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肇慶,泥鰍湯、羊肉煲,蒸鮮貝記錄一頓不一樣的農家菜
BY小企9999
一群大叔和阿姨相約肇慶。雜務請旅行社打理,專心吃喝玩樂。
這一頓請地陪代為安排,要求:「不按團餐處理。選擇堅持本地口味,怎麼傳統怎麼來。」
進店1點半,是錯開用餐高峰嗎?沒見其他客人,偌大的大廳顯得特別空曠,好在包廂里辦過婚宴的痕跡還在。有點糾起的心舒緩了點,能被選辦喜事的地方,再怎麼樣也不會太差吧。招牌和店裡貼著貓、狗、兔的介紹使部分男同學躍躍欲試,也使女同學斷然拒絕。好吧,咽咽口水不敢招惹雌威。
菜心粥:這盆粥是廣州女同學特別要求店裡提前做。進門就能喝,對於前一天晚上努力拚酒的各位來說是個體貼的安排。
豬尾煲:豬尾大家不陌生,不過這裡主要配料是顆粒碩大色澤鮮艷紅芸豆,入口即化的綿和糯,很有特色。
鴨肉煲:分量十足,咸鮮厚味。作為下飯菜或者下酒菜都好。
泥鰍湯:剛上桌時那隻砂鍋面上蓋著荷包蛋樣的蛋餅,又薄又寬一大片,有這麼大的蛋嗎?大概不只一枚。蛋餅下湯水是米湯色,舀一點喝喝看居然是淡的,像是故意不放鹽,底下好多開膛過油的泥鰍,非常奇特。見怪不怪來者不拒的南方同學接受起來比較從容。
支竹羊肉煲:廣式羊肉煲里的腐竹一定是炸過的,吸收湯汁效果更好。這也是粵菜食不厭精的一個小小體現吧。
咕咾肉:流傳全世界的粵式家常菜,甜酸的口味搭配菠蘿片,經典。不過我不愛吃這種甜膩的口味,淺嘗輒止。
牛雜煲:大愛這一盆,狠不得把頭埋進盆里。各種各樣的內臟吃起來各有各的嚼感,小小一鍋,滋味萬千。
蒸鮮貝:肇慶淡水資源豐富,但不靠海,因此河鮮為主,用小河蚌理所當然,粗獷油潤的蒜蓉平衡河蚌腥味的效果很好。
碌鵝:雖然跟「鹵」諧音,賣相也像,但這個「碌」的做法更複雜,雖然看不見蒜末,里里外外蒜香還是很明顯的。
這條淡水石斑提醒仿佛放大版的羅非魚,蒸得很到位,大量蔥薑絲再熗油,吃起來並不覺得有土腥味。
魷魚炒荷蘭豆:這魷魚吃起來不像水發的乾貨,也不太像鮮貨,很特別。
送菜大姐用廣普說了好幾遍我也沒聽懂,吃進嘴裡才猜測她說的應該是「芋絲蒸肉餅」。這道菜做得好極了,芋頭選料好,既有擦絲的,又有碾粉的,與細碎的豬肉混合,吃起來香噴噴又有肉的安慰,爽!
最值得記錄的是這道河蚌王。養在門口的水池裡,每一個都特別大,拿在手裡沉甸甸,一稱居然有六斤。貓肉狗肉不讓吃,好歹上個不常見的,加菜!
蚌肉分解後拌蒜蒸,點綴油淋的傳統做法。第一筷子吃起來感覺非常考驗咀嚼肌,大概夾到了負責鎖閉蚌殼的閉合肌,後面吃到的部位就稍好一些。腥(也有人稱「鮮」)味還是滿重的。
直接用蚌殼做盛器的思路非常好。吃完肉看那殼壁閃耀珍珠質的光澤。喜歡的同學請店裡幫洗刷後帶走,這東西用來種多肉植物一定漂亮。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OBXGT3MBnkjnB-0zbj_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