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俗話說知識改變命運。眾所周知,我國的網際網路是從國外傳進國內的,滿打滿算也不過發展了二十年左右,而國外的網際網路技術卻發展的相當不錯。從時間的差距來看,我國在網際網路行業中落後於國外的地方肯定是非常多的。因此有很多有能力的人都紛紛想要擠破頭的去國外工作,為的便是能夠掙到高薪,過更好的生活。不過國外工作真的就比國內好嗎?我們來看看這位職場人的吐槽。
在網際網路職場論壇,一位職場人發帖吐槽到。之前有個微軟老哥說top2除了創業的基本都出國了。有一說一,至少在Google山景城總部的清北(還有很多top 985)學生一般都是二線城市中產學霸,家裡可以付得起留學費用和一線房子的首付。灣區首付10%就行了呀,你在東灣買個80w左右的房子首付8萬,就是兩年碩士學費。家裡湊一點還是拿得出來的吧。但是北上深的房價比灣區還貴,加班狠,很多人不願意回來。所以沒出國的要麼家裡窮要麼是真學渣了。這樣的吐槽也是瞬間引起了網友的圍觀與議論,我們先來看看網友們都是怎麼說。
有網友就說到。現在出國成本也沒有很高吧,讀博的話基本不需要掏錢了,很多澳洲大學3年就能博士畢業了,覺得還是看能力吧,只是說留國外啦,英語不錯灣區應該沒問題,薪資到位就可。所以有能力,有眼界,留國外貌似也沒那麼難。
也有網友認同到。有點同意你說的,能力出眾家庭條件好的會優先出國,但是國外也有他的弊端啊,看個人適應能力,而且可能會存在職業天花板,個人覺得不要有種莫名的優越感吧。國內這個房價不崩個兩三次的話,必然是嚴重影響我國高端人才吸引力的。
也有網友質疑到。灣區買房一樣存6年,哪這麼容易,東灣,你開車上班賭1個半小時?你咋不說住在davis呢?有很多北京土著更喜歡留在清北讀研究生,回家很方便,出國讀美碩二線城市土豪真的多,讀博的什麼人都有,至少我身邊是這樣。最後一句的結論怎麼得出來的?你只知道國外的情況,又不知道國內的情況,有人就是不願意出去啊,國內好吃的好玩的還有朋友,出去多寂寞?還有首付8w也能叫中產了麼……國內能支持買房的,大多首付不會低於200萬。
也有網友認為。就是能力強家境好的人會優先出國留學,不一定要定居國外,北上深很多人工資低但是還是滿滿優越感,因為房價太高了,羨慕你們家境好的,很想出去看看,但是家裡沒錢,還要賺錢幫家裡還債。
也有網友表示。事實上留在國內的比出國的多,出國留學後回國的也不少,就是窮居多,我好幾個高中同學都是本科清北,只有一個出去留學了,就是家境較好的那個,剩下家裡條件都是三線城市小市民階級。很多人就是會被文化歸屬感影響生活質量,不喜歡晚上沒人陪著擼串的公寓,不喜歡假裝熱情的party,不喜歡美式生活方式,硬留在國外,除了有面子,只剩抑鬱了,幸福感是沒有的。
也有網友分析到。最後一句話有點太極端了…清北里很多不出國的…不是窮也不是學渣!你不能只看那些出了國的清北人士…身邊清北的我比較熟悉的,有一些是北京土著。還有一部分確實家裡條件很一般,過來當老師,工作能吃苦然後又帶了很多課。清北的學渣倒是沒見過。。整體清北學生工作效率很高。我也壓根沒看過清北留學統計。一年出國總共不到30%,裡面還有好多成績不好的。大部分成績好家境好的都在國內讀博讀碩。
看了網友這麼多回復,筆者最後也說幾句。
筆者在這就要先提醒一下各位職場人了。前陣子的美國Facebook程式設計師跳樓事件不知道有多少人關注,除了光鮮的海外工作背景和高薪,海外工作的另一面是不為人知的高壓與身份難題。人在職場,哪有容易的?
有些人在國內就喜歡攀比,去了國外自然也愛攀比,但這只是小部分群體,媒體都喜歡寫這些容易拿出來做典型的印象。所以,這種單個員工的案例不足以拿出來證明什麼,大家也不必要去羨慕什麼,任何職業都是金字塔,越往上人越少。前幾年國內IT太火熱,薪資太高,太多人覺得IT的錢好掙,所以大量的人口湧入一線從事網際網路行業,導致現在程式設計師過剩,供大於求,房價也不斷攀升。這幾年紅利期過了,裁員逐漸多了,國內又不缺年輕敢拼、願意奮鬥的程式設計師,於是乎,戾氣沸騰。
當然,國內外對於工作制度和福利的待遇差別還是非常大的,是否想要出國工作,還是要綜合考慮之後再做決定。對此大家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