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爛」二字,看上去就很不友好,聽上去也讓人害怕。
而「宮頸糜爛」,更是讓不少女性朋友一陣心慌。
曾經就有讀者問:體檢的時候醫生說是中度宮頸糜爛,這到底嚴不嚴重?是不是會有癌變的可能?怎麼辦,我才三十多歲,也沒有不潔性生活,怎麼就糜爛了……
之前我們就為大家科普過,「宮頸糜爛」不是病,也不用治療。
今天我們再深入了解下它。
1、宮頸糜爛到底是什麼鬼?
現在教科書中已經把「宮頸糜爛」剔除了,正確說法應該是「宮頸柱狀上皮異位」。
這是一種正常生理現象,只是宮頸裡面的細胞長到外面來了,看起來像「爛了」。
它不是炎症,也不是癌症,更不會影響懷孕,正規醫院的醫生會說:這個不是病,無需針對性治療。
但是一些無良醫生為了掙錢,可能會說:你這個有點嚴重了,不治療將來可能癌變,懷孕都困難……
遇到這樣的,扭頭就走,千萬別搭理他!
可是生活中有些人,偏偏不信「宮頸糜爛」不是一種病,就要選擇無良醫院去治療,什麼吃的、洗的、抹的、雷射等,試了一遍沒用,不僅白花錢,還帶來很多心理壓力。
如果被忽悠做了手術,還可能會出現出血、疼痛,甚至對生育功能有不良影響。
還有一些賣私處護理產品、保健品的微商,也是極其討厭,炒作「宮頸糜爛」的種種危害來推銷產品,忽悠一些對「宮頸糜爛」缺乏認知的女性。
姑娘們,可長點心吧。
這裡還要再強調一下:在沒有疾病的情況下,不建議用任何私處洗液、凝膠等。
廣告詞「洗洗更健康」,相信已經深入人心。
但事實不是你想的那樣。
女性的陰道是一個小型的微生態系統,通常情況下,陰道內有大量的乳酸桿菌,可以分解陰道上皮的糖原產生乳酸,使陰道內呈酸性環境,PH值多在3.8~4.5之間。
弱酸性的環境對女性的陰道有非常重要的保護作用,其自凈功能可以抑制其他寄生菌和致病菌的過度生長。而過度清洗,可能會破壞陰道內正常的菌群平衡。
一般來講,做私處清潔工作時,只需用清水清洗外陰即可,無需藉助器材深入清潔,也不推薦用清洗劑。
如果有性生活,性生活前後也清洗下外陰就足夠了。
2、宮頸糜爛是生活不檢點造成的嗎?
一個「壞」名字,真的誤導了很多人,「宮頸糜爛」聽起來總是像有點作風不良的樣子。
但實際上,不管有沒有性生活,都可能會出現「宮頸柱狀上皮異位」,這是宮頸管內的柱狀上皮在雌激素的作用下,長到宮頸外口的現象。
曾經有一位朋友,就是因為男友得知她有宮頸糜爛,選擇了分手。在他男友的認知里,「宮頸糜爛」就是因為生活不檢點而造成的。
無知害人不淺,希望不僅女性朋友要明白宮頸糜爛不是病,與私生活無關,男性朋友也要了解。
袋鼠麻麻有話說:
多學習,少上當;做好私處護理,定期去正規醫院體檢,願女性朋友都遠離婦科疾病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