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裡,父母要多帶孩子運動

2019-07-05   半支粉筆

放假了,孩子在學校好不容易養成的好習慣就會付之東流,睡懶覺,看電視,打遊戲,不著家地瘋玩等等。開會回來,在不知不覺中,孩子們就拉開了差距,有許多孩子還沉浸在自由散漫的假期生活中,學習也會直線下降,而有些同學則會突飛猛進,後來居上。

假期里,父母陪伴孩子,制定計劃,嚴格自律,首先要從陪伴孩子運動開始。

父母帶領孩子在戶外運動,能夠建立親密無間的親子關係,在和諧友好的交談中,父母能夠了解孩子的心聲,明白孩子的困惑,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三觀,樹立遠大的理想。

運動能夠鍛鍊孩子的體魄,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健壯的體魄是孩子將來工作和學習的保障。關係到孩子能走多遠,在孩子的一生之中非常重要。

近些年,中國青少年的身體素質非常差,這與孩子缺少鍛鍊,長期久坐,迷戀遊戲,不愛運動有關。學校里,每周的升旗儀式,短短二三十分鐘,卻總會有幾個孩子暈倒,青少年身體素質堪憂,於是,這幾年足球進校園,中考體育考試,慢慢開始重視孩子們的體育鍛鍊了。

可是,由於獨生子女增多,父母對孩子的溺愛,學習負擔過重等等原因,孩子在家裡不做任何體力勞動,身體得不到鍛鍊,在學校里,由於怕出事,怕家長投訴告狀,許多體育項目都取消了,也不敢增加體育運動的強度,只能做一些跳繩,韻律操,桌球之類的體育運動。

研究表明,運動有助於孩子保持充沛的精力,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記憶力,養成良好的品格。

原來我們在運動時會產生多巴胺、血清素和正腎上腺素,這三種神經傳導物質都和學習有關。多巴胺是種正向的情緒物質,人要快樂,大腦中多巴胺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我們會發現運動後的孩子精神都比較亢奮,正是因為運動讓他們的大腦中產生了大量的多巴胺。血清素跟人的情緒和記憶有直接的關係。血清素增加,記憶力變好,學習的效果也會更好。正腎上腺素使孩子的專注力增強。所以每天的運動讓學生心情愉快、上課專注,記得快、學得好,最重要的是自信心也得到了提升。

爸爸媽媽每天帶孩子參加運動,能夠養成孩子良好的作息習慣,每天早睡早起,不賴床不熬夜,培養孩子的堅韌不拔,永不放棄的意志力。

適當地帶孩子到野外去攀岩,爬山,遠足,能夠培養孩子的冒險精神,提高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更加勇敢,更加敢於挑戰,不畏懼困難。

而且在戶外運動中,孩子能夠多親近大自然,多與父母家人互相合作,能夠讓孩子擺脫憂鬱焦慮,陶冶情操。在和孩子一起運動時,更有利於孩子體會父母對自己的愛,從而學會感恩,體貼他人進而形成樂於幫助別人的優良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