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o員工感慨:算小帳,酒桌文化、形式加班嚴重,管理水平不敢恭維

2019-12-28   網際網路坊間八卦

前言:

大家都知道,如今的職場,無論你在什麼行業、什麼崗位,你總能聽見這些抱怨,我領導是傻X,怎麼辦?公司人招這麼多沒用的人?那個長得好看但是能力平平的同事為什麼比我受歡迎……不知道各位職場人對吐槽有沒有這樣的「心得」,在背後吐槽公司、吐槽領導,總能讓人心情愉悅。

在網際網路職場論壇,一位職場人發帖吐槽到。說起我司,都知道加班嚴重。然而圍繞加班的一系列事情才是最噁心的。剛下班回家,跟你們吐槽一下,唉,真的心累。最後提醒一句,不知道hom啥情況,但是慎重考慮vivo。並詳細描述了對公司與工作的不滿。

1、拼多多加班嚴重都知道,但是聽拼多多的同學說,他們晚上12點以後回家,可以早晨12點再來。然而藍廠「不行,項目經理讓你今天必須搞完,你就是晚上不回家也得給搞完。傻逼的是項目經理經常白天屁都不放一個,晚上八九點的時候給你來個需求,不知道哪來的臭毛病。第二天早晨敢遲到等著被談話。

2、以前在滴滴的時候,領導雖然也想完成業績,但是並不鼓勵加班。藍廠也不一樣,說出去晚上幾點幾點很晚回家,一臉自豪和興奮。引以為榮。

3、藍廠沒有加班費,換成所謂的調休已經很坑了。然而最蛋疼的是,從9月初開始,一直到12月從來沒有過雙休。中間緊張的時候有過一陣子7*24。結果前幾天一看調休假,4天。不知道怎麼算的。

4、公司幾乎所有的中層。都喜歡晚上搞到一兩點甚至兩三點。這就是直接明示了企業文化:在藍廠,想要晉升,首先你得做到晚上兩點回家,不然憑什麼晉升?

5、確實公司挺喜歡算小帳的。你的工作打卡時間,不足8個小時,給你算7個小時。加班換調休,加班不足8個小時。同樣也給你算7個小時。同事前陣子去出差。回來報銷補貼的時候,居然都能給摳個半天出來,真的是服。

6、年後必走,說實話雖然藍廠水的人挺多。但身邊還有幾個還是挺不錯的,技術強經驗足為人謙虛,做驅動的,cpp伺服器開發,java後端的都有。各位獵頭麻煩在底下實名一下讓我加個好友,只是自己離職也太便宜公司了。我一定要慫恿這幾個還不錯的兄弟跟我一起走。這樣的吐槽也是瞬間引起了網友的圍觀與議論,我們先來看看網友們都是怎麼說。

有網友就說到。藍廠當年還是山寨機時大部分是大專的在裡面,現在人家當上領導了,眼界,情商與985211的還是有明顯差別。隔壁綠廠也是死命加班,而且部分中層領導不知道是不是跑步上崗的,管理水平實在不敢恭維,情商低下,某部門去年到現在已經換了好幾波人。你是個正直有想法的人,既然敢於把真實想法表達出來,了不起!

也有網友認為。一個密集勞動型行業起家的公司,沒安排你打更夜班就不錯了!想啥那。加班已經成了文化了,沒事情也不走,很多事情拖到夜裡做,目的就是讓其他人知道自己加班。

也有網友說到。都是如此,我都失業好久了,加油。加班這點沒得說,我們這邊感覺技術都還可以,幾個專家也很好接觸,當然水平高低哪個公司都有(畢竟級別薪資可能也有差別)

也有網友爆料到。怎麼說了,來了藍廠一個多月還沒轉正,有幾點覺得很有必要說一下,公司加班多這件事是實錘了,尤其是在深圳地區,南京那邊聽說也很誇張,我base在杭州,感覺可能是比樓主好一點,目前我的同事早的七八點就走了,晚的也得十點以後,樓主說的水的人多,這點也是事實,感覺有不少在划水的,有其他合適的,不建議來vivo。加班文化,酒桌文化,感覺都比較濃,雖然我司一直宣傳本分,但是很多時候,並不太如意,給大家也提個醒吧。

看了網友這麼多吐槽與爆料,筆者最後也總結幾句。

常言道,業精於勤荒於嬉。所以,在我們大多數國人的潛意識中,基本都是比較認可更長的工作時間的,而且也認為長時間的工作必定會給我們帶來更高的工作回報。而在職場,有這樣一種加班模式,也是最讓人感到心累的。那就是「以時長"為目地的坐班不做事,領導不走我不走,的形式主義加班現象。這種職場毒瘤也正在慢慢侵蝕我們每個職場人的工作熱情,對於職場這種「偽奮鬥」現象,多數職場人那都是厭惡至極。

職場人抱怨最多的加班是為了什麼呢?那是因為很多公司的官僚化、組織的低效率的形式主義加班。再加上加班常態化,工作的官僚化,低效化。所以,現在的職場人也是越來越討厭職場,越來越討厭加班。

用難聽點的話來說,這就是國內土鱉管理無能的表現。筆者之前也分析過,經濟換擋轉型,國內一些公司與領導普遍因為沒有好的技術手段以及核心競爭力,更沒有好的管理創新手段的前提下,就通過不斷壓榨員工來緩解自己的焦慮。這種畸形變態的「加班文化」,逼得員工為了內部競爭,不得不選擇形式主義的加班,天天為了比拼而去耗時間。對於制定這種規則的領導,筆者也只能說,真的是無恥至極。


職場就像圍城,我們每一個職場人總是以「牆外」的視角羨慕著「牆內」的世界,而也許你的生活也出現在別人的夢中。希望「網際網路坊間八卦」能成為一個分享和了解不同生活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