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畢業了,對於很多應屆生來說,究竟選擇大公司就業還是小公司發展,可以說是一個永恆的橫亘在畢業生面前的現實問題。人在職場,活得累,主要原因,一是太認真,二是太想要。慾望和誘惑,迷亂了你我的心,掙扎在追求與放棄之間,糾結在取捨與得失之間。
坊間一直流傳這麼一個故事,國企的工作就是早上來到辦公室,泡上一杯茶,拿出當天的報紙,慢悠悠地一版一版品讀,然後就坐等下班。(註:這個國企也是分單位跟部門的,部分國企也是有加班的)筆者之前也是這麼想的,但是我們真的只是猜中了開頭,永遠猜不中結尾。那真不是泡一杯茶那麼簡單,而是功夫茶、紅茶、白茶、黑茶······任君挑選,要的就是養生。
從世俗意義上講,在國企工作,代表著體面和穩定。但對於一些剛畢業的年輕人,可能會是一段時間的煎熬,這種煎熬是薪資低,幹些沒有用的雜活等等。但對於已經熬到一定火候的人,你就知道對於他們來說,國企的工資那就是零花錢了,多少並不在乎,他們看中的是名聲帶來的效益,而不是為了錢工作的。這不,就有職場人發帖求助了,一起來看看。
在網際網路職場論壇,一位女碩士發帖求助到。各位大佬,科大訊飛和高校事業編怎麼選,訊飛工資是高校工資1.5倍,訊飛加班較多,領導苛刻,但工作內容自己還挺喜歡。高校有寒假(20天),暑假較少,輕鬆穩定,但第一年很窮,工作內容無聊,是一所普通大專,都在合肥。碩士,27歲女生,該怎麼選呢?這樣的求助也是瞬間引起了網友的圍觀與議論,我們先來看看網友們都是怎麼說。
有網友就說到。只有1.5倍肯定高校啊,女生還是安穩好,賺錢不重要,去訊飛你腸子都悔青。這還用得著糾結,高校隱形福利,各種飯補都可以不花錢,出門辦事,人脈這是你屌絲網際網路能比的嗎?腦袋不好啊,階層上升不好,非要降低自己階層嗎?
有網友吐槽到。這還用選擇?用腳趾頭思考也知道選事業編制啊。去訊飛會讓你哭著離職。校招進去的,試用期了三個月被開,期間部門有拖關係不用面試都能直接進去的我也是醉了,試用期各種被導師嘲諷,不讓我參加轉正答辯也沒給我說,還是別人告訴我的,說我表現不好我認了,我就努力表現每天各種加班完成了布置的任務,結果還是莫名其妙被開了,說好試用期延期一個月也沒延就把我開了,開了也沒任何補償,我一剛畢業的現在校招不要我,社招嫌我沒經驗,我去哪找工作,科大這公司,誰去誰後悔。
也有網友建議到。別說1.5你女生兩倍都選事業編制。之前面過科大訊飛,整個面試環節安排混亂,用了一整天才面完,面試完一周offer call,說可以給到期望薪資,結果又過了一周發了感謝信,一頓騷操作,太坑了,估計就算進去了也呆不久,慶幸被發感謝信。
也有網友分析到。若干年前的訊飛還是有點水平的,語音這塊比較強,但是算法其他公司要搞很快就能搞起來,而且像騰訊百度華為之類的大公司,有需求有數據,也不需要訊飛的語音技術。除了**的支持,訊飛現在也沒什麼實質性的內容了。裡面都是以前中科大的人,在他們眼裡除了中科大的孩子,全世界學校畢業的他們都看不上。給的工資還那麼低,講真,技術現在也不怎麼樣,這公司註定越來越…。
看了網友這麼多回復,筆者最後也總結幾句,幫大家分析一下。
單純從兩份offer薪資來看,科大訊飛1.5倍的薪資確實很容易讓一般的職場人迷失方向,但筆者在這勸各位多考慮的是未來的薪資,千萬不要只看眼前。合肥這種二線城市的網際網路漲薪幅度那就真不好說了。
選擇offer就像人分三六九等,肉分五花三層。在考慮兩份offer之前,先做好未來的生活規劃。在城市做好選擇之後,除了考慮公司的情況之外,還要考慮到個人的規劃問題。女生還要考慮自己未來2、3年的婚育問題等等,所以千萬別為了眼前那一點利益而忽略了人群、生活、階層、未來的生存環境等等。
當然,任何一種選擇都非完美,也會有風險。具體還是要根據實際情況,要清楚哪一個方面是對你自己最重要的,心中一定要有一把尺子,衡量之。在大的方向有了選擇以後,剩下的就不太好說了,其餘業務、開發語言自己是否感興趣,和領導聊的投不投機,妹子或帥哥多不多,Offer上有沒有超過明顯的薪資差別,職級高低,距離遠近,等等。如果都差不多,那就看自己的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