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頭看看這個黃金坑,依然有機會

2019-12-11     藥師投資學

今年我除了被油氣和港股坑了一把之外,小倉位買的某糖尿病藥股也坑了我不少。於是我在今年7月份的時候有感到,醫藥行業目前處於大洗牌階段。政策變化太多了,不確定性很高,投資難度開始增大。非行內專業人士,很難掌控一家醫藥公司的經營邏輯以及做好數據跟蹤,需要花費大量調研時間,對散戶不友好

當時不少朋友也提出自己可以買醫藥指數,不買醫藥股。我當時又補充提出數據說明,指數很多都是市值加權編制方式的,也就是成分股根據市值大小排行,市值越大的醫藥公司獲得的成分權重就越高。

近幾年無往而不利的市值因子,遇到醫藥行業就有點失靈了。理論上,大部分行業都逃不過強者恆強的馬太效應,市值最大的企業,往往就是該行業的龍頭,擁有的行業話語權最大,壟斷效應最強,規模效應最好。

這是因為目前我國醫藥行業處於大洗牌階段,醫藥行業並不是市值越大的企業,業績就是越好的。等什麼時候醫藥行業的洗牌結束了,那麼未來也會進入強者恆強的馬太效應。

最近幾天看到一份研究報告也是這麼說的,在20年的變化中,大量中藥企業、普藥企業落下榜單,整個行業在快速疊代,賽道決定了位置

賽道在哪?位置再哪?創新就是了。

然而對於普通散戶來說,你可能知道平安的保險賣得好不好,海天的醬油好不好喝,下館子應酬是不是依然首選茅台,但卻很難跟蹤到創新藥研發管線的具體情況。由於人口老齡化,未來醫藥行業肯定還有很大的空間。但配置的時候,考慮適當配置某些主動型醫藥基金可能會比配置醫藥指數型基金更好一些


為了避免被部分朋友親切地問候:

我今晚這篇數據對比就把基金名稱隱去了。目前市場主流的醫藥指數有四個,滬深300醫藥指數(000913),醫藥100指數(000978),全指醫藥指數(000991)、中證醫藥指數(000933)。下圖是某主動醫藥基金自我發報告之後,與四大醫藥指數以及滬深300的業績對比走勢圖,業績的確不錯,多贏了15%+。


其實不光是今年,主動型醫藥基金在過去幾年都跑贏了指數,只是跑贏的幅度沒有今年那麼多。這也側面說明了,今年集采政策對不少醫藥企業的邏輯都是粉碎性打擊。

今晚這篇文章不是建議大家現在去買主動型醫藥基金,而是分析了當下被動型指數基金與主動型醫藥基金的利弊。畢竟那篇文章是半年前寫的了,這半年時間股市藥丸又來了不少新朋友,要溫故知新一下。

如果從行業估值來看,今年好的醫藥股已經漲了不少,確實不應該介入了,謹慎的可以等一等回調。如果想重溫我之前寫的那份醫藥基金分析報告,可以在股市藥丸GZH對話框輸入「醫藥基金」。

........

昨晚漫步者高管宣布減持,漫步者沒能繼續漲停,昨天爆嗨的科技股情緒馬上就消停了。TWS題材炒不動,科技股、半導體跟著就回調了,這也是A股交易常態。但其實細心觀察下港股那邊的科技股,今天還在上漲的,瑞聲科技還漲了5.63%。

相對A股來說,港股那邊都是慢熱型選手。我們A股這邊的定價是基本把明年都納入進來了,導致很多個股的估值都是打足預期的,符合預期小跌,不及預期暴跌,只有超預期才能繼續大漲。

而港股那邊則是不見兔子不撒鷹,未到業績公布最後一刻,它可能都是不漲的。業績實錘了,一下子就爆拉20%-30%甚至更多。

所以如果還想買科技股,不妨考慮下港股那邊。港股最大缺點就是沒那麼多接盤俠,流動性溢價很低。比如如果把立訊精密或者歌爾股份放到港股上市,至少比A股少漲30%。

永輝超市昨天大漲後今天繼續小漲,我之前測算到的估值是還要再跌10%左右。但可能市場不會給到那麼悲觀了,像之前中炬高新利空暴跌也跌不到36元就反彈了。當然,我個人沒有買永輝的打算,就是前幾天有朋友留言比較多。

長安汽車昨晚披露11月銷量數據超預期,今天高開高走直接漲停。小丸子整理12月金股組合的時候買了,而我又沒買,仿佛看到了上個月沒買完美世界的自己,流下了知行合一的淚水。

今晚美聯儲議息會議,這次不會降息,市場已經把這個預期計入到黃金白銀價格之內,主要是看美聯儲對後市的預期展望評述。最近美國經濟數據比較靚仔,加上昨晚有消息稱關稅推遲加征了,黃金白銀是跌得差不多,但短期缺少一個上漲的理由。


福特轉債上市開盤價119元,預計116-119元,打到預期最高位了,盤中還一度飆到120元導致停牌。白電轉債上市開盤價108元,預計106-108元,也是落到預期最高位,不過最終收盤只有104元,整體符合預期。

常汽轉債明天上市,預計111-113元,3斤排骨走起。

新北洋轉債明天申購,這是一家做印表機、櫃員機、物流櫃的公司,題材上沒什麼亮點,財務數據一般,整體來看就是中規中矩的企業。轉債信用評級AA,綜上給予「頂格申購」評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2_I9W4BMH2_cNUg4q9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