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打罵孩子不行,講道理更不行!

2019-05-23   半支粉筆

教育孩子大多數人都會走入二元思維的死胡同,要麼輕聲細語,苦口婆心,循循善誘費盡了唾沫地講道理,要麼採取簡單粗暴的打罵專制教育,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是極左就是極右,總是走不上正軌,家庭教育在左傾主義和右傾主義的道路上摸索爬行。

我的一個鄰居和我聊天,「你家的孩子怎麼那麼聽話,你是怎麼教育的?教教我吧!」,「我家的小子拿我的話當放屁,我說東他就偏偏西,再不行就跟我急,有時候真把我氣的半死,感覺他才是我爹。」

早上賴在床上,你不斷地催,他就是不起來!你讓他做作業,半個小時過去了,一個字也沒寫。讓他吃飯的時候不要說話,可就是邊吃邊說,一頓飯沒有四五十分鐘就是吃不完。

我明明說的是對的,也是為了他好,即使說了100遍,他就是不聽,氣的我就想揍他一頓。可是一想要講究教育方法,我就又忍了,氣的胃疼。

還有一種情形就是,實在氣不過了,暴打一頓,過後孩子不但沒有改,反而心生怨氣,更加對立叛逆,家長也感覺非常後悔。

親愛的家長朋友們,你們家裡是否有類似的情形呢?

我們剖析原因,就會發現,這些教育方式為什麼效果不佳,主要是因為我們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沒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分析問題,而是用大人的眼光,把孩子當成了需要解決的問題,甚至難題來對待。

目的性太明顯,孩子就會關上心門,提高警惕,不和你對立才怪呢!

拳頭教育的缺陷無需多說,孩子雖然暫時屈服於你的武力之下,但是心裡的委屈不服氣,這是不可避免的。孩子長大之後,就會不自覺地也用暴力來解決問題。

苦口婆心地講道理,同樣會造成孩子的牴觸心理,一兩次的說教孩子可能會聽,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對擺事實講道理漸漸免疫,左耳朵里進去右耳朵出來。感覺父母麻煩嘮叨,甚至不耐煩地朝你大吼大叫,都是家常便飯。

硬的不行軟的也不奏效,那麼,究竟怎麼做,才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呢?

網上有句話說得好,三等父母用拳頭管孩子,二等父母用嘴巴管孩子,一等父母用行為管孩子。

當我們做父母的,做好了自己,積極上進,開朗樂觀,善良孝順,就會形成良好的家風,耳濡目染地薰陶感染孩子,所謂身教重於言傳,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試想一個遊手好閒,吃喝玩樂,不求上進的家長,怎麼能理直氣壯地要求孩子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呢?

除了給孩子創造一個和諧舒適的學習環境,樹立好榜樣之外,好要講究教育孩子的策略。

  • 首先要懂得放手,不要對孩子的學習斤斤計較,不能因為一次考試成績的下滑就大驚小怪。要相信孩子,給孩子自由成長的空間。每一個擔憂焦慮的情緒,都會傳遞給孩子,讓孩子要麼不自信,要麼不負責任,毫不在乎,因為有人替他著急啊!
  • 其次,家長要及時閉嘴,不要嘮叨,傳遞指令要簡潔,乾脆,不拖泥帶水。許多桀驁不馴的孩子,到了部隊里都會服服帖帖,就是因為教官的指令簡練,乾脆。一是一二是二,沒有多餘的一個字。
  • 最後,教育孩子要對事不對人,不能給孩子下定義做結論的評價。比如,你怎麼這麼笨啊!你太讓我失望了!你就是爛泥扶不上牆!等等。我給孩子成功的暗示,正面積極的期許。孩子做錯了事,讓他換位思考,轉換角色來體驗,讓他自己嘗嘗錯誤的代價。

總之,教育孩子,關鍵要靠父母的以身作則,耳濡目染,簡單粗暴的拳頭教育不可取,唐僧般的絮絮叨叨,苦口婆心也要不得。只有用愛心去對待孩子,創設積極陽光的育人環境,給孩子成功的暗示,給孩子自由發展的空間,孩子才會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