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為何高居不下?郎咸平一言說出重點,獲得廣大人民點贊

2019-10-05     探房杜咔咔

這幾年,房價一直「居高不下」,高房價似乎成為了很多年輕人頭疼的事。早在數年前,就有研究表明,我國的房子已經足夠34億人住了。用更加具體的數據來表達的話,差不多就是每三間房子就有一間是空的,並不是我誇大其詞。

其實大家只要多去二三四線城市,晚上站在樓盤附近看一下樓上的燈光,就明白到底有多少戶人家是住著的。現在大量的房子堆積在少數人身上,他們都擁有兩套以上的房子。因此,單從此層面來看,房子已是「過剩」,可仍有很多人表示,現在的房子價格過高,買不起房。

對此,有很多人不禁發出疑問,既然現在房子夠34億人住,已經是「供過於求」,房價為何還一直「居高不下」呢?

對此,經濟學家郎咸平先生最近在參加節目時就曾說過,房價為何一直居高不下?主要還是因為過去房地產對於國家的經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經濟下行的時候。據統計,過去十多年裡,房地產及其關聯行業對經濟的貢獻保持在20%以上。

並且房地產帶動了上下游產業,貢獻了大量的GDP,解決了非常多的就業問題。同時也是國家貨幣最好的蓄水池。因此,房地產一直是我國經濟的穩定期和壓倉石。

不過這個局面,在今年已經打破了。

首先,在今年的7.30政治大會的時候,國家已經明確宣布,「不再通過房地產拉動短期經濟」,就算面臨經濟下行,也絕不依賴房地產。而是要通過探尋新經濟增長模式,來助長國家的經濟多方面發展,尤其是「實體經濟」。

其次,最近,由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發布《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No.17:住房,關係國與家》表明:負向效應超過正向效應的臨界房價收入比為9左右。2018年中國房價收入比為9.3,已經超過了臨界點,對經濟凈貢獻出現了由正轉負的拐點。意味著,房價持續上漲的局面對於國家的經濟起到了負面影響。所以,政府一定會遏止房價繼續上漲。

最後,房價收入比不匹配。根據統計,目前我國的房價收入比為8。一般而言,在已開發國家,房價收入比超過6的話,就可以視為泡沫區了。打個比方,目前一個打工家庭要在深圳買一套房,需要34.2年,在北京需要25.4年,廈門22.5年。因此,在房價收入比不匹配的情況下,國家一定會想辦法控制住,出台一系列政策控制房價過快上漲,以免發生經濟危機。

結合以上三點,我們可以得知,郎咸平認為過去高房價的局面將會出現改變。同時也覺得政府這次是下定決心,要調控房地產市場,並且會把資金從房地產中引導去實體經濟。因此,未來閉眼買房就能造富的「房地產神話」,將會終止。

對此,玻璃大王曹德旺深有同感。他曾接受央視採訪時表示,自己除了自住外,沒有多餘的房子。並且表示只有實業才能興國,如果一個國家的人民想到不是如何通過實業去強國,學習華為企業家的匠人精神。

而是在討論如何通過房價使自己財富翻倍,並且大放言詞「炒一套房頂的上10年實業」。真是讓人堪憂,國家的發展一定是通過實業,唯有踏踏實實做實事、做創新、做科研、做學問,才能強國富民。妄想著通過房地產一夜暴富的,都是曇花一現。

由此可以看出,無論是郎咸平這位經濟學家,還是曹德旺這位實業家,都對於房地產的態度都有所轉變。認為國家經濟不應該繼續依賴房地產,全面房地產化,而是應該通過實體經濟,否則將會產生嚴重的後果。

畢竟房價持續上漲,不僅傷害到實體經濟,加大了實體業的成本。同時也讓年輕人失去活力。要知道,現在的80後、90後,忍受著高房價和高房租,為了買房不惜動用「6個錢包」,還要背負30年房貸。導致自己的生活水平下降,不敢高消費,不敢離職。

據人民日報稱,中國的高房價,毀滅了年輕人的愛情和想像力。他們本可以有詩和遠方,但現在,年輕人大學一畢業就成為中年人,為柴米油鹽精心打算。他們的生活,從進入社會的那一刻開始,就是世故的、物質的,而不能體驗一段浪漫的人生,體現心靈的生活方式。

總而言之,房價繼續上漲,對於我們國家弊大於利,畢竟強大如美國,日本。都曾被房地產泡沫搞到元氣大傷。因此,我希望國家將通過金融、土地、財稅、投資、立法等手段構建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一步步擠破樓市泡沫,讓房地產走上正軌。像曹德旺和郎咸平說的那樣,把多餘的資金從房地產中抽出來,流到實體經濟中。

各位認為曹德旺和郎咸平他們說的有道理?


我是探房杜咔咔,專注房產研究,為讀者把握地產漲跌周期,不唯多,不唯空,只唯實。

公眾號:探房杜咔咔——關注我,了解更多不為人知的樓市秘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z6-n20BMH2_cNUgKw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