鍛鍊平衡感的家庭遊戲舉例,快收藏

2019-12-20     兒童感統訓練

開始今天的文章之前,我們先來帶著孩子做一個小測試,看看他的平衡能力怎麼樣!

兒童身體平衡小測試

(僅供參考)

年齡:

針對3歲以上兒童

測試內容:

1.準備:讓孩子光腳站立在水平地板上

2.口令:雙手打開側平舉,目視前方,金雞獨立,保持平衡不動


要求:

3到4周歲兒童3-5秒,5到6周歲8-10秒,7周歲以上30秒。


人類在地球上的一切活動都以平衡感為基礎。

——老岳


結果分析

如果孩子做不到,可能會有如下風險

1、身體平衡障礙;

2、身體穩定性、協調性障礙;

3、語言、注意力或者學習力可能會受到影響。


平衡感不好,通常可追溯到前庭功能障礙,

而前庭對兒童語言、學習、注意力等影響巨大。

——老岳


改善建議

1

加強肌肉耐力訓練

兒童動作能力發展遵循「肌力—肌耐力—穩定性—協調性—平衡性」的基本進程,可見,兒童平衡能力的具備並非一蹴而就,而是從肌力,肌耐力一步一步發展而來的。所以,想要鍛鍊兒童平衡感,也要檢查孩子前面的基礎能力是否達標,如果【肌力】(肌肉的爆發力,我們常說的力量)不夠就鍛鍊肌力,有肌力沒有肌耐力,就鍛鍊【肌耐力】(肌肉長時間維持一個姿勢所需要的力量),肌耐力也有了,就要看【穩定性】,再看【協調性】,協調性有了,平衡感自然而然就會具備!


感覺統合動作理論

肌力—肌耐力—穩定性—協調性—平衡性

——老岳


鍛鍊遊戲舉例:


【肌力、肌耐力】鍛鍊:打鬧、跑步、爬樓梯、蹲跳......

【穩定性】鍛鍊:「金雞獨立」、單腳跳、雙腳跳、走路沿......

【協調性】鍛鍊:開合跳、爬行、跳繩......

2

加強前庭系統訓練


當孩子能夠控制自己的腦袋,抬起頭的時候,它的平衡感就已經能夠感受到姿勢的變化,並把這些感覺信息傳遞給大腦。而且在這個過程中,由平衡感主導,其他像視覺、觸覺和聽覺等多個感覺系統也都會參與其中。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是平衡感把其他感覺結合在了一起。

雖然在調節平衡的過程中,有很多器官參與了協調配合,如肌肉、關節、韌帶、眼睛等,但最重要的還是藏在內耳當中的前庭器官——內耳的三對半規管及耳石結構(碳酸鈣結晶體)偵測地心引力並控制頭部在活動中的方位,才保持了身體的平衡。所以,想要鍛鍊孩子的平衡感,針對前庭系統的訓練一定不能少。如何鍛鍊前庭系統呢?舉一些例子:


前庭系統掌管平衡感。

——老岳


鍛鍊遊戲舉例:

1.搖晃運動:採取腹臥位、仰臥位、側臥位等體位進行盪鞦韆,俯趴大龍球前後左右搖晃,父母在床上抬起孩子搖晃等;

2.旋轉運動:旋轉木馬,轉轉椅等;

3.跳躍性運動:蹦床,大龍球上跳,平地跳等;

4.要求一定姿勢的運動:騎腳踏車,爬行,三級跳、滑草、滑滑梯等;

5.能帶來速度感,距離感,位移感變化的運動:青蛙蹬,對牆拋接球,滑冰等。

<原理揭秘>


在內耳當中的前庭接受器一共有兩種:


一種由連接於神經元上的小碳酸鈣晶體構成,用來反應重力,叫做重力接受器。

另一種在內耳當中的三對半規管內,當三對半規管內的液體因頭部轉動產生流動壓迫接受器的時候,會產生感覺信息並經由前庭神經傳至前庭神經核。也就是說,它主要用來輸入運動感覺的。

重力接受器和半規管傳來的感覺輸入結合起來,就可以非常精確地告訴我們,在我們和地球的引力關係中,是在什麼位置,是動是靜,是快是慢,是什麼方向等。反過來講,通過動靜變換,方向位置變換的運動,就可以給前庭覺帶來豐富刺激,從而促進前庭功能的發展與完善(改善)。


- The End -


免費做感統測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LuTiNW8BMH2_cNUg7v7_.html