事情的路數是相通的。
4
春梅走後不久,又出來一個送死鬼——西門大院的女婿陳敬濟,犯的錯誤跟春梅一模一樣。
那天奶媽抱著孩子去給店鋪的夥計送飯,剛好陳敬濟也在場。看到小孩哭,陳敬濟當眾說話噁心吳月娘,說孩子像是他的——
向眾人說:「這孩子倒相我養的,依我說話,教他休哭,他就不哭了。」
女婿當眾說丈母娘的孩子像自己的。這性質比春梅還嚴重——春梅只是捕風捉影,陳敬濟卻弄出個當事人。
奶媽把話傳給吳月娘,吳月娘震怒,氣暈過去。緩過來之後,聽從孫雪娥的計策,安排武鬥陳敬濟。大院的丫鬟婆子們拿著棍棒在後院埋伏起來,派人把陳敬濟叫到後院,把大門關上,對著陳敬濟一頓痛毆。
陳敬濟把褲子脫了,直撅撅地把丫鬟婆子們唬走,才得以脫身。之後他就遠離了西門大院。
5
春梅走了,相當於自己的秘書被拿下;陳敬濟走了,相當於勾結賄賂自己的下家被拿下。潘金蓮徹底失去希望。
對付此時的潘金蓮,已然用不到秋菊這種層次的人,其他人自會出手。
潘金蓮之前得罪下的人(包括同為副總的孫雪娥),開始點火。孫雪娥建議吳月娘說——
把那淫婦教他領了去,變賣嫁人,如同狗臭尿,掠將出去,一天事都沒了。平空留著他在家裡做甚麼!到明日,沒的把咱們也扯下水去了。
孫副總的意見很明確:把潘金蓮趕走。
這些話中,最厲害的是「到明日,沒的把咱們也扯下水去了」,意思是潘金蓮干盡醜事,還留著她,會讓群眾對西門大院有看法,甚至會對西門大院的領導有看法……
接下來的事情就簡單了,吳月娘安排人,把潘金蓮狠狠批判了一番,然後就把她帶走了。
再之後,民間俠客武松出場,為兄長復仇,殺死潘金蓮,掏空內臟,暴屍街頭。
6
秋菊在處理潘金蓮的過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但吳月娘已經給她貼上了「愛打小報告」、「出賣主子」的標籤。這樣的人斷然不能留在自己身邊——今天打別人的小報告,明天很可能打我的小報告。
打發走潘金蓮第二天,吳月娘把秋菊以五兩銀子的價格,賣掉了……
從第一次發現潘金蓮跟陳敬濟通姦,到潘金蓮被趕出西門大院,秋菊的表現乏善可陳。拜錯碼頭、沒能收集證據,這些客觀方面的敗筆就不說了。她最大的敗筆是把這次舉報的角度弄錯了。
秋菊舉報的角度是潘金蓮養女婿,違背公序良俗。公序良俗擺在檯面上,在吃瓜群眾眼裡是個大事兒,在私底下,有時連個屁都不如。根本觸動不了吳月娘,吳月娘也就懶得搭理。
如果秋菊的立意高一點,換個角度,事情就不一樣了。比如她可以說,潘金蓮和陳敬濟通姦並不是圖一時爽快,而是奔著大娘和大娘的兒子去的。他們有個驚天大陰謀:試圖生個孩子出來,跟大娘的孩子爭財產,說不定還要爭接班人的位置。為了造人有備份,還把春梅拉上。
當時西門慶已經死了很久,新出生的孩子不可能是西門慶的。這樣的陰謀論很荒誕。但不是沒有可能啊,有過先例的——哪吒不就是懷胎三年多才生下來的麼?到時難保潘金蓮不說自己懷了個哪吒!萬一真的弄出這麼一齣兒,吳月娘就算不被撼動,也夠難受的,能不立刻出手整治?
上面說的如果,如果成立的話,秋菊就不是那個整天被西門大院欺負的秋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