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症康復師:我要更努力,才能對得起家長的信任

填寫好今天的教學數據,牆上的鐘表正巧走成一條直線,18點了,李敏(化名)伸了個懶腰,打算出門去吃個麻辣燙。

去吃飯的路上,她走得很快,她說,「以前我走路更快,在中心帶孩子久了,已經比以前慢多了」。匆忙吃完飯,她又趕回中心,因為她還要遠程跟一個在山東的孤獨症兒童家長溝通孩子在家的訓練計劃,這是她這周第二次加班了。

她說,「其實比起孩子家長的辛苦,我這點加班算不得什麼。

跟她遠程溝通的是一個四歲孤獨症兒童的家庭,他的父母臨時加班、剛到家,直播的鏡頭裡還在匆忙吃著沒來得及吃完的麵包。李敏特意等他們咽完最後一口,才開始了今天的直播溝通。

一年前,這個孩子在山東診斷出孤獨症,剛開始他的父母一直不肯相信,他們帶孩子來到北大六院確診後,才在痛苦中接受這個現實。

後來,他們帶著孩子在北京做了半年的康復干預,在這期間,他們倆交替請假,往返于山東和北京,輪流帶孩子。直到職場壓力、以及在北京生活的經濟壓力再也無法承受,他們才返回山東,做起了家庭訓練計劃。

直播的鏡頭裡,這對父母手中都拿著一本厚厚的筆記本,已經用掉了2/3。李敏說,她之前看過他們的筆記本,裡面是他們各自記錄的學習筆記和康復干預日記,

「他們真的很用心。」

直播結束時已近晚上九點,李敏關上電腦,也拿出自己的筆記本,在上面記錄了一些今天直播時的問題,這是她被這對父母感染出來的習慣,她說,「家長已經這麼努力了,我只能比他們更努力」

她每隔一段時間會帶著自己的這些疑問,尋求督導的幫助,希望能通過提升自己,給家長和孩子帶去更好的康復體驗。

但是,對於沒有督導資源的很多一線康復師來說,他們在從業後大多會面臨「都是我在教人,沒有人教我」的情況。

有的是,干預效果不明顯,但不知道哪裡出了問題;有的是,雖然他們的干預有效果,但不知道自己的干預方式是不是最優解。甚至於在一些沒有好的培訓資源的機構,新康復師只是照搬老康復師的方法,他們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基於這種情況,北大醫療腦健康行為發展教研院,在成功開展《孤獨症康復專業先修課》全國培訓後,又與北京大學醫學部繼續教育學院合作,在維持與先修課同等製作質量的基礎上,策劃了從初級到中級,再到高級的一整套人才培養體系。一線康復師將可以從最根源的知識層面武裝自己,也能通過理論的學習反省自己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並從中獲取答案。

這套體系將不止於上崗技能這條及格線,專家傾囊相授,理論與實操結合,研習完整套課程體系,還可獲得由「北京大學醫學部」 頒發的證書!

北大體系,北醫認證,從這裡開始

1 、課程介紹

本課定位於孤獨症康復師上崗課程,是基於應用行為分析(ABA)理論所設計。

學習本課後,你將了解行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能通過測量客觀地評估學生能力,選擇恰當的目標行為,使用基於ABA的關鍵教學方法(DTT、模仿),展開教學工作,並用應用行為分析的基本倫理道德規範行業環境,維護個案與家長的切身利益。

2 、課程關鍵詞

3 、適合人群

未來想從事孤獨症康復工作的學生或在職工作者

想提升自己ABA知識素養的行業康復師

只會模仿實操,不了解背後ABA知識的康復師;

康復干預工作遇到瓶頸,想從ABA專業知識上尋找突破口的康復師

想進一步了解孤獨症康復理論的家長

想參加後續北京大學醫學部線下實操培訓,獲得北醫高級證書的人

4、 課程安排

學完課程,通過考核,可以獲得由北大醫療腦健康行為發展教研院認證的初級康復師證書

5 、課程特色

請給康復老師的努力點一個「贊」吧~你有什麼康復故事,想分享、想交流、想訴說嗎?歡迎大家留言分享~

詳情點擊下方「了解更多」 ……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NeKfjW4BMH2_cNUgYJT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